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供水技术服务,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溉工程技术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服务;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国有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供水和灌溉工作人员技能培训。 | |
住所 | 洛川县凤栖镇双拥街00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民生 | |
开办资金 | 49.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7万元 | -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洛川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水务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扎实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一是按照省市县关于开展春秋冬季农村供水保障“敲门入户”全覆盖大排查行动要求,制定农村供水保障“敲门入户”全覆盖大排查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大排查行动,春秋冬季累计共发现8个问题,建立了台账,已全部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二是根据县水务局《洛川县冬季农村供水保障大走访工作方案的通知》(洛水发〔2023〕115号)文件要求,我站分两组对包抓镇涉及村组进行督导抽查,重点对农村“三类户”进行抽查检查,同时动员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水管员、网格员等人员,组成走访工作队,迅速展开全面走访摸底排查工作,切实保障了冬季居民用水安全。2.进一步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根据防返贫动态监测和返贫预警筛查信息要求:一是对贫困村用水户进行常态化电话抽查回访,对存在问题造册登记,落实整改人,及时整改,并跟踪回访;二是畅通0911-2690002等供水服务热线电话,落实专人负责接听并为用户答疑解惑,对反映问题及时转办督办,快速解决落实;三是认真落实农村供水“四级回访”监督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舆情反映问题和监督平台反馈问题,第一时间落实专人负责核查,认真整改,已全部销号。3.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工作。根据中省市县各级关于常态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工作要求,我站配合水务局印发了帮扶工作方案,密切跟踪监测各片区供水状况,每月按时上报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涉及安全饮水筛查结果,同时积极落实“督帮周报”制度,常态化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工作。4.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根据县政府《关于印发〈洛川县县级财政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积极对接单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组织完成了16处单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核查审核完成投资100万元,按照“镇村+运行主体+财政补助”的筹集办法和基金补助50%的单村维修养护机制,申请县财政补贴50万元,全部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单村供水工程保障水平。5.强化完善农村应急供水保障机制。在应急供水保障方面,按照最新《农村应急供水保障技术导则》标准,组织修编完善县级、乡镇级和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供水应急保障预案。并为镇村提供了单村供水工程应急供水保障预案模板,督导涉及单村供水村组编制村级预案,为高效处置村镇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较大设施维修,采取网上平台和电话通知村组发布停水通知信息,及时告知群众提前预存用水;针对突发事件(如水污染事件、农药残留进入管道事件等),及时停水并告知群众,使用清水反复冲洗供水设施和管道,实时进行水质检测和监测,直至水质达标通水;组建了抗旱应急送水车队,遇到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送水措施,为群众送水上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不受影响。6.全力推进农村供水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23年中省市下达项目共计4个,下达资金共计1475万元,完成投资1445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农业综合水价改革项目、机井工程项目、灌区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及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春秋冬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和冬季农村饮水大走访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及时进行了整改,确保了农村供水的正常。2.全年下达项目共计4个,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98%,涉及8镇,受益人口约8.03万人。3.组织实施16处单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涉及8镇16村,提升了约1.1万人饮水安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骨干水源工程依然缺乏。部分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存在无有效调蓄设施或调蓄能力不足等问题,供水水源难以保障。2.水处理工艺落后。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部分采用一体化净水器,净水能力有限,水质水质压力大。3.供水能力严重不足。随着供水范围的扩大,需水量的增加,导致设计现有供水能力不足、调蓄设施不能满足运行需求、供水管网长期超负荷运行等问题日益凸显。四、整改措施1.积极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实施管网延伸和改造。2.通过改建项目的争取落实,以项目建设推进千吨万人集中供水水质提升。3.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供水能力和水平,保障饮水安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农村供水保障。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常态化检查排查,持续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二是推动县域农村供水网格化、系统化、信息化建设,构建“供水一张网”,推进农村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2.强化供水水质监测。一是落实常态化水质检测工作,明确水质检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合理设置管网水质监测点,定期监测、公示;二是加强原水和水源地保护,实时监控水源水质动态,切实解决城乡供水工程存在的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饮水安全。3.补齐灌区设施短板。一是按照“苹果引领”战略,结合当前苹果高质量发展灌溉需求,抓好灌区管理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二是补齐灌区灌溉设施短板,确保灌溉周期内的管网水量充足,灌溉系统正常运转;三是制定分片轮灌制度和灌溉计划,在保障人饮的情况下,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宣传,引导群众有序进行轮灌。4.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一是加快中省水利发展资金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申请实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改扩建项目,提高供水能力保障;三是持续做好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通过高质量推动工程建设,解决骨干水源短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升农村供水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