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安市灞桥区植保植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防治,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农业植物检疫与病虫监测、防治,农药监督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柳巷村 | |
法定代表人 | 陈显兵 | |
开办资金 | 145.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56万元 | 114.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基本情况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认真做好农情调查和技术服务一是做好粮菜果作物生产情况和苗情调查。先后完成农业“三情”调查信息220余期,为准确指导田间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二是制定发布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技术38期,对全区粮食和油料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三是组织5名技术员组成的农技专家服务队,生产关键时期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印制下发小麦玉米、设施蔬菜、果园田间生产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安全用种等宣传挂图、彩页和明白纸超过2万份。(二)、扎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一是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在4月20至30日小麦扬花期,针对多种重大病虫交织发生、集中危害的特点,以赤霉病、条锈病、蚜虫为重点,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在开展穗期“一喷三防”统防作业5600亩,通过作业使小麦病虫损失率小于3%。二是开展预防穗发芽霉变试验。5月25日至6月4日连阴雨天气造成成熟期小麦穗发芽霉变的情况。我站利用6月1日降雨间歇窗口期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预防穗发芽霉变试验统防作业400亩,试验效果明显。三是玉米中后期“一喷多促”工作。根据区农业农村局“抗灾保秋粮”工作要求,我站组织9月5日至8日在玉米集中种植区完成“一喷多促”4000亩,达到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的目的。四是抓好果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在白鹿原组织实施大樱桃、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和绿色防控工作,共组织冬春及采后清园、保花保果、褐腐病、灰霉病防治2000亩。(三)、统筹完成其他各项主要工作1、土壤第三次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协助配合相关活动的组织开展。7月27日,灞桥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在灞桥街办邵平店村正式启动。8月1日,我站协助配合市区主管和业务上级做好在我区召开的西安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培训会的会务组织工作。二是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完成。灞桥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023年任务是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我区要完成表层样点173个,剖面样点11个采样任务,覆盖了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4种类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站技术人员协助陕地建集团外业调查队做好外业调查与采样质量控制工作,共完成采样173个,目前通过三普工作平台已审核表层样173个,完成审核率100%。2、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完成农业环境例行监测。为配合我区对重金属污染地块的综合治理工作,对治理成效进行检测提供数据支撑,根据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安市2023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站组织于5月底前顺利完成5个市级耕地污染监测点位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土壤及农产品协同采样任务。二是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工作完满完成。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有关要求和省市区各级政府关于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安排部署。我站组织于5月开始,利用为期2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区20个样地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和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以来,区农科站在灞桥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立足工作职能,围绕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思路,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和职能任务。(一)试验示范推广效果显著1、设施蔬菜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取得实效。完成设施蔬菜技术培训4期,培训人数200余人;引进致绿0116号黄瓜、樱桃番茄华美1号以及适合秋延茬栽培的中农116号黄瓜,推广面积100亩;推广的生物源农药有0.3%苦参碱、1.8%阿维菌素,推广的生物菌肥有根茂微生物菌剂、老农民牌微生物菌肥,还有育苗穴盘基质等,推广面积均在100亩以上。2、新技术引进示范成效显著。一是推进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全年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2万亩,技术覆盖率达90%。二是冬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夏玉米“一喷多促”技术、夏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等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推广总面积超过1万亩。三是抓好樱桃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等植保技术,果树农药减量控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总面积2万亩。(二)西安时令水果评优大赛活动获得佳绩。我站先后组织选样参加西安时令水果评优大赛的桃、葡萄参赛样品选送活动,7月6日鲜桃评优大赛获金奖1项、优质奖1项;9月1日全市鲜食葡萄评优大赛,获铂金奖1项,银奖2项,优质奖5项。四、存在的问题1、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口上级业务部门太多,部分工作不能深入开展。2、农业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需要上级业务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以解决知识老化问题。五、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科技推广经费,有力的推动农技推广工作深入开展。2、加强全站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升,多组织参加省市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六、2024年工作计划灞桥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发展总体思路,立足单位职能,统筹协调、凝心聚力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1、抓好粮食、蔬菜、果业等农作物农业“三情”(苗情、墒情、虫情)监测调查不少于60次;制定发布各类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指导意见不少于20条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少于100人次。2、大力开展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技术推广。全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不少于8个、新技术不少于5项、植保新药械不少于6种。3、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一是重点做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应急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统防统治面积1万亩次,防效达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小于3%,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二是以农药减量控害和绿色防控为目标,开展樱桃、葡萄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实施绿色防控示范1000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超达到45%以上。三是以辖区高速路服务区为重点开展苹果蠹蛾防控消杀作业800亩,实现高风险区苹果蠹蛾疫情的有效阻截和防控。4、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一是全年完成20个土样采集、3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完成4个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及100个农户施肥调查任务;完成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3000亩。二是完成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0万亩次以上,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5、围绕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结合灞桥区种业发展实际,着力抓好以小麦、玉米为重点作物的种子市场备案监管,实现种子市场全覆盖管理,抓好玉米转基因种子检测,确保生产用种安全。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与品种跟踪评价工作。6、根据国家和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配合全省总承包单位陕西省地建集团完成2024年度灞桥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分析检测和成果汇总工作任务。7、实施完成2023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项目,全区推广加厚地膜和全降解地膜1万亩,促进地膜科学回收利用,同时完成地膜残留监测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