单位名称 | 镇安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镇安县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类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植物检疫,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测报,中低产田土壤肥力改良,施肥技术试验和推广。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后街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会芳 | |
开办资金 | 8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9.19万元 | 138.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2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农技推广工作。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2.8052万亩,较任务指标的42.5万亩,提升了0.72%;完成粮食产量7.442万吨,较任务指标的6.8万吨,提升了9.44%。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一是持续抓关键增产技术。推进马铃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建立省市示范点5个,建立县级示范点10个;开展现场技术培训会3期,发放明白纸10000余份;二是持续做好粮食生产科学指导。开展强春管促丰收“四大”行动,提升粮食产量,组织开展“一喷三防”、“一促四防”行动;指导开展秋粮丰收行动分镇包抓,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协同各级各类部门,推广农业机械化,召开观摩会,促进镇安农业向前迈出一大步。三是持续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上报发布土壤墒情简报14期、苗情调查报告10期。全年在15个镇办组织召开培训会36场次,培训技术干部、种粮大户等5000余人,印发宣传资料6000份;2023年实施肥效试验5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5个,建设了主要作物高产示范区5个,为全县各项高产技术的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植保植检工作。一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全年开展各类病虫害监测调查160余次,监测面积达3万多亩,在陕西省农作物病虫监测调度平台系统上报信息任务210条,发布《病虫情报》13期,其中警报1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准确研判发生趋势,为科学开展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全年各类病虫草害累计发生面积约44.5505万亩次,防治面积34.804万亩次。全县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90%以上,总体防效在90%以上,统防统治示范区防效95%以上,农民自防区防效80%以上,病虫害危害损失率3%以下,挽回粮食损失7519.2吨。三是开展植保试验示范工作。2023年承担了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控效果和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及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实验。相关实验数据表明科学防控有效降低病虫草危害损失。四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全年县内3支农作物病虫专业机防组织,分别开展了油菜“一促四防”、小麦“一喷三防”、马铃薯“一喷三防”、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为主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涉及15镇办89村,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4万亩。五是开展秋收秋播工作。全县15个镇(街道)建立标准化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田50亩。月河、大坪、米粮、西口、铁厂等5个产粮大镇,分别建立书记指挥田、县长样板田、局长高产田、专家攻关田等“四块田”6个2800亩。全面完成了小麦6.0万亩、油菜2.0万亩的生产任务。六是开展外来入侵病虫普查工作。设立了踏查路线7条、踏查点73个,覆盖全县15个镇(办),共出动普查员185人次。在中国农技推广APP上传踏查路线11条、踏查点11个、标准样地9个,填写踏查记录表60余份。发现3种外来入侵病虫,发生总面积6928亩次,防治面积5996亩次,造成经济损失累计约41.55万元。七是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积极开展13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普查监测工作,年共出动检疫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全县种苗经营单位27家,粮油经营门店35家。严格开展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三)种子管理工作。一是抓市场监管规范营商环境。坚持依法依规受理备案申请,受理委托代销备案43单、经营不分装备案544单,备案种子数量350吨。累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35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设立监督举报电话4部、技术支持电话2部,张贴及发放明白纸1000余份,确保广大农户能够用上放心农资。二是抓种情监测提升保供能力。以农资经营门店、农户、粮食收购点等为重点,抽调人员抓好信息监测,专职测报人员1名,按时上报《春播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调度表》15期,完成《农作物种植成本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调研报告1份。县内种子供应充足,种子零售价格小幅上涨。三是抓试验示范加速良种推广。实施马铃薯、小麦、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3类7组84个品种。大豆品种比较试验1组10个品种。在大坪镇小河子村流转土地100亩,建成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园1个。四是抓质量管理守护生产安全。落实海南种植鉴定样品3个,完成监督抽查样品11个(其中配合商洛市抽检样品6个),接受委托检验13份,实施品种纯度田间鉴定样品19个。落实“五大计划”,完成人员培训6人次,确保检验站文件及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五是抓“非粮化”“撂荒地”图斑整治工作。按时完成中省市县共反馈“非粮化”图斑56个,645.29亩,各镇(街)图斑整治已全部整改到位,工作进度100%。农业农村部下发全县撂荒地图斑4226个,2.36万亩已于11月14日完成图斑实地核实审核任务,工作进度100%,位居全市第一。(四)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落实并积极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春节收假纪律教育作风整顿活动,召开专题学习会议6次,组织生活会1次;制定农技中心每月学习计划,干部职工人均撰写学习笔记10000字、心得体会4篇;中心领导班子围绕指示精神讲党课4次,开展果园间套大豆、植保体系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调研4次。(五)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返贫监测推进乡村振兴。我中心帮扶村大坪镇芋园村,今年下派三名干部驻村帮扶,中心20名干部帮扶49户脱贫户,全年共走访群众1320户次,电话访谈一般农户480余户次。参加民主评议会,及时掌握群众诉求与意见。全面推进“两转两改三促进”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创建争取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利用单位优势加大对芋园村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多样化的现场会,受益群众达到500多人次,创建省级核心示范区300亩,投入资金9万元,运用“832”平台,落实工会福利购买帮销农副产品1.45万元;助力群众稳岗就业,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个,投入资金1.8万元。三是立足“人盯人+”提升治理水平。保持长效沟通,了解民意、调解纠纷,做好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大力推进马铃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县推广复合种植5.1188万亩,建立省市示范点5个,县级示范点10个,示范面积2860亩;二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秸秆还田,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绿色循环无污染生产;三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面积34.804万亩次,总体防效在90%以上,挽回粮食损失7519.2吨。2.经济效益:一是抢救粮食产量0.69万吨约1000多万元;二是品种示范推广增加经济收益100多万元;三是推广三项关键技术共50万多亩,增加经济收益3000万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中心业务工作量大,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储备不够等问题突显。二是部分职工思想老旧,政治站位不高,工作标准不严。三是工作经费与日常业务量不配套,如人员旅差、车辆运行等没有经费保障,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五、整改措施。一是强化单位工作摆布,优化岗位设置,做到每个帽子下面都有人,积极发扬干部职工“主人翁”精神,利用好专业技术干部一专多能,抓好协同作战。鼓励干部职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切实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二是以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为契机,强化干部职工纪律作风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和信心决心,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开创农技服务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号召职工节约办公,从小事做起;要加强与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对接,积极寻求资金支持;财务管理上尽可能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农技服务事业之中。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关键深化主题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帮群众建良田、送技术送服务办实事、下基层搞调研抓防控保丰收等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主题活动,争创农业系统示范支部创建。2.补短板压实省市考核指标落地。对标省市考核指标,制定时间线、规划坐标图,全面完成粮食安全生产、油料作物提能、关键技术推广等指标,任务完成率必须达到100%。3.农技推广以粮油生产为基点,做好夏粮、秋粮示范田建设,技术培训等工作;做好马铃薯及玉米大豆等夏粮、秋粮的测产及形式分析,耕地提升相关业务,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建设;同时配合镇安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4.植保植检强化科学防控,实施关键技术,控制病虫危害;持续推进统防统治,开展专业化专题调研,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推进植物疫情监控。持续强化植物检疫执法,加大检疫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安全;坚持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努力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目标。5.种子管理股强化种子质量管理,规范经营秩序,强化五大计划实施,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维护监测正常运转。同时强化品种试验推广。扩大“农作物新品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规模到100亩,为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提供支撑。6.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包村联户有关管理制度和规定,坚持定期走访和每月遍访相结合,时刻加强农户常态监测,精准排查风险,努力完成驻村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被商洛市种子管理站评为“全市种子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评为“植保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