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41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保障。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气象装备保障。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龙湾村北
法定代表人 董长宝
开办资金 24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9.27万元 724.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灞桥区委区政府和西安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开展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深化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和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建设,不断强化“主动互动联动”,突出“协同联动、精准叫应”,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加快建设“品质灞桥·最美城区”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工作如下:基础业务聚焦监测精密,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完善“白鹿原之眼”工程,开展风云三号、四号卫星天气系统本地化应用,强化相控阵雷达在短临天气中的监测作用,为预测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协同观测融合产品。建成灞桥区主要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强化实况天气监测,牢牢把握极端天气防御的关键期、主动权,在“7·13”暴雨天气过程和中国-中亚峰会气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预报精准,极端灾害性天气有效应对。聚焦“早、准、快、广、实”,加强对汛期天气气候趋势分析会商和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滚动监测预测。2023年启动应急响应29次88天,报送决策服务材料455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22次,短信30余万条,准确预报高影响天气20余次,暴雨天气过程7次,为区委区政府研究决策和制定“人盯人、防抢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聚焦服务精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扁平化呼叫应答机制向纵深发展,加强与应急、交通、农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会商,突出协同联动,畅通指挥调度“最先一公里”。通过手机短信、“灞桥天气防灾减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电子公文系统等“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畅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叫应各级党委政府73次,确保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得出、送得到、叫得应、用得上”。聚焦“气象+”赋能,重点领域服务取得新成效。陕西省樱桃气象服务中心落地灞桥,首批通过陕西省气象局和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农业、环保、应急、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伴随式”气象服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助力打赢春季农业生产和“三夏”保卫战,做好生态文明、森林防灭火、能源保供、交通等重点领域气象保障,发送各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1.5万条、专题天气服务96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聚焦百姓科普,气象科普宣传有力有效。利用“3.23”、“5.12”、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组织开展气象科普进田间、进校园、进街道活动8次,面向青少年开展气象科普活动6次,4名同志受聘为社区科普大学灞桥分校教师团成员。3月21日下午,我局围绕202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组织开放日活动,邀请东李小学师生前来参观,近距离学习气象科普知识,探寻气象的奥秘。9月8日下午,恰逢教师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宏利受邀到六棉社区上了一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课。9月28日下午,科普宣传员应邀走进洪庆社区,把气象科普知识带进老年科普大学课堂。10月27日上午,在灞桥科普大学秦孟街社区教学点开展以“学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科学预判风险能力”为主题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气象科普受众超过了5000人次。获得“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三、取得的主要效益汛期气象服务形成了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扁平化呼叫应答机制,解决了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组建了樱桃课题研究小组,重点研究樱桃各个物候期的不同气象灾害指标以及相对应的灾害防御农事活动,为灞桥樱桃生产保驾护航。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气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落地还不充分,气象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能力还有差距;二是面向重点行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服务的针对性还不够,部门间数据共享还不充分,气象预警信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还需提升;三是在重视避害的同时,发挥气象主动趋利的作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和气候资源挖掘呈现等方面气象保障还有待强化。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服务保障成效;二是进一步增强做好气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和区级各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完善扁平化叫应机制,提高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分析能力和准确及时传递气象预警信息的服务能力,发挥好气象“指挥棒”作用;三是加强气象科普,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普及气象知识,注重全市引领作用发挥,提升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意识能力。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化“六型”模范机关建设,不断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进一步完善高级别预警信息的联动机制,做好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康养旅游、能源保供等领域气象保障服务。三是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切实提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打造樱桃气象服务中心和卫星遥感数据收集应用中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灞桥实践新篇章贡献气象智慧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灞桥樱桃气象服务直通车”荣获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2023年12月被陕西省委文明办授予“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被西安市委文明办授予“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入选首批“西安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