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吴起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吴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吴起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38
单位名称 吴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吴起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市场准入检验、产地认定检验、评价鉴定检验和技术咨询与服务。
住所 吴起县合沟客运办大楼二楼
法定代表人 高玉伟
开办资金 29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0万元 134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吴起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各项工作开展与落实情况。(一)提升基层监管体系。以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为契机,督促各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六有”保障机制,夯实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大力推广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技术,推动建立常态化开展胶体金法速测保障机制,逐步构建酶制剂法与胶体金法按需选择、并行应用的基层速测格局。(二)开展新农安法普法宣传活动。围绕各镇街、生产者、消费者3个层次开展新修订的农安法普法宣传和培训,督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生产者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普法活动,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民共享共治氛围。(三)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可追溯工作机制。依托国家农产品追溯监管平台,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监督管理,将农产品全程生产数据、基层监管检测数据与农产品追溯政策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工作有机衔接,为农产品附加“优质+可追溯”属性,实现全程质量可控可溯源。加大农产品质量宣传力度,推动农产品在展示展销、产品认证、品牌评选等活动中主动展示检测报告、合格证等质量信息,引导消费者扫码看报告,增强产品认可度。(四)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绿色导向和标准引领,引导各产业布局建设果菜菌标准园,发展有机苹果种植基地。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优先利用绿色优质农产品为生产原料,发展和申报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今年我县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有23家。加强获证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严格实施按标生产和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组织开展获证产品专项监督抽查。(五)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双认证”项目。为了使实验室具备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我站开展了实验室“双认证”项目,评审组通过“看、问、查、考、评”的方式,分别从机构与人员、质量体系、仪器设备、检测工作、记录与报告、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现场考核,对我站体系文件、运行能力、检测能力进行了现场评审。同时组织检测人员进行了人员比对、操作演示、盲样考核等现场实验,对机构申请的2名授权签字人进行了现场考核。通过考核,评审组一致认为,我县农检站体系运行持续有效,基本符合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和农产品检测机构考核相关标准。我站顺利取得计量认证证书,这将标志着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合法化、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六)建立农产品质量网格化体系。建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平台,平台包括6大模块:监督巡查、生产档案、主体名录、承诺达标合格证、检验检测、乡镇监(协)管员工作职责。平台有专门的大数据汇总分析端,分为电脑端和手机APP端,实现全程管控“一张网”。建立了县、镇(乡)、村三级分级、分层、穿透式管理,使监管工作从粗方式管理向网格化监管转变,从单兵监管向协同监管进行转变,从传统监管向智能化监管转变,落实生产主体第一责任人和属地管理责任。平台除了包含食用农产品追溯合格证“二码合一”系统、监测系统和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的执法系统、两品一标管理、投入品管理和诚信评价管理,乡镇网格化管理等内容。在监管平台中自动统计与预警其生产与检测情况。通过各个模块监管工作大数据汇总、融合、全面分析、形成监管能力高度可视化、监管链条全程可追溯的数据分析服务,提前研判和达到预警分析的效果。根据当地监管主体的工作重点、调整分析架构,可以形成当地特色的大数据分析图。实现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在全县的全覆盖、无死角的管理。二、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我站累计各类抽样检验检测4180个,定量检测86个,围绕青椒、苹果、香瓜、食用菌等品种开展常态化药残监测,抽检率维持在1.7批次/千人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水平达到100%。进一步规范风险监测工作,建立随抽随检随报机制,切实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溯源性。健全不合格农产品风险预警和问题溯源查处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分析研判,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监管职责。鼓励和支持农户销售农产品时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展达标合格证短视频宣传、标语宣传等。今年我县合格证开具企业覆盖率80%,开具合格证4764张。三、存在问题。(一)专业检测人员的缺乏。我单位从成立到现在已派多位职工进行检测培训,单位职工已具备农残速测等相关知识和能力,但是随着我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室的建成,对职工的专业水平要求大幅提升,检测检验水平及技术达不到业务要求。(二)需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要保证检测费用,同时要增加监管工作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正常开展。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加大监测覆盖面。(二)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日常巡查监管,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督促企业完善进货、生产、销售记录等台帐,切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三)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指导,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坚决遏制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基层监督检测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并指导企业顺利开展自检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农药残留速测力度。针对风险隐患较高的农产品,同步推进禁用农药和常规农药速测。坚持“用什么药、检什么药”工作导向,加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力度,充分发挥“第一道关口”作用,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针对酶抑制法检测禁用农药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指导企业建立自检室,选用胶体金试纸卡,进一步提升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现精准检测。 (二)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聚焦苹果、香瓜、香菇等重点产业,通过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构建农产品特征品质指标体系,制修订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等级标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施操作规程“进企入户”。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开展特色品种,提升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按照“1个产品、1套方案”的原则,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主要依托,制定区域特色品种培优方案,争取每年培优或推广不少于1个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种。 (三)全面实施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组织开展达标农产品亮证行动,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开具,通过就近设置服务点、免费提供耗材等方式支持农户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健全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等制度。加大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组织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推动集团、学校食堂、食品生产者等采购农产品原料时收取查看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开具使用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下亮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