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政务服务中心

佳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20
单位名称 佳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日常维护、保障工作;负责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绩效考评和业务培训:负责向社会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咨询等相关工作;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运行维护工作;协助局机关搞好审批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新城西区65号
法定代表人 李佳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政务服务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2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内容1.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紧跟县委、县政府有关部署,严格履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的职能职责,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行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出多项惠民利企措施,拓展上门服务、24小时不打烊服务、自助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无死角。2.积极推广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全面优化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办理事项和流程、窗口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并在公众号发布,办事群众企业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了解佳县政务大厅各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法定和承诺办结时限、窗口电话等信息,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审批信息、办事指南、行业政策等511期、4000余条,粉丝已突破万人,点击量累计突破20万,成为真正的“政府之窗,百姓之家”。3.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按照审批“受理、审查、决定”程序,对审批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审批限时办结、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集成16个部门,实现项目立项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阶段58个审批事项的“并联审批、集中办理”,有效解决项目企业“反复跑、多头跑”的问题。推行市场准入“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实现小作坊、营业执照等审批事项的一站式服务,1-12月登记市场主体1200余家。4.实现事项“颗粒化”管理。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逐项明确“法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要素,及时在陕西政务服务网(佳县)上公布,并及时更新。通过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共梳理行政许可事项558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208项,网上可办事项达736项,占比96%。5.“一张网”办理情况。依托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网上服务和实体大厅服务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格局。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为目标,梳理必须到现场办理事项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578项,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力争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6.加强镇村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梳理可下放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清单,确定了下放到佳州街道和人民路社区办理的服务事项22项(劳动服务科5项、县残联3项、佳县人口健康服务中心5项、县老龄办4项、医疗保障局5项)和行政许可1项(小餐饮经营许可)委托佳县各乡镇、相关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受理。7.全面推行“好差评”服务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评价工作。办事群众可在窗口办理完结后现场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在导办位置设置投诉服务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方便接受媒体、群众的监督。通过12345平台、服务大厅意见箱、电话投诉、现场投诉、政务服务等投诉渠道,及时了解、响应企业和群众需求,不断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形成与企业和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8.“12345”便民热线拓宽百姓诉求渠道。佳县“12345”便民热线开通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每件工单,按件督促,增加工单处理专人人数,增强工单处理力量,及时转给相关部门,限时办结回复。2022年被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授予“12345热线办理卓越奉献奖”。近期,县委姬书记对佳县12345热线工作连续6次批示,在两次全县大会进行专门强调,对不满意工单责任单位提出严肃批评,安排两办、纪检委联合我单位全力提升工单满意度。9.创卫工作。成立创卫工作小组,召开多次爱国创卫会议,就创卫工作要点做出多项指示,派专人负责,确保创卫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各式宣传海报进行科普宣传。加强健康教育,搞好卫生工作,坚持开展了爱国卫生月、除四害等卫生工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今后此项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10.创文工作。制定《机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方案》,对文明城市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宣传,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活动,撰写新闻报道,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医药箱、轮椅、雨伞、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无障碍通道等硬件建设,提升硬件配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政务大厅志愿服务站,组织成立政务大厅志愿服务队,帮助群众开展医保、残疾、普高招生考试等志愿服务活动。二、主要效益紧紧围绕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三个年”活动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政务服务质量得到高效提升,营商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存在问题个别进驻单位轮岗现象严重:如有的上下午轮岗、有的一天一轮岗、有的一周一轮岗,严重影响政务大厅日常管理。2.组织、作风纪律问题:如执行请销假制度不严格问题,串岗聊天、打游戏、抽烟、迟到早退、服务人员态度不热情问题等。3.考核问题。定期通报制度执行不严格,奖惩机制未能严格执行。解决对策(一)进驻单位轮岗问题。加强和进驻相关单位的沟通对接,督促严格执行政务大厅至少半年一轮岗工作制度。(二)组织、作风纪律问题。严格执行大厅请销假制度,进驻单位工作人员向政务服务中心请假;审批局干部向分管副局长、局长请假后报政务服务中心知晓。督促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佳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规范》,上班期间严禁串岗聊天、迟到早退、抽烟、打游戏。(三)考核不严格问题。每天坚持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每天总结当天考勤情况,每月底汇总考勤情况,形成考勤工作月报,报送分管县级领导和相关单位。每年12月份,召开政务大厅考评领导小组会议,综合各项考核指标,集体评定考核结果,召开佳县政务服务中心年度考评大会,进行公开表彰奖励。五、下一步计划(一)改革创新兴业务。始终聚焦提速增效和便民惠企,大胆改革创新,大胆履职尽责,全面升级“佳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明确工作重点,持续攻克难关堡垒。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理深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办理阶段流程,以政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为枢纽,持续推动“大厅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跨省通办”等工作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认真梳理更新政务服务事项,优化“主题式办事服务”从而实现集成办理。进一步落实“好差评”制度,狠抓数据归集,实现全面评;狠抓群众参与,实现主动评;狠抓差评整改,实现闭环评。塑造“佳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政务服务公益宣传系列活动,“身入基层,心入基层”,解决基层群众诉求,为群众多办事、办成事。(二)充分发挥“12345”热线效能。“12345,有事找政府”。始终将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热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及时把每一件群众诉求推送至相关责任单位按时办理。持续办好12345热线《周报》《月报》《年报》工作,归纳热点民生问题,有效汇报、传播、指导热线工作。进一步标准优化“12345”热线交办事项处理程序,加强与各责任单位协调联动,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全县“12345”热线办理、答复全过程进行催办督办,确保每一份工单能得到高质高效地解答,通过12345热线的及时回复倒逼相关单位转变服务态度,提升为民服务情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