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个工作: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积极调动干部职工的学习激情,增强单位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落实得力措施,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省市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细心组织,周密布署防控方案,突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划片定责,跟踪防疫,全程加强督导,集中免疫后仔细开展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区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85%以上。在防控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不动摇”、强化“两个抓到位”的防控工作思路,由于防疫措施得力,工作务实,做好物资储备,共组织采购9大类动物防疫物资,对三个区域站发放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免洗凝胶、酒精、消毒药品等动物防疫物资32类,组织回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9万ml,牛、羊口蹄疫疫苗2.5万ml,猪口蹄疫疫苗2.2万ml,猪瘟疫苗1.1万头份,奶牛双价口蹄疫1万ml,小反刍兽疫0.7万头份,狂犬病疫苗1万头份为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为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根据上级会议精神,我们快速召开了相关会议,落实防疫工作安排,制定了《2023年度动物免疫和疫情监测方案》、《动物防疫督导方案》,要求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项目,做到“两个全覆盖”,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2、强化监管,狠抓重点部位“七到位”。我区养殖总量不大、品种杂、且以散养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免疫程序不科学,防控措施不详细,管理制度不健全,业主养殖行为不规范,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场,联系到户,挂牌服务”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点部位七到位监管措施一是区域站与防疫员的监管责任签订到位;二是强制免疫通知到位;三是重点部位责任监管公示牌悬挂到位;四是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项目,由防疫员亲自注射到位;五是畜禽标识一律配戴到位;六是动物免疫证逐户发放到位;七是养殖档案规范登记、信息录入精确、仔细填写到位。3、全程督导,平衡推动全区防疫工作。为了促进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督导方案。我中心组织3个防疫督导组,深化村组跟班防疫,当场查看防疫员的防疫操作规程执行状况,全程督导春防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4、科学免疫,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依据《灞桥区2023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狂犬病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一是较大养殖户按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刚好补免;二是依据品种不同的畜禽,严格在适龄免疫时间内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刚好得到免疫爱护;三是狠抓“七个一,五把关”的免疫操作规程和“苗不离冰,冰不离苗”的疫苗保管要求,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是切实做到补免制度化,常年化,确保畜禽免疫抗体始终处于保护之内。三、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根据《西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西安市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疫控发【2023】5号、《灞桥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中心及时制定了《灞桥区2023年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区中心和5个基层站按照方案要求,以定点流调、紧急流调和专项流调相结合,入户踏栏进行现场查看,监督防疫执行情况,了解畜禽的存栏变化和疫病发生情况,随时掌握畜禽疫情动态。全年累计开展布病流调15次,狂犬病流调2次,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300余份。今年布病、狂犬病检测我中心依旧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来完成。截至目前,全区共监测羊1839份,检出布病阳性羊个体38只,阳性率2.07%;检测牛238份,检出布病阳性个体1头,阳性率0.42%;监测犬只2份,布病阳性个体1只,布病阳性个体率50%。对我区51个生猪养殖场户坚持非洲猪瘟常态化排查,组织消杀专业人员对全区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消杀工作,累计消杀面积8万平方米。并对全区养殖场户的门禁制度、人员出入,运输车辆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防护,管好人、看好门,严把调入关,杜绝疫情传入。未发现异常。积极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排查工作,全区45户牛养殖户共排查180场次,均未发现可疑情况;组织人员在河道沟渠山林、养殖户中开展禽流感疫情排查52轮次。四、抓养殖技术培训,提高饲养管理工水平。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防疫员防控水平。为了应对当前困难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养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3月份我们对8名村级防疫员和畜牧系统全体干部进行了培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许信刚教授开展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及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培训81人次。利用“科技之冬”、“科技周”等活动,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及时将实用技术传授到养殖户手中。发放《动物防疫法修订版》《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手册》、《奶山羊繁殖技术》、《中蜂饲养管理技术》、《母猪高产多胎技术》、《狂犬病防控手册》、《小反刍兽疫防控画图》等养资料12000份,使广大养殖户能够了解和掌握一般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知识。指导养殖场户定期开展消杀活动,积极开展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等防控工作,确保全区零疫情发生。五、产生的效益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注射猪口蹄疫苗13285头,猪瘟苗13285头;牛羊口蹄疫苗7198只,小反刍兽疫疫苗5892只;高致病性禽流感4.1496万羽。免疫率、建档率均达到100%。春秋季防疫结束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全年共计对3个畜禽散养户进行随机抽样250份样品进行抗体监测(其中:猪口蹄疫20头份,猪瘟20头份,猪瘟20头份,牛羊口蹄疫20头份,鸡新城疫20羽份,禽流感20羽份、狂犬病10头份),畜禽抗体水平均达到85%以上。通过我们业务上的各项细致工作,有力的保障了我区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以及畜产品的安全性。存在问题区内养殖户较为分散,且防控意识不强,存在一定风险。七、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及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思想觉悟水平及处置能力。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成2024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2、抓好畜禽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及时处理免疫工作问题,使畜禽常年抗体水平保持在85%以上,提高畜禽机体的抗病力。3、重点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主要为畜间布病防控和狂犬病防控。4、时刻保持良好的应急物资贮备和防控技术水准,巩固全区无疫情好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