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中医医院

石泉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08
单位名称 石泉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外科、急诊科、骨伤科、脑病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皮肤科、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麻醉科、乳腺科、碎石科、妇科、产科门诊部、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治未病科、预防保健科、儿科、心理科、药剂科、老年病科、内镜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B超室);诊疗与护理等;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石泉县城关镇江南片区
法定代表人 陈忠
开办资金 9730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83.51万元 8250.81万元
网上名称 石泉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8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3月按规定申请变更了法定代表人和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活动(一)坚持需求导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学科引领,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根据本县疾病谱特点,结合医院实际,科学规划,新建成介入导管室、血液透析治疗中心并成功开展冠脉造影、支架(药球)植入术、起搏器植入和血液透析治疗业务,方便了群众就诊需求,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突破。2023年完成介入手术30余例,完成透析6例。二是巩固拓展优势学科,提升服务能力。骨伤科新开展椎体成形术、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针灸康复科开设病区,收治腰椎间盘突出、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等疾病的患者,全年收住院319人次;外科开展下肢静脉造影、腹部脏器肿瘤经血管局部化疗、经皮肝囊肿肾囊肿穿刺术、腹股沟斜疝微创治疗术、直肠癌微创根治术;急诊科开展血液灌流治疗、床旁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皮肤科开展激光治疗;积极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开展多学科诊疗;急诊科联合脑病科、内科成功开展心血管、脑血管溶栓;内科积极利用人员优势坚持开展儿科门诊及住院业务,极大缓解了我县秋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导致的“一床难求”局面,同时也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三是坚持传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推行中医适宜技术,针灸科发挥传统优势特色,开展针刺、雷火灸、推拿、中低频、超短波、蜡疗、穴位注射,小儿推拿、贴敷治疗、隔物灸等治疗技术,利用传统节日,推出特色诊疗浴兰汤、特色香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体验等,突出中医特色文化。各病区积极运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直肠滴入等10余项中医护理技术,全年中医药服务9275人次,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收入1783646.00元,较去年同期(2022年中医药服务7589人次,收入1540804.00元)中医药服务人次增加1686人次,收入增加24.2万元。四是坚持引育并举,强化人才储备。全年招聘大学生及临聘人员共16名,引进知名妇科专家1人;通过苏陕协作、对口支援帮扶,12名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等,涵盖皮肤科、外科、麻醉科、针灸科等专业;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全年派出医师18名、护士7名到省市进修学习,短期培训100余人次,举办院内培训40余次;成功承办省急诊技术下基层培训班暨全市急诊医学年会,组织省级专家业务讲座2次,义诊2次。(二)强化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一是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以医疗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定了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修订完善了医院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构架,坚持医疗质量周例会、月分析会制度,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严格重点环节质量管理。严格落实18项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护理、院感、药学质量控制,严把输血、手术、消毒供应等质量关口,全年开展多学科疑难危重疾病讨论及会诊118次,组织各职能部门对临床科室进行业务院长医疗质量查房10次,召开了医疗质量安全分析评价工作会议2次,对各科室上报的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管控,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发生。三是深入开展就医体验提升行动。以群众就医体验提升行动为抓手,制定了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聚集患者满意、政府放心的目标,实施质量提升、业务拓展、优质服务、便民利民四项工程,全年投诉纠纷较往年明显下降,收到锦旗34面,感谢信4封,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提升。(三)扎实推进医改,激发镇村活力。一是扎实推进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迎丰中医馆、中池病区、池河住院部、后柳病案室、喜河中医特色康复区、熨斗眼视光中心完成改造,迎丰医技综合楼完工并投入使用,熨斗医技楼已进入项目实施前准备阶段,医疗服务环境明显改善。二是扎实开展对口帮扶。选派7名骨干医师到各分院开展坐诊指导、带教查房、专题培训等支援工作。影像中心与各分院续签协议,开展远程影像诊断1526例。以池河卫生院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为契机,组织相关人员专项指导4次,抽调本院麻醉、手术医师开展手术2台次,池河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三是创新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按照“823”模式,推行村医聘用制、工资月发放制,保障村医待遇,县卫健局分别在池河、熨斗召开镇村一体化现场会予以推广。四是以利益导向为基础构建和谐医共体关系。加强对分院的规范化管理,修改完善考核指标,全过程监督各分院项目建设、采购、财务预算支出等重大事项。制定总院提取1%绩效发放办法,发挥总院1%绩效发放导向作用,强化上下联动,利益共享,做实医共体上下转诊工作,做到共同发展,全年为各分院发放总院提取绩效5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医共体内在活力。(五)坚守安全底线,营造发展环境。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及三化建设”为抓手,将安全生产工作列为医院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与各科室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书,按季度制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重点,细化措施,明确分工夯实工作职责。二是深入开展日常安全排查,全年共排查出消防设施故障15处、电梯故障6次,建立了整改台账,落实了整改验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了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24小时消防巡查制度,确保重点部位24小时专人值守,制定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全院大型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2次,消防设施设备定期维保,无带病运转的情况发生。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制定了《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全院职工的防骗意识和防骗技能,全年无诈骗事故发生。(六)坚定政治站位,巩固衔接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全面落实健康帮扶各项政策,今年以来对新增的43名大病患者实施了大病集中救治,并全部建立了专档和台账;组建142支家庭医生团队,为8090户脱贫人‬口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了已脱贫人口“应签尽签”,对3969名患“高、糖、结、精”4类慢性病患者规范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和随访服务。二是继续落实领导联镇督导的工作机制,每季度随机抽查每个团队签约对象3名以上,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落实整改,有力保障了健康帮扶工作质量。三是做好驻村帮扶,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2名工作队员在杨柳社区驻村,配套拨付工作队经费5万元,解决2021年度因灾受损享受搬迁政策农户补助资金6.2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全年医疗收入5128.8万元,较上年同期(5442.6万元)下降5.8%(313.8万元),其中住院收入3277.9万元,占医疗收入比63.9%,较上年同期(3164.09万元)增长3.6%;门诊收入1850.88万元,较上年(2278.51万元)下降14%;医疗服务性收入1628万元,同比增长227万元,增长率16%。药占比29.3%,同比增长5%;中药饮片占比5.91%,同比增长1.5%;耗材占比5.99%,同比下降7%;门急诊人次79789,较去年增加8.5%;出院人次6732,较去年增加21.1%;各分院总收入4864.54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12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8.02万元)万元。基本完成了医改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才储备不足,制约学科发展。当前我院医务人员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部分专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编制不足影响,医院引进人才困难,加之搬迁后业务拓展艰难,人才队伍存在不稳定性。2、建设负债较大,影响医院正常运转。医院整体迁建导致长期债务1.4亿元,加之今年实施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新增债务巨大,到期债务本息已经严重影响医院运营及发展。3、运行效率不高,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现有人员总体效率不高,人均创造价值较低,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力,向管理要效益。改进措施一是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拓宽医疗服务技能,并通过提高改善医务人员待遇留住人才;二是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以培育新的技术服务为引擎,带动医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化解医院债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积极推进绩效改革。结合医院实际,以现行政策要求和现存突出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新一轮绩效改革,充分发挥绩效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挖掘潜力,调动积极性,以绩效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二)持续强化学科建设。一是继续培育新发展的介入、血透业务,力争建成优势学科,扩大学科影响力。争取上级医院技术支持,积极培育发展儿科、儿保业务,力争达到独立成科。二是继续以三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多学科合作模式,持续提升综合急诊急救能力。三是拓展现有优势学科业务范围,鼓励骨科向骨病防治、疼痛方向拓展业务,支持针灸康复科拓展病区业务,支持外科发展微创业务和肿瘤介入诊疗业务。支持皮肤科、肛肠科做大做强,向县域专科诊疗中心方向发展。四是支持医技科室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为临床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五继续争取政策引进本科毕业生,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三)规范管理,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严格预算管控,加强运营成本控制,深入研究DRG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转变惯性诊疗思维,树立质量效益意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化解医院债务。加快老年病医院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积极谋划附属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营前准备工作。(四)深入推进医改工作。按照全县医改总体部署,扎实开展镇村一体化、双向转诊、人才下沉、基层能力提升等工作,加快形成集团内成员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19644661092211A2101有效期2020年3月15日-2035年3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