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洛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10:02
单位名称 洛川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民营经济,服务县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和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中小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及行业信息服务。
住所 洛川县人民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何保宏
开办资金 2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万元 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成立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县上下一心,内外联动,合力促进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召开洛川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促进高质量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表彰18户优秀民营企业,拨付企业项目资金407万元。3、安排31名县级领导帮扶97户中小企业。围绕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畅通办事渠道,引导企业创新技术、优化管理、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做优做强。4、大力开展企业梯度培育,今年培育入库8户五上企业,1户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5户延安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2户,转型升级企业3户,申报技术改造项目3个,三秦英才项目3个。我们培育五上企业155户,位列全市第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均为全市(最多)第一。5、全面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印制惠企政策资料1500余份,深入镇、便民中心集中宣传,目前已完成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企业注册“陕企通”业务,对个税优惠政策进行宣传。今年我们共注册“陕企通”用户3111户,全市排名第四,有效解决用户投诉案件1起,努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6、建立民营企业“周解难”制度,今年召开周解难会议6次,解决了部分企业项目资金拨付缓慢、账户冻结、土地手续、用水用电等问题。我们对接金融部门,向银行推介企业融资需求3次,召开融资座谈会2次,带领我县企业前往西安洛川省会开展商务交流活动2次,开阔了企业视野,提高了企业认知,探寻了发展思路。7、全面开展人才培训,今年通过集中培训为企业讲解陕西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办法、陕西省2023年商贸流通专项资金项目及《2023年延安市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小微初创企业经营思维与模型》,全年累计培训400余人次。企业将以培训为契机,紧跟政策思路,紧抓项目机遇,完善政策机制、优化服务措施,在强信心、激活力,优环境、助转型,稳就业、促消费,强根基、广覆盖等方面持续用力,和全县民营企业一起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截止12月底,全县市场主体累计18254户,其中企业3417户,个体1328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51户,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1670户,其中民营企业新增265户。在库“五上”企业155户,其中: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完成产值353.35亿元,同比下降16.3%,县属规上工业完成产值7.79亿元,同比增长1.9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二季度上升2.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第2名,增速位居全市第4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56.9%,较二季度回落39.1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28.87亿元,占GDP比重16.2%,其中:一产完成非公增加值1.76亿元;二产完成非公增加值13.44亿元;三产完成非公增加值13.67亿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五上企业”培育难度不断加大。一是大部分培育企业财务混乱,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二是部分企业法人对培育“五上企业”的认识不够,不重视,造成工作推进迟缓;三是随着的近年来“五上企业”入库工作的开展,县内优质企业相继入库,培育难度也相对增大。2、贷款难、融资难依然是制约我县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出台了支持政策,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但这些政策的操作性不强,配套措施又不健全,中小企业普遍感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致使一些企业的项目建设步伐缓慢,一些新建成的生产线难以达产达效。四、整改措施1、加快推进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部门承办工作机制。加强对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我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定期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参考作用。2、强化内部学习培训,针对办公人员业务水平,提出学习培训任务,努力提升办事能力,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一是进一步突出民营工业企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科学制定促进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规划。二是发挥洛川县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做好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研究推动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政策落实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搞好银企企业对接,引导银行、担保机构降低贷款和担保门槛,扩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对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三是积极组织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积极争取省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做到应报尽报,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并及时对接县财政落实上级已拨付的项目资金。(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一是要鼓励民营工业企业引进各类人才,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政府可给予一定补贴;二是把企业员工送到专业培训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老带新,做好传帮带;三是持续举办中小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聘请顾问专家、行家师傅现场解答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全面提高我县民营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四)进一步做好梯度企业培育。一是积极调研充分了解县域内企业的发展情况,完成2024年的五上企业培育任务。二是做好陕西省创新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延安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三是做好工业转型升级的培育工作。拟定有发展潜力的工作企业进行培育,有条件的可申报省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项目。(五)进一步做好陕企通平台企业注册工作,畅通企业了解政策和诉求渠道。继续加大陕企通企业注册率,促使企业利用陕企通了解政策,创新思路,快速融资,解决诉求。让洛川本土企业运用网络,更智能、更精确、更快捷的解决企业愁难急盼的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