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略阳县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中心)

略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略阳县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21
单位名称 略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略阳县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科普宣传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土壤肥料、粮、油、菜、菌、茶叶、果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审定、农业产业开发。
住所 略阳县东关李家院
法定代表人 王强
开办资金 2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0.55万元 121.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县农技中心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粮食安全为己任,以技术推广为手段,狠抓粮、油、菜、茶、果、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面完成各项粮油生产任务,保障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6.2151万亩(小麦8.4834万亩,马铃薯2.0331万亩,玉米8.712万亩,水稻0.4608万亩,大豆6.2194万亩,杂粮0.3064万亩),面积较去年增加0.2089万亩,增幅0.8%;总产达4.6707万吨,较去年增加0.1699万吨,增幅3.77%。油菜种植面积达4.45万亩,总产0.58万吨。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218万亩。2.蔬菜、食用菌产业持续推进。2023年完成蔬菜种植5.6万亩,与去年同期种植面积持平,产量6.2万吨。现有商品蔬菜基地2680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05亩,设施蔬菜和商品菜基地稳步发展,为蔬菜稳供保价提供有效支撑。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县共发展食用菌5000万筒,预计产鲜菇5万吨,产值4亿元,其它菌类1650亩,产量达365吨、产值达2890万元。3.全面推进茶果产业提质增效。一是认真做好野生草莓(瓢儿)种质资源圃管护工作,充分发掘茶果资源,增加茶果附加值。二是积极组织县内茶果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交流学习和茶事活动7次;联合县级相关单位开展了茶叶生产、经营及销售门店专项检查指导2次28家;指导安山茶园成功申报“2022年度陕西省十佳最美茶园”。三是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发展野生草莓特色产业。2023年,全县新建茶园0.1万亩,低产改造茶园0.12万亩,茶园总面积2.11万亩,其中投产园1.2万亩,茶叶总产123吨。指导新建茶叶加工厂2个,引进茶叶加工设备2套。全县水果总面积1.86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1.2万亩,新建果园300亩,水果总产1.6万吨。4.持续开展好土壤肥料工作。一是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发布土壤墒情简报20期。二是做好化肥减量与耕地质量提升,开展100户农户施肥调查,建立施肥台账;完善了我县2022年省级肥力监测点数据平台;完成了2023年度5个省级地力监测点监测;开展了春玉米、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2023年全县农户购买商品化肥比上年减少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全县氮肥利用率达40%。三是制定《略阳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略阳县农膜残留监测点监测工作。四是与西安锦绣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撰写了《略阳县2023年度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报告》,耕地质量提升了0.05个百分点。5.开展了我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5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了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质量检查员资格证;制定了我县的实施方案,并与陕西地建签订了合同。预计年底完成551个外业土样采样和检测工作。在全县17个镇(街道)设置踏查路线7条,11种生境类型、56个踏查点,调查标准样地140个。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踏查工作,发现外来入侵物种34种,并完成系统数据汇总上报。6.项目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争取并实施项目6个,总资金334万元。(1)粮油保供油菜扩种项目42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油菜种子20万元,在全县17个镇办免费发放。(2)实施市级20万元的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1个。(3)申报并实施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万元,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1个。(4)实施玉米增密项目60万元1个。(5)实施农膜回收工作150万元项目1个。(6)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60余万元。(7)申报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农业农村领域谋划项目18个和县财政预算项目3个。7.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新派2名干部到大水沟村担任驻村队员,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管理,每半年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单位主要领导经常到村调研指导工作,推动各项帮扶任务落实;及时落实2名驻村干部体检、保险、驻村补助等待遇,开展谈心谈话和走访慰问,确保驻村干部安心驻村、踏实干事。20名帮扶干部定期深入镇村农户家中(监测户2户,脱贫户81户,共83户),宣传惠农政策,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单位解决炊事员工资0.5万元;向大水沟村120户农户免费发放油菜种子600袋,价值1.2万元;单位工会“832”平台采购+个人消费采买农副产品,完成消费帮扶1.03万元。全年向帮扶村投入资金3万多元,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是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达26.2151万亩(小麦8.4834万亩,马铃薯2.0331万亩,玉米8.712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218万亩;二是全年完成蔬菜种植5.6万亩,与去年同期种植面积持平,产量6.2万吨;三是全年全县共发展食用菌5000万筒,预计产鲜菇5万吨,产值4亿元,其它菌类1650亩,产量达365吨、产值达2890万元;四是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4场次,培训农民2671余人次;五是引进粮油、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46个,建立示范点6处;六是召开了2023年春播备耕现场会、2023年油菜小麦品种观摩会、2023年食用菌产业现场推进会等,在17个镇办和相关重点村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现场会30多期;七是全年共争取和实施项目6个,总资金334万元;八是开展了我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九是全年向帮扶村投入资金3万多元,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借调人员太多、严重影响各项工作开展。中心现有编制45个,在册职工38人,实际在本单位上班的只有25个。单位共计6站1办,每个业务站仅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全县粮油、蔬菜、茶果、食用菌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种子推广、化肥减量使用等繁重业务,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二是试验用地落实难。农业技术推广必须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必须经过田间试验才能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但中心一直没有自己的试验用地,导致品种引种和技术引进无法开展田间试验,增加引种引技风险,影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2.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学农、懂农、爱农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技推广队伍。二是加强实验地的落实,继续认真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围绕粮油目标任务,以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市场保供市场保供稳价工作。2.加强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合作力度。积极探索推广反季节种植夏菇模式,持续开展好夏菇生产跟踪技术服务,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以草莓科技小院与西农县域示范站建设为契机,开展野生草莓(瓢儿)资源保护开发及种质资源圃建设,收集资源,加大保护与开发利用,发挥更大社会和经济效益。3.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和耕地质量提升及化肥减量施用工作,为农产品安全提供土地保障。4.继续申报人才招聘计划,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