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融媒体中心

石泉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15
单位名称 石泉县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党和国家在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负责广播电视内容生产,抓好重点题材的广播剧、专题片制作;负责广播电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设备选型和配置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维护等。
住所 石泉县北环路延伸段14号
法定代表人 贾自龙
开办资金 6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8.8万元 11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中心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具体业务活动:(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一是健全传播体系,主流舆论持续壮大。集中力量打造“爱石泉”客户端,整合广播、电视、应急广播、新闻网站等,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建成“策采编播发”一体化集约高效生产体系及“广播电视+APP+第三方平台账号”融媒体传播矩阵。记者采访后两小时内编辑图文快讯在“爱石泉”上发布,随后制作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发布。稿件审核后,第一时间在“爱石泉”手机客户端、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发布。最后在电视、广播上播出,形成了“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的传播格局。二是融合服务功能,为民服务便捷高效。县融媒体中心从新闻宣传向政务服务领域拓展,融合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秦务员”,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政务公开、建言资政等板块,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及时回应百姓关切,促进群众急难愁盼事件的解决。对接公共服务平台,聚合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终端,开通便民查询、便民支付、同城生活、房产、招聘、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功能应用,成为市民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贴心伴侣。三是融合商务服务,造血能力大幅提升。县融媒体中心秉承“建强用好”的发展理念,建立自我“造血”和“输血”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开展各类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为合作单位提供数据共享、新媒体托管、账号运维等一对一精准服务,拓宽经营渠道,提升造血机能。2023年,营收达到47万元。四是加强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电视台开办了早、午、晚剧场、动画梦工厂、《流金岁月》等栏目,结合重要节点,播放反映时代变迁、展现爱国情怀的电视剧3285集、电影365部、动画片1095集。在重要节日,重大庆典期间开展网上摄影展、书画展、社团大赛、经典诵读、理论宣讲等文化活动3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工作质效稳步提高。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确保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科学统筹新闻策、采、编、审、发流程,健全了绩效考核方案,以作品数量、质量、点击率等标准实行每月量化细化考核,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工作质效。二是加强新闻宣传策划。实施季策划、周策划、日策划、周评析制度,突出报道重点,引导社会舆论,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创作了一大批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影响广泛的精品力作,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三是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建立新闻工作者联系镇、部门、企业的新闻工作者联系点制度,对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网格化管理。将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与全县11个镇、60个部门(单位)、100家五上企业结对,全面掌握镇、部门、企业一线最鲜活、最丰富、最生动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促进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树立主流媒体在新时代的良好形象。四是开展“好新闻”评选。每季度开展“好新闻”评选活动,由中心管委会(台务会)成员、骨干记者组成评委会,对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从新闻价值、稿件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与记者绩效工资、年终评优挂钩。(三)专业素养大幅提升。融媒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我们制定了学习制度,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针对中心年轻人多、工作经验欠缺的现状,我们制定了师徒结对制度,明确师徒帮带,压实帮带责任。要求记者每月采写一条深度主题报道,从选题、策划、撰写采访提纲等环节由资深记者全程指导。所有记者每天参与石泉新闻终审,现场指出稿件、视频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努力提升记者专业素养。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内宣生动活泼。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年采写播出广播电视新闻稿件1487件;“爱石泉”发布稿件3400余件;“石泉融媒”新媒体矩阵发布稿件总量6000件次以上;制作发布短视频1400个,其中1万+作品539个,10万+作品19个,100万+作品2个,1000万+作品1个。全网阅读量达2亿人次以上,全网粉丝量达到20万人以上,提升了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4件新闻作品获安康市2022年度新闻奖,1人被评为安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二)外宣成效明显。进一步强化调度协调,加强与央视及省市主流媒体沟通对接,努力提高外宣发稿数量和质量。2023年,安康市电视台《安康新闻》《金州播报》采用电视稿件200余篇,得分名列全市第一,省台《新闻联播》《起点新闻》客户端采用100余篇,央视采用12篇,《小孩被卡阳台防盗窗、热心群众化身托举哥相救》视频登上抖音热搜榜,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五一期间,采访拍摄的《延安游客石泉游玩一路温暖与感动》在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获得了一致好评,极大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传播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新媒体策划创作能力偏弱,节目引导力、影响力仍待持续提升,传播形式和内容上与新时代融媒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以及区域内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等内容和形式单调,群众接受度不高,宣传效果不好。二是人才队伍薄弱。融媒体中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运行机制,对记者、编辑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媒体运用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三是经营能力尚处探索初期,发展运营乏力。(二)改进措施: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讲好石泉故事、多出精品力作。二是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能力水平与岗位实际的契合度,建设全媒体人才队伍。三是挖掘广告经营潜力,创新产业创收渠道,开源节流,做富做强产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壮大基层主流舆论阵地。坚持移动优先,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向移动端倾斜,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用高质量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吸引更多用户,让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二)进一步创优平台。在做优“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信息平台基础上,持续整合县内各新媒体平台的力量,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变信息“集散地”为“集中地”。继续发挥好新媒体及广播电视等平台的优势和作用,抓好自办栏目创新,搭建更优质的传播矩阵,拓展宣传覆盖面,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三)打造全媒体型人才队伍。加强中心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培训,持续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有针对性地制定融媒体中心学习培训计划,强化对采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和培训,选用最优、最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年轻人放在一线锻炼,发挥年轻人对于新媒体的敏锐性和对于新领域、新知识的快速接收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综合频率)(第342700202号)有效期自2021年8月24日至2024年8月23日2.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综合频道)(第342700201号)有效期自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3.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综合广播)(第342700202号)有效期自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4.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27002号)有效期自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许可证号:61120210020有效期自2021年8月19日至2024年8月18日6.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27420048有效期自2021年12月6日至2024年12月6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许可证号:SX-AK-004有效期自2021年12月20日至2031年12月1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