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档案馆

西安市灞桥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40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全区档案的保管利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进步。征集、收集、保管档案资料、现行文件;档案安全管理;馆藏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鉴定、开放、统计、抢救、销毁;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服务;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学术研究与交流。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院内西6楼
法定代表人 杨敏
开办资金 46.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灞桥区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9万元 19.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档案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档案馆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始终将档案的保存和传承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做好档案保管利用和征集开发工作,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着力推动档案馆新馆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等,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业务工作目标任务。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力推进档案馆建设项目开工完成了项目地址内建筑物拆除、原建筑内办公人员安置及地勘工作;通过区档案馆建设项目方案;召开了项目周边群众通告会,取得周边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同意建设项目批复、区发改委关于区档案馆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环保意见批复;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功能性审批,完成土地规划意见书、项目稳评报告办理。截止11月中旬,项目地块内考古工作已通过市文物局验收,正在等待出具考古验收报告。地震检测台已获得市地震局的迁移批复,迁移地座已浇铸完成,待定制探头完工后即可完成迁移。档案馆建设项目监理招标工作将于11月15日完成招标工作。项目EPC工程招标已挂网,将于11月29日完成招标工作。2.做好档案征集、接收工作接收了区疫情指挥部整理防疫档案,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指导和审核工作,确保移交进馆数据规范全面。发布了接收音像资料的通知,接收了区委办、政协、人大、统计局、教育局及红旗街办、灞桥街办等部门电子照片资料超过15万张,视频资料超过100个,占用内存超过7T。3.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开展了主题为“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的6.9国际档案日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和“9.5”党员进社区宣传活动。一是于6月9日上午,与市档案局、市档案馆以及雁塔区档案局、档案馆联动,组织开展了档案文化宣传“五进”系列活动之“档案文化走进灞桥区机车主题公园活动”,发放了档案文创宣传品——半坡人面鱼纹和代表白鹿原的白鹿图案帆布袋。二是9月5日,联合十里铺金裕社区开展了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为主题的档案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4.做好查档接待工作规范服务流程,简化群众查阅利用手续,营造舒适查阅氛围,提升优质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2023年共接待各类查档人员(单位)4000余(次),为群众提供婚姻档案证明3208余份,军转安置介绍信和干部行政介绍信136份,提供土地宅基证明136份,文书档案76件。充分彰显了档案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群众满意率达99%。5.加强档案安全工作①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我馆在5月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安全防灾意识和技能,在应对突发汛情、火灾等重大灾难状况时,做到科学指挥,妥善处置,确保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缩小减轻危害程度,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档案安全,并将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于9月14日开展了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了全馆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档案馆内网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②加强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与第三方数字化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有针对性的开展档案安全和保密培训,组织学习档案安全和保密相关制度,提出安全保密要求,对数字化人员设备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档案数据安全。③开展馆藏档案异地备份。在黄陵县档案馆异地备份了我馆近三年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光盘126张,外置式硬盘1张,以及馆藏重要音像档案光盘8张,总容量4789GB。内容涵盖馆藏文书档案、民生档案、专项档案以及灞桥区重大活动音像档案等重要数据,为更多重要档案的数据安全存储提供了多重保障,有效提高了档案馆的容灾减灾能力,保障了档案信息安全。④严格落实档案库房“十防”措施。加强档案日常安全管理。一是库房安装了电子门禁,实现了人员入库双人双门禁。二是加装了监控,确保档案数字化过程纸质及档案信息安全。三是开展库房卫生彻底清扫活动,对案卷进行除尘处理,并对全库重新放置防虫药”等。四是坚持库房值班制度,定期检查库房门窗、消防器材、防鼠防虫、温湿度等情况,及时更换防虫防腐药物、灭火器,做好馆库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日常档案利用、出入库台帐登记管理工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2023年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成全宗48-128的案卷13000余卷,共计扫描幅面155余万页,著录32万余条,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95%以上。数字化为社会带来便捷的档案管理方式,促进信息共享与利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通过开展规范整理电子音像档案工作,完成数据整理照片18000余张,视频450个;完成了接收区疫情指挥部移交的后续专项档案工作;指导区退役军人服务局开展了无军籍人员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加工等工作。多角度全面记录、保存灞桥区近几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扩充了馆藏资源,调节了馆藏结构,更好地发挥档案馆存史留档功能。三是通过多形式的档案宣传。增强了公众对档案法律法规的了解,提升了公共服务品质、增加公众满意度,以及社会对档案重要性的认知和强化档案法规的遵循。档案法宣传活动,助力社会治理优化,确保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档案馆建设滞后灞桥区档案馆建设项目受土地权属影响,规划手续办理、施工证手续办理尚未完成,需要进一步努力协调,确保手续办理及时到位,年内开工建设,并加快建设速度,争取2025年6月建成投用。2.档案编研工作薄弱档案馆编研工作专业人员缺乏,编研工作力度不强,编研成果较少,工作相对薄弱,编著的资料材料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参考。四、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区委政府支持,解决档案馆建设中的堵点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促进度,发挥档案工作体制优势,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进去,把建馆工作当做主业,紧盯建设进程,加强和省档案局建设处、规划部门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进行工期倒排,做到有想法、有办法、有力度,积极促进项目手续办理和完善等自身建设,并提前考虑档案搬迁、相关档案设备购置和功能建设等。2.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实干精神,在业务工作上追求卓越,抓住建馆、数字化加工两项重点工作破局,加大挖掘和弘扬红色档案、特色档案资源工作力度,提升档案编研资政水平,巩固档案宣教、安全管理工作良好格局,让追赶超越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五、下一步打算1.加快档案馆库建设继续积极推进土地权属变更工作,扎实协调推进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办理工作,用心用力推进档案馆建设进程。2.做好档案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区档案局举办一期档案业务培训班;开展“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日档案法宣传展览。3.深化档案安全工作加强日常管理,落实“十防”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加强对档案管理局域网、档案数据库和档案查询利用系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维护;做好馆藏档案资料的抢救保护工作。4.做好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积极开展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年度编写一本专题汇编或举办一次专题展览。5.促进档案征集工作争取工作经费,征集有关灞桥的桥、纺织记忆、灞桥名人、名胜等有价值的历史档案资料。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