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

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10
单位名称 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检测;负责组织实施多层次形式的全县性教学竞赛、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全县教育教学工作。
住所 石泉县城关镇向阳大道东段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五楼
法定代表人 邱礼建
开办资金 55.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3万元 5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教体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精准施训,扩大教师培训范围,培训人次17000。一学年来,我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走下去”等各种教师培训方式,先后开展了校(园)长领导力提升培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青年教师浸入式培训、德育工作者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深圳小学跟岗培训等10余项培训活动。(二)精细施训,锻造教师培训品牌,全县高精尖品牌教师专业数量稳步提升。2023年,县师训教研中心在全县教师培训过程中达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大力实施“四名”工程,依托9个名师领航工作室,开设33期领航课,培训教师1500余人次;二是开展“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活动,创新骨干教师队伍培育载体,147名校园长及2000余名教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市县两级“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共计到全县2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送教送培,上示范课60余节,名师讲座30余场,受益教师达2000余人次;三是创新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和中小学管理者赴山东潍坊集体研训,重点教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教师500余人次;四是一年两次的青年教师跟岗“浸入式”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次,让全县各偏远学校的年轻教师培训基地校接受县内名师的“传帮带”,促使他们尽快成为本校各教学骨干;五是积极承办2023年安康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17人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9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6人被确定为省、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共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2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市级教学名师培养对象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县级教学能手53人,6名教师分别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三)扎实开展“名师引领行动”活动。针对县域实际,本学年组建了幼儿园及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及初中英语等多个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活动,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到熨斗镇中心小学、迎丰九年制学校、池河中学、两河九年制学校等学校送教送培。通过课例观摩、研讨交流、专题讲座等研修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教学教改两手齐抓,促进教研工作高效。本年度先后组织全体教研员再全县义务教育段开展两次全学科、全方位教学视导,教研员累计听评课300余节次,面对面指导教师100余人次,在省市两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动中我县30名教师获奖,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等20余项教研活动中,我县600余人参入了不同学科的学习和交流,承担公开课、经验交流、微讲座等任务。一年中,我县教师在上级部门举办各类教研活动共计300余人获奖。(二)搭建学术研修平台,有效促进教师研修水平。在我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2023年全县申报立项了3项省级课题、79项市级课题,104县级课题项;全县申报结题的市级规划课题17项、县级微型课题32项。先后组织全县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对“德润安康”优秀课题研究成果6项、安康市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9项、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3项进行了申报,同时担负申报指导和材料报送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推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限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得力,迈出的步子还不够大。教师培训项目和人数非常可观,部分培训针对性不强。二是各学科不匹配,教年龄偏大,工作繁重,缺乏学习进修的渠道和时间。2、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充实培训团队力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培训团队成员搭建学习平台,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二是借力名师领航工作室,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活动中磨砺团队成员,助推培训团队更快发展。三是开展教研员岗位大练兵,提升教研员的培训指导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和教师。四是培养过程中更加关注薄弱学科,适当向其倾斜,多为其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不断培养骨干教师,夯实学科引领力量。五是全力挤出业余时间加强自学,进一步提升对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要求更清晰的理解,指导和服务更多的教师。同时积极向主管部门争取,建立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的人才机制,努力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师德高尚、队伍稳定的教研队伍,不断提高教研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县域合作,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加强县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分享教师培训经验,不断借鉴他县的好做法,为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2.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充分利用我县当前教育信息化优势,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思想指导下的教师培训新渠道、新模式,创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3、利用教科研工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的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结题评审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使课题研究出实效、结硕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