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陵区>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50
单位名称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弘扬救助精神。为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和管理。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农科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符育朋
开办资金
28.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08万元
41.05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强化源头治理行动。建立健全了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和易走失人员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共收集返乡人员和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5条,回访已返家或易走失人员人3次,同时督促辖区镇办、社区(村)两委切实加强源头管控,针对返乡人员、易流浪走失人员不同情况,积极推进属地帮扶救助政策落实,有效避免本地人员反复流浪现象发生。(二)、开展救助寻亲专项行动。2023年6月19日,我站邀请区公安分局、城管执法局、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及各镇办、特约监督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杨凌融媒体等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40余人,在站内开展了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宣传了救助法规政策,展示了救助工作成效,拓宽了救助信息传播渠道,让社会公众对救助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助于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到救助工作之中,让城市更有“温度”。在做好户籍查寻、人像比对、DNA比对、全国救助寻亲网寻亲、“头条寻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作用,2023年通过“头条”“微信”寻亲成功5起。(三)、全面提升救助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每周两次业务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维护、站内照料服务常识、医疗防护常识等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四)、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活动。制定杨陵区2023年“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工作方案,在极端天气加大巡查频率和范围落实工作职责,确保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不发生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五)、加强机构安全生产及规范化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止目前,共计检查50余次,开展消防逃生演练2次。根据省民政厅规范化管理反馈的2条问题,及时召开整改会议,举一反三,加强整改,目前存在问题均已整改完成,我站持续加强自查,不断完善规范化管理工作。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过社会热心人士与工作人员通力协作,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减少,跑站、缠站、闹站人员也逐年递减,街面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改观,所有滞留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辖区内未发生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及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救助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今后要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救助信息系统操作管理能力。二是源头预防工作仍需加强,全力推进反复流浪人员源头治理行动。四、2024年工作谋划过去一年,区救助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救助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救助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坚决改善环境、狠抓优质服务、文明服务,推进救助站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024年重点抓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加强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定期召开会议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救助管理工作规程》,认真做好受助人员的进站安检、站内照料,寻亲服务、离站登记等工作。2、加大街头救助,努力做好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大街头救助力度,安排站内职工加强对车站、繁华闹市、商业区等流浪乞讨人员易流动的区域进行流动救助、现场救助和重点救助,对有救助需要的流浪乞讨人员按需施救,对强讨恶要的职业乞丐进行打击,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马上将危重病人或精神病人送到相关的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先行救治,同时由我站工作人员进行甄别。3、进一步落实四级救助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落实从区到基层社区(村)四级救助网络,建立以区救助管理机构为平台,以乡镇为依托,以社区(村)为基础的城乡全覆盖救助网络,在全区5个镇办公布救助电话和联系方法,通过整合城乡一体化救助网络资源,使社会化救助实现全覆盖。4、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建好队伍,规范管理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基础。进一步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救助有登记,受助有记录,救济有手段,处理有结果,查询有档案,必须锤炼一只文明服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救助服务水平。杨陵区救助管理站2023年12月29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