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政务服务中心

礼泉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8:59
单位名称 礼泉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民、规范、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业务范围:承担各便民服务机构、进驻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协调重大项目的联合审批及政务服务的其它相关工作。
住所 礼泉县东二环果品交易市场1楼
法定代表人 王拥护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礼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8万元 52.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1.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强标准,提升大厅“硬环境”。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要求,今年,我们对大厅进行扩容提升及基础设施改造,改造后窗口增至40个,设“政务公开专区、便民服务专区、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企业开办专区、工改专区、自助服务专区”六个功能服务专区,实现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双提升,同时推动更多审批服务事项向大厅集中,为“一站式”服务提供更完善的平台。二是梳理编制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及办事指南。对43个部门1843项事项的申请条件、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地点、咨询电话等要素进行动态维护并实时公开,持续优化完善办事指南,规范审批服务,确保线上线下一套标准,提升办事指南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政务服体系。按照政务服务“三化”建设要求,全县12个镇(办)设立便民服务站,213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12个镇(办)、213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点政务内网已接入并投入使用,建立健全三级帮办代办服务机构,确保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办)。2.优化营商环境打开新局面。一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先后推出政务服务“不断档”、周末“不打烊”、“三早”服务、“四员服务”、帮办代办等政务服务,有效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点问题。二是深入开展主要领导“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主要领导现场办理资料审核、受理、审批、解答等工作;现场对收集的疑难问题台账进行分类处理,能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一时无法整改的实行销号制。今年以来,累计解决企业群众疑难事项11项。三是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建立礼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好差评”工作制度,按照制度规定,企业群众办完业务可以根据服务及业务办理进展的情况进行测评。在政务大厅安装“好差评”评价器,积极配合做好“双屏互动”评价系统对接,依申请六类政务服务事项办件评价数据已全面实时推送至省上并进行考核。截至目前,共收到“好差评”评价6015条,好评数6015条,服务满意度100%。四是深化“秦务员”等政务APP的推广与应用。逐步实现从“网上办”到“掌上办”。大力推行高频事项“跨区域通办”,与铜川市印台区、宝鸡凤翔、延安黄陵、杨凌示范区等地签订异地通办合作协议,开设“市域通办”窗口,逐步实现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县区办”“全市通办”“省内通办”。五是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由班子成员带队,全系统业务科室及政务服务中心深入产业园区、医院学校、商场商家、楼宇楼院、村庄村落开展惠企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审批上门、送证入户“五进入”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存在问题一是审批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员数量、技术力量、能力素养、服务保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项经费没有完全保障到位。二是县镇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推动政务融合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网上、掌上平台应用,全面更新规范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梳理核准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和办事指南要素“四级四同”,做好事项动态维护工作,实时向社会公布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做到线上线下办事一个标准、一套材料、一个系统、一个后台,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的衔接融合。笃定前行,实干为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距、服务结果零投诉”作为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干,开拓创新用心干,攻坚克难奋力干,全力打造“高效、便捷、依法、规范”的政务服务体系,为推进礼泉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