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08
单位名称 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畜牧兽医技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负责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畜牧生产技术和畜禽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咨询及良种推广,畜禽品种、饲草、饲料的检验、管理和推广等;负责法律法规授权的饲料、动物防疫、检疫执法,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及动物药品监督工作等。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北团结街203号
法定代表人 余利君
开办资金 434.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4.23万元 246.16万元
网上名称 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全面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稳生猪、增牛羊、强禽业,持续抓好了畜牧业稳产保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确保了畜牧业稳定发展。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牧业提能增效。1.突出生猪抓产能,全力推进稳产保供。2.优化家禽养殖模式,扩张蛋禽饲养集群。3.发挥资源优势,扩展牛羊产业。4.以品牌农业为引领,强链补短提质效。一是依托“五个农业”发展,在大力推广应用设施畜牧业、智慧畜牧业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养殖主体优产提能、进一步开发现有资源品牌,拓展品牌销售规模,从而带动蛋鸡养殖主体进入品牌链条,延伸了“养殖基地+蛋品包装+品牌营销”产业链条衔接,扩大了“蛋鸡养殖+蛋品清洗包装+进驻超市、粮油店”产销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禽蛋品牌产业链拓展。二是依托区内三个屠宰场,引导养殖、屠宰主体合作延链,搭建了生猪养殖场(户)、收购经纪人、屠宰场等产销无缝对接模式,进一步健全了“养殖场(户)+屠宰场+肉品销售店”全产业链条建设,有效解决了区内生猪“养殖+出栏”问题。5.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利用,优化环境促发展。6.强化技术推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狠抓疫病防控,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1.扎实做好畜禽免疫接种。全年强制免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104.34万羽(49.69万/54.65万)、猪O型口蹄疫5.76万头(3.06万/2.7万)、牛O型口蹄疫1.25万头(0.63万/0.62万)、奶牛O型-A型口蹄疫0.132万头(0.072万/0.06万)、羊O型口蹄疫0.96万只(0.49万/0.47万)、羊小反刍兽疫0.57万只(0.28万/0.29万),免疫密度均达到了应免动物的100%,动物免疫标识加挂率达100%,全面完成全年强制免疫任务。2.全力推进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对符合条件的5家畜禽养殖场均按照要求自行采购疫苗开展了口蹄疫和禽流感强制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3.扎实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全区共抽检猪、牛、羊、禽等血样855份(猪血清198份、牛血清163份、羊血清181份、鸡血清282份、犬血清31份),采集鸡泄殖腔和咽喉拭子120份、羊鼻腔拭子40份。全年共检测血清样品2246余份次。经实验室检测,全年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70%的标准。4.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送检猪血样70份、猪场环境样品150份、牛血样30份、羊血样30份、犬血样15份、禽泄殖腔咽喉拭子100份、羊鼻腔拭子30份;开展非洲猪瘟专项监测与流调采样,采集生猪血清和平行抗凝血样品各25份、环境拭子样品各5份、猪场口鼻拭子5份、屠宰场留存血样10份,送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从严防控非洲猪瘟。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监测排查,认真落实镇办属地管理责任,对生猪养殖、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全面排查,坚持排查周报告制度。6.持续抓好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一是做好狂犬病免疫。在抓好集中免疫的同时,积极开展“狂犬病防疫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汉中市养犬管理条例》,提高群众防控意识。二是有序推进牛羊布病净化。(三)强化畜牧产业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1.扎实开展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隐患”百日攻坚行动。2.增强检疫工作能力,提升检疫保障水平。全年开展生猪产地检疫827份共计34501头,牛、羊45份158头,禽类22份120300羽。加强生猪宰前和宰后同步检疫,开展生猪屠宰检疫84865头,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B)2776份。瘦肉精快速检测生猪尿样3269头份,检测结果为阴性;猪肉水分检测3432头份,未发现水分超标;检出不合格生猪204头(其中病死猪1头,修割不可食用部分折合203头),全部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3.强化涉牧行业监管,确保行业规范发展。一是严格监督屠宰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目标化管理,企业肉品品质检验、非洲猪瘟自检、“瘦肉精”和猪肉水分检测以及兽医卫生检验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加强饲料生产和兽药经营监管,严格按照兽药“GSP”的要求,指导全区11家兽药经营企业、5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企业通过了换证工作,兽药经营企业实现了兽药追溯平台上传率达100%;三是加强动物诊疗场所监管。四是加强从业主体备案管理。完成动物诊疗场所注册执业兽医备案38名,乡村兽医备案登记25名;五是加强畜禽运输车辆备案管理。4.强化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5.有序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工作。6.加快推进畜禽屠宰转型升级。(四)加强机关党建,夯实党建基础。1.加强思想建设和强化组织建设。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实现全区存栏生猪5.8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68万头)、出栏生猪12.18万头,同比预期目标增长0.5%(其中母猪存栏4.62%)、0.25%;全年出栏肉牛0.31万头、羊0.33万头、家禽46.86万只,同比预期目标分别增长3.3%、10%、4.13%;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33万吨、0.91万吨、0.57万吨,同比预期目标分别增长2.3%、2.84%、1.8%;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有力,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主要任务指标均超额完成。3.“规模场母猪精准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得了“陕西省科技厅成果登记证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生猪市场行情持续走低,大部分养殖场(户)处于深度亏损,加之汉台区一直来在畜牧产业发展上缺乏资金和项目扶持,使养殖场(户)压力持续加大,养殖企业扩产提能信心不足、积极性受挫。2、专项业务工作没有经费保障。春秋集中免疫业务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上级部门安排的布病净化及疫病监测等工作都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致使聘请村防员、采购试剂、监测采样等工作开展较难,已严重影响业务工作开展。(二)改进措施:1、建议上级部门在农业产业资金上向畜牧业倾斜和支持。2、根据《动物防疫法》,请求区级财政每年将动物防疫经费纳入区级预算。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总体思路: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稳定生猪、扩充家禽、牛羊增量、特色做优、链条延长、品牌做强”为主线,抓生产保供给、防风险保安全、补短板促转型,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生猪等畜禽及产品稳定供应,持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工作目标:2024年,全年出栏生猪12万头、出栏肉牛0.3万头、出栏羊0.3万头、出栏家禽45万只。肉、蛋、奶总产分别为1.29万吨、0.88万吨、0.56万吨。(三)工作重点:1.聚焦全产业链发展,确保畜禽产品有效供应。2.强化防控措施,有效防控动物疫病。3.强化行业管理,强力保障畜产品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