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中心

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30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军工企事业单位建设项目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承担军工企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工程咨询;安全、环保、消防技术评估、技术服务、咨询、培训;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施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翠华南路107号
法定代表人 李力
开办资金 643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中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0万元 196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中心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技术中心重点聚焦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及“三个年”活动要求,在省委融办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指标,认真扎实地开展军工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服务及承接机关的相关工作。一、聚焦主题教育、坚定政治方向2023年,根据省委融办《开展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及《2023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部署,履行基层中心党支部工作责任。首先强化理论武装;其次积极组织参加机关的各类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支部结对共建,不断扩宽党建工作思路、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增添党建工作后劲,并结合中心支部实际从完善流程、业务指导、教育培养、档案管理四方面着手,围绕规范、示范、模范,从严从实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各环节、各方面。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精益管理、扎实推进,促进中心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转2023年中心在年初制定《2023年工作实施方案》的统筹部署下,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不断加强人员、项目管理。始终把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以管理出效益,以管理促发展。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适时组织员工学习体会。了解掌握人员动态和思想状况,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杜绝相互推诿和负面情绪,有力地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加强交流讨论,互相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做到了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限期整改。在做好承接军工单位的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可研报告、清洁生产评估等技术保障的同时,经过一年不懈努力,我中心在严格遵循军工单位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清洁生产评估等技术服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机关相关领域的职能延伸作用。积极开展了专利受理推广,起草完善相关审批程序并组织20余家单位完成实施。2023年度,我中心专项专利受理量位列全国第三。同时,我中心还成功面向省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知识产权专题技术对接、路演推介活动及大数据论坛活动,并于2024年度被授予“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此外,我中心还积极参与了先进信息技术论坛、研讨活动,承担了专项领域创新试点任务,并承接了省知识产权局《专项专利转化》课题,深入对省内40家单位开展了课题研究,为我省军民两用专利技术与产品的双向转化探索了路径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还承接了《陕西省地方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陕西省地方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的制定工作,并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批准发布行业地方标准,并经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发布,为地方军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运行及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中心与融通科学研究院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并成功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题研讨会及对接交流示范活动。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中心圆满完成了年度既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军工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章制度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管理部针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修订出台了《收文管理办法》《招聘管理办法》《竞聘、选拔管理办法》《业务用车租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规范了资质使用、借阅,合同签订、归档,印章使用登记,车辆管理等工作流程,确保各类制度、工作程序切实有效地执行。为单位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单位对外形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质量,为在陕军工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了军工企事业单位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