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3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灞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灾害预防、预警、应急工作;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安全管理、技术培训和作业点的管理工作;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统计、调查报告的上报工作;人工影响天气效益评估。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龙湾村北
法定代表人
张宏利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78万元
78.0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灞桥区委区政府和区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以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防灾减灾为工作重点,真抓实干,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开展如下:一、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1.把握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2023年我局根据市人影办指导,科学研判人工增雨(雪)作业时机,利用位于洪庆山三阳管区的地面碘化银燃烧炉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2023年共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6次,分别是3月16日、10月12日(3次)、11月3日(2次),消耗烟条67根,作业目标区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增雨量约0.03亿吨。2.加强设备巡检维护。我单位每月定期对地面碘化银燃烧炉进行巡检维护,及时补充碘化银烟条,同时开展了2次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检查,对作业软件、烟条库房、地面碘化银燃烧炉以及作业人员操作规范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2次检查均未发现安全隐患,保障了灞桥区人工增雨作业安全有序的开展。3.申请人影基础设施维修项目。灞桥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大气污染治理、抗旱保苗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确保我区人影指挥中心及人影点设施正常工作、安全运行,向市局申请维护经费7.31万元,用于解决人影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地面塌陷、深水井坍塌等问题,以及燃烧炉体表面污损、围栏破损、道路损坏的问题。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利用“3.23”、“5.12”、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日组织开展气象科普进田间、进校园、进街道活动8次,面向青少年开展气象科普活动6次,气象科普受众超过了5000人次,获得良好宣传效果,大力提升了全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3月21日,围绕“科技赋能灞桥实践助力建设最美城区”的活动主题,在洪庆街道航天四院社区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知识,吸引了社区居民、小朋友等人群参加。工作人员还向社区居民推广“灞桥天气防灾减灾”微信公众号,让居民能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天气资讯。3月22日上午,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我单位围绕主题“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讲解“什么是世界气象日”、“该如何应对灾害天气”、“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同时大力宣传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西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大家解读和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典型案例,让公众了解气象工作、了解气象科技,了解气象法律法规,提升公众气象科学和法律知识素养。5月23日上午,我单位在华阳城广场,参加科技活动周集体宣传活动。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以现场讲解,发放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灞桥气象等宣传材料的形式,向群众普及暴雨、雷电、强对流、大风等各类自然灾害及防范应对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筑牢防灾减灾的全民防线,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取得的社会效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效明显。2023年共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6次,消耗焰条67根,6次作业目标区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增雨量约0.03亿吨,折合效益300万元。10月12日,我单位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7:00、8:30、10:00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域内普降小雨,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对缓解旱情、农田墒情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人影作业设备较少,目前仅有位于洪庆山三阳管区的地面碘化银燃烧炉,导致人影作业影响范围较小。当前人员紧张,缺乏人影、大气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对业务工作特别是相控阵雷达、卫星遥感等方面应用有一定影响,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程度不高。五、整改措施积极与市人影办对接,增加人影作业点,加强人影作业的范围和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与区人社局对接,招聘大气科学、计算机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做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康养旅游、能源保供等领域气象保障服务,聚焦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开创气象现代化新局面。六、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灞桥工作。有效把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机,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森林防火中的作用,为建设生态灞桥提供更高质量的气象保障。2.加强人影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人影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人影事业可持续发展。在人影作业点安装新设备,进一步加强人影作业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