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档案馆(局)

礼泉县档案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9 09:02
单位名称 礼泉县档案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存查阅档案史料和图书资料。业务范围:1、接收、征集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及档案资料;整理、保管、鉴定、划控、开放馆藏的档案资料。2、负责档案资料的编纂、公布、出版发行。3、负责馆藏档案资料的缩微、复制、修复、档案科技管理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周波
开办资金 7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礼泉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1万元 75.07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档案馆(局).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做法1.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礼泉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属于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该项目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规模为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791.125平米,占地5.9亩,项目于2023年7月底完成了附属工程建设可投入使用。8月17日,礼泉县档案馆正式启动新馆搬迁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馆搬迁,确保如期完成搬迁任务。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县档案馆多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讨论档案馆新馆搬迁工作。组建新馆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档案出库组、押运组、入库组、后勤组、应急组。提前谋划,明确时间节点与职责要求,对搬迁难点进行研判,制定了周密的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详细安排档案下架与上架工作及注意事项,着眼细节,责任到人,落实落细,确保了整个搬迁过程高效安全,做到档案无遗漏、无破损、无泄密。9月25日新馆开馆,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服务。2、业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一是档案“归档月”业务指导。4月份,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及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对全县所有立档单位2022年度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95%的单位已经完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接收文书档案552盒,3073件。二是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不断优化。实行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建立了查询申请登记制度,半年来通过线上线下查阅,累计提供查询利用服务9618人次,调阅案卷15752盒卷。三是开展档案宣传工作。6月9日,是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运用档案资源,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县城中心广场、育才小学分别开展了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为主题的“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摆放专题展板23块,发放宣传资料和档案文化用品共6000余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答疑解惑50余人次,宣传活动不仅普及了档案知识,展示了我县的档案工作成就,也增进了群众对档案知识、档案文化、档案法律法规的了解。四是不断丰富档案资源。6月15日,礼泉县郭子仪文化研究会会长郭兴前向县档案馆捐赠郭氏家族作品集《中华郭氏名人大辞典》《中华郭氏》《虢郭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汾阳王郭子仪》等4套。此次捐赠,极大丰富了县档案馆图书资料的馆藏。五是档案编研。县档案馆馆藏清代及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礼泉历史、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档案资料,共计馆藏档案资料91103卷、件,其中国家重点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343卷,这部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对馆藏秋步月烈士档案进行整理,编印《革命烈士秋步月》一书,字数约10万字,正在编撰阶段,目前已完成初稿。六是档案信息化工作。今年筹措资金10万元,采用整体外包加工的形式,对教育局1949—1997年长期764卷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预计全文扫描15.28万页,正在加工阶段。3、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档案馆全员的消防意识,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自救能力,强化档案库房安全规范化管理,7月5日上午,档案馆邀请咸阳市宣安消防服务中心程辉教官为档案馆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让全体职工进一步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切实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档案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行档案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期对库房温湿度进行常规检查,适时通风换气,更换防虫防霉药剂。由专人负责,每天下班前对防火、防盗、防爆、用水用电、监控等安防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灭一切不安全隐患因素,坚决杜绝档案安全事故发生。取得的社会效益1、政治效益。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比如:为县委起草编纂《组织史》、《县志》工作,向组织部、县志办及有关部门,前后提供查阅6000多卷档案,使该编纂工作顺利完成。2、政策效益。在大量的馆(室)藏档案中,党的方针政策与各种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保存完整良好,为各种类型的社会公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例如:在退伍军人安置和待遇、干部职工晋升职务职称、婚姻档案完善等。经过查档,用原始资料证明了事实,解决了问题。3、公众效益。由于档案是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第一手材料的特点,所以在解决公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纠纷,继承遗产,评定职称,证明学历,恢复党籍,离休退休,留职下放,上山下乡等一系列工作活动中,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帮助。4、法律效益。众所周知,在法院审判过程中,档案是很重要的证据。对于合同、契约、协议书、公告以及规章制度等等涉及法律与监督等问题,通过查阅档案提供了有力证据。5、文化效益。档案从形成之日起,就是文明的标志,充当了忠实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角色,作为延续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有益于当代,而且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三、存在问题1、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单位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还不够熟练。大多数单位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文件放入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的单位人员更换频繁,导致档案得不到规范有效管理。档案室保管条件差,硬件设备配备不齐全。对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不到位,个别单位没有独立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十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了档案美观整洁及完整性。三、2024年工作计划1、档案编研。县档案馆馆藏清代及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能反映礼泉历史、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档案资料,共计馆藏档案资料91103卷、件,其中国家重点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343卷,这部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拟投资10万元对馆藏秋步月烈士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编研,编印题名《革命烈士秋步月》一书,字数约10万字,编印5000册。2、业务指导。4月份,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及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对全县所有立档单位2023年度档案资料进行,不定期对收集、整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3、优化服务。实行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建立查询申请登记制度,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群众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县档案馆开展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最多跑一次”。4、档案宣传。每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采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等方式进行档案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即展示我县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又让广大群众对档案知识、档案文化、档案法律法规得到更深层次的了解。5、档案安全管理。定期对库房温湿度进行常规检查,适时通风换气,更换防虫防霉药剂。设专人负责,每天下班前对防火、防盗、防爆、用水用电、监控等安防设施进行1次检查。坚决杜绝档案安全事故发生。6、档案执法检查。2024年下半年决定利用两个月时间联合县人大法工委和县政府法制办开展一次档案执法专项检查工作。7、档案信息化工作。2024年拟筹措资金15万元,采用整体外包加工的形式,对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进行全文扫描,做到查阅利用时在管理系统中直接调阅打印。8、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努力锻造一支忠诚于党、干事担当、作风扎实的档案干部队伍,切实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树立“大档案、大文化、大服务”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6月13日至2027年06月13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