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熨斗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石泉县熨斗镇集镇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守洵 | |
开办资金 | 1188.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2.78万元 | 2131.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对标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1.在“双减”及“五项管理”的背景下,学校规范了对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育管理工作,加强对“五项管理”的宣传。修订了学生评价细则,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维度综合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布置作业,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健全管理机制。党支部坚持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学校顶层设计、常规管理等七大方面涉及学校发展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补充、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基本构建了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极大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3.狠抓落实。学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实行“学生会互相查,值日教师常规查,责任处室工作自查,班子成员包级、包班、包教研组抽查,值周领导巡查,党支部随机督查”的网格化管理和捆绑考核机制,确保了常规工作标准清晰、流程规范、评价科学、结果真实,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立足校本,狠抓德育提素质。一是紧扣县教体科技局“333”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立足校情,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工作理念,从抓“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等细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并纳入学生道德与法治日常考核,学生文明新素养逐步提升。二是协同育人有实效。学校紧盯重点、关键、要害,分类建档,分类施策,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与镇、村衔接,形成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通过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三是围绕“立足校本,贯穿国学,榜样引领,课堂渗透、活动实践、自主管理”德育总体工作思路,构建新时期德育机制。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吃苦耐劳精神、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按照“一月一主题,一级一活动”,科学编制德育活动行事历,结合当地实际,把农耕文化、采茶文化、环保教育融入课堂,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三)创新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1.全方位细化学校教职工职责,精心编制学校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明确了校委会成员的分工及职责,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各项工作捆绑考核制度,凝聚了工作合力,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良好氛围。坚持校委会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守纪律,善于及时通报、宣传工作情况,既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做到业务精通,敢于管理,精于管理,勇于创新,努力形成和谐进取的校园风貌。2.抓好为人示范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好每周的例会,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工作中比态度,比作风,比能力,比业绩。具体由校工会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每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主题,定期检查教师学习结果,师德师风考核坚持五位一体的原则,即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小组互评,同时兼顾过程及负面清单一票否决。3.通过主题教育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教师队伍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利用培训研修、青蓝结对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班子队伍、班主任队伍、科任教师和后勤队伍四支队伍的工作统筹能力、执行力、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四)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1.做优“第一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紧扣质量提升这一核心,聚焦“五个有效”,主动探索“备教学评一致性”,依托数字校园赋能课堂,强化注重以管为前提,教为关键,学为根本的课堂新样态,切实改变了重讲轻学不管的现象,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转。2.做实“第二课堂”,常态开展“四节”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把第二课堂作为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育人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3.拓展第三课堂。学校成立了校园“红马甲”监督岗,开展了保护富水河等系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熨斗茶饮文化、熨斗红色文化、社区工厂、燕翔洞等县域内各种资源,每学期组织各年级实施研学活动,促进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五)加强后勤保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教育后勤服务人员牢固树立“服务育人”、“做好服务也是为学校做贡献”的意识,自觉地立足本职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后勤工作日志及台账,及时了解后勤保障工作存在问题,加强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教育,确保后勤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工作,吸收教代会代表行政领导等组成财务监督管理小组的意见,同时成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成员的膳食委员会,监督食堂大宗食品采购、资金使用,狠抓食材安全,推行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上对食材把关,确保师生的饭菜质量和饮食安全,保证学生能吃饱,吃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学校办学取得明显的效益,在扎实的德育活动促进下,我校校风、学风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一)在课堂改革方面:在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教学业务能力不同程度得到发展,在县教体局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估活动中,被抽取的教师课堂评估全部合格;本年度培养了1名县级教学能手,6名教师获得县级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男子足球获得全县初中组第一名,并代表石泉参加安康市校园足球联赛(二)后勤管理方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学校教学楼及运动场改造项目一标段已开工建设,在县教体科技局的支持下,投入25.6万元,实施了计算机教室采购项目,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学生用餐质量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三)德育安全方面:校园持续和谐稳定,安全事故“0”发生,重大违纪违规“0”发生,社会评价满意率达99.62%。(四)实施“五项管理”及“双减”政策后,学生的睡眠得到了有效保障,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开展的课后服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因循守旧,惯性思维、惰性思维较强,很难形成工作推进的合力,虽然工作做了不少,但收效不太理想;(2)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不积极,教研活动单一,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成长起到的实际作用不大;(3)部分处室工作在思考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上存在明显差距,工作的系统性、阶段性不够明确,缺乏创新,仅限于完成任务,收效甚微。2.整改措施:(1)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热情,细化工作职责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工作开展的督促、指导,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切实提高工作开展的失效性;(2)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需要,统筹确定培训内容,保证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实校本研修工作,丰富研修形式和内容,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3)学校层面要强化对处室负责人的管理及业务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处室负责人工作谋划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细化处室工作能效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成效。(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定位于教师依据学生和教材确立教学目标、问题引领、进行教学设计及根据课堂实情恰当组织教学,课堂要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细化教科研活动,精细化校本研修活动,丰富教研活动开展渠道及方式,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保驾护航。进一步扎实推进集体备课和教师分层培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稳步提升。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动摇,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实施,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提高教师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师德考核制度,分层落实目标责任制,从制度上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高效性。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较为懒散。后期将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县管校聘”重要考核依据,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班子大局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工作细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过程的督导落实及结果的运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