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老庙镇中心小学

洛川县老庙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44
单位名称 洛川县老庙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洛川县老庙镇老庙街
法定代表人 屈天峰
开办资金 518.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5.82万元 579.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情况:(一)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依规执教。1、学校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校园内设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主题景观,布置了延安精神走廊展板30块,制作了主题教育,师德师风、文明校园、安全宣传等主题宣传牌50块,营造了浓厚的人文环境。2、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实验班,无超大班额现象。教育处专人负责学生学籍业务管理工作,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异动业务核办规范、及时,学校无空挂学籍现象。3、坚持校务公开,坚持收费项目、标准公示制度。严格落实“一科一辅”规定,坚持自愿订购教辅资料原则,教师无推荐或变相推荐其他外选用的教辅资料现象。(二)多措并举厚植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修订完善了老庙中小《学生请假考勤制度》《学生因病请假追踪制度》《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班级工作完成指标体系》《班主任安全管理职责》《班主任家访制度》等。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我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班主任培训和专项工作会议4次,指导、落实、部署各项德育工作。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班级”“星级学生”“文明宿舍”等系列创评活动,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老庙中小“五项管理”实施方案》、《老庙中小“五项管理”实施细则》,成立了“五项管理”领导小组,监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政策落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3年11月份,迎接了县教育督导室第4轮316工程督导评价。12月份,学校通过了陕西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达标创建。深化一月一主题德育教育活动。通过“主题式”、“沉浸式”德育活动,提升育人效果。重点落实养成教育。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老庙中小纪律大整顿》作为学生德育基础,开展了以学生卫生观、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教育。重视家校联系,协同镇政府、驻镇站所共同育人,提高育人效果。一年来,各班召开班级家长会8次,校级家长会4次,开展家校开放日系列活动2次,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成果。重视阳光健身运动,提出了“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人生一辈子”的口号,设置了学生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活动时间,不断规范“两操”活动,认真组织上好每天第一课——早操,深入开展了阳光大课间活动。我校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事件纪念日等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努力营造丰富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实抓细过程管理,为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创设校本课程,建立本真课程体系。狠抓课堂常规落实。注重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听课、评课、辅导的全过程指导、管理、考核。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阵地,每期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灵动课堂”教学比武展示活动。做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推门听课、赛教研讨等形式开展各类培训、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围绕2022版《新课标》和“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两大主题,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培训20次,召开专题教研会10次,教师相关学习笔记达60多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灵动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打造“1+X”特色课程,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学校对不同年级学生作业总量、内容设计、批改、公示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学生所有练习、作业均由老师进行批阅;学校严禁利用手机布置练习,全校无线上作业情况。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老庙中小《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课后服务岗位职责》,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延时托管课程表、行政值班检查登记表。各科任教师充分利用延时时间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程辅导答疑,切实减轻家长课后辅导难题。创立“1+X”课后服务模式,学校开设了以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主的洛川蹩鼓、足球、篮球、面花、书法、音乐、美术、英语等12门特色课程,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强化安全体制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学校严格按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筑牢师生安全防线。学校与各处各岗位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了安全承诺责任书,明确各处室和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坚持每周1节安全主题班会,每月1次安全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生安全意识。后勤处定期对各类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确保安全。坚持定期对学校保安、宿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召开安全会议,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2次。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师生食堂管理规范,科学制定营养食谱,配置营养餐,定期召开专题安全会议,征集家长意见建议,不断提高供餐质量,真正使老师学生吃得饱吃的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学校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洛川宣传、洛川政法、洛川教育资讯、阳光老庙等正规平台,发送高质量稿件、视频35件。其中“老庙娃打响洛川蹩鼓”点击量突破2万人次;“发扬武术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武术操点击量1.5万人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再谱华章”—老庙小学落实教育奠基战略,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视频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肯定和广泛关注。2023年学校获得“洛川县教学质量优秀奖”、延安市“用延安精神办学示范校”、“延安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三、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全面,不够细化,考核指标需进一步细化;五项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二)受资金影响,教师培训方式较为单一,“走出去,请进来”两条主线作用未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管理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学校数字资源库亟待建立。(三)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向深水区迈进,课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细化德育管理体系。建立考核明细指标,加强监督落实,全面推进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五项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不断强化常规管理工作,规范校风管理和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养成和发展;进一步细化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小组”在学生学习中的帮扶、引领作用,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新的水平。(三)加强课题引领,助力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的培训,指导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制约教学质量、课后服务提升的实际问题;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和建设工作。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强化党建领航,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强化队伍建设,助力学校持续发展。强化德育管理,全面提高育人水平。抓实、抓好、抓细、抓严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构筑安全防线,建设平安校园。(六)以人为本,加强后勤保障,打造“如家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