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档案史志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综合档案管理和归档整理工作;搜集、保存党史和地方志各类资料;编纂地方志书、年鉴、党史及大事记;档案、地方志、党史宣传教育和工作人员培训。 | |
住所 | 平利县经开区经开大楼(6-11楼) | |
法定代表人 | 曹世林 | |
开办资金 | 667.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平利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6.75万元 | 646.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平利县档案史志馆.政务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中共平利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档案工作。1.启动平利县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完成全县脱贫攻坚档案、新冠疫情防控档案、馆藏《平利日报》以及县委、县政府、原县人劳局1949年以来的档案数字化,完成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近50%。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及时接收各门类档案。已接收8个部门、5个镇的档案共计1200余卷、2.6万件。接收首批捐赠书画作品88件,收集整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档案及新冠疫情防控档案1400余件。3.扎实开展“档映乡村”示范镇村创建工作,已完成2个镇及10个村第一轮“档映乡村”示范镇村创建指导工作。4.优化档案利用服务,接待利用者260余人次,调阅档案资料3200余卷件,为镇村志编写、调解纠纷、核实劳资关系提供了可靠依据。5.在完成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接收进馆基础上,年初启动数字化,已全部完成核对、扫描、著录、修图等环节,正在进行质检和挂接。同时接收脱贫攻坚实物档案千余件,并精心规划设计脱贫攻坚档案展示厅。6.建成声像档案管理系统,接收2009年2月至2023年11月《平利新闻》视频档案进馆;完成国家领导人2020年4月21日来平利考察相关当事人视频资料录制,建立国家领导人来平利考察专题档案资料,丰富档案馆藏。(二)党史方志工作。1.启动《长安镇志》《老县镇志》和《蒋家坪村志》编纂,组建专班,加强培训指导,现已完成70%的工作量。2.完成2023卷《平利年鉴》编撰工作,公开出版,并发放至各镇各部门。3.启动编纂《平利县扶贫志》。编纂工作由平利县档案史志馆牵头,已正式启动编纂工作,计划2024年6月完成初稿,2025年出版发行,将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宝贵史料。4.开展红色资源挖掘考证,对馆藏史料进行纠误和补充,新建党史方志(馆)阅览室;编纂完成《平利县红色革命故事集》《平利县党史资料专辑》,在年初“两会”向与会代表进行赠送;配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完成《廖乾五》专题片拍摄,启动《平利县红色印迹》编纂工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任宗哲来我县考察调研党史工作。(三)驻村帮扶工作。1.按照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的原则,对老县镇凤桥村巩固衔接工作进行指导、帮扶,派驻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严格遵守“五天四夜”工作制度。结对帮扶13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37户一般户。2.投资5万元,为凤桥村部分道路架设路灯,亮化村道,方便群众出行。3.收集“微心愿”为凤桥村2位残疾人更换崭新的轮椅,帮助3户申请了医疗救助,1户监测户申请了低保,帮助20户行动不便老人完成养老认证和高龄认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启动平利县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完成全县脱贫攻坚档案、新冠疫情防控档案、馆藏《平利日报》以及县委、县政府、原县人劳局1949年以来的档案数字化,完成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近50%。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及时接收各门类档案。已接收8个部门、5个镇的档案共计1200余卷、2.6万件。接收首批捐赠书画作品88件,收集整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档案及新冠疫情防控档案1400余件。3.建成声像档案管理系统,接收2009年2月至2023年11月《平利新闻》视频档案进馆;建立国家领导人来平利考察专题档案资料,丰富档案馆藏。4.启动《平利县扶贫志》编纂工作,《平利县扶贫志》入选中国扶贫志丛书,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56部扶贫志书之一。启动并完成《老县镇志》《长安镇志》《蒋家坪村志》初稿编纂工作,其中《长安镇志》《蒋家坪村志》入选中国名镇、名村志丛书。5.开展红色资源挖掘考证,对馆藏史料进行纠误和补充,新建党史方志(馆)阅览室;编纂完成《平利县红色革命故事集》《平利县党史资料专辑》,在年初“两会”向与会代表进行赠送;配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完成《廖乾五》专题片拍摄,启动《平利县红色印迹》编纂工作。6.系统接收全县脱贫攻坚文书档案、实物档案、音视频档案,建成脱贫攻坚实物档案展厅,以陈列实物档案形式还原脱贫攻坚攻坚指挥部,通过脱贫攻坚系列图片故事展,传承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助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7.荣获全省地方志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扶贫志编修试点工作先进单位、镇村志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各镇、各单位缺少档案专业人员,建档管档人员经常变动,各镇各单位档案规范化水平还不够高。改进措施:加强对各镇、各单位档案业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及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档案工作有序推进。实行档案业务人员备案制,人员变动需向档案主管部门提前报备,最大限度降低档案业务人员变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提升干部业务素质,统筹推进业务工作。把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有效贯彻落实在各项档案业务工作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地方志和党史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全县范围内的档案归档整理工作。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档案管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抓好“档映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制定档案接收计划。深入各单位掌握档案实际保管情况,提前介入、规范指导,接收各门类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做到应收尽收,并完成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50%以上。3.加快史志编研,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档案力量。完成《长安镇志》《老县镇志》和《蒋家坪村志》的出版发行;加快《平利扶贫志》编纂;加快《平利年鉴》(2023卷)《大事记》出版发行,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创新、有“平利味道” 的编研成果,为各级党政机关资政决策提供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档案力量,切实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