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汉台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本辖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案件查处 | |
住所 | 汉中市兴元路西侧前进路北侧(三里店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杨浩 | |
开办资金 | 10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8万元 | 10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二是重点针对辖区商混企业洒水降尘、覆盖、进出车辆冲洗等方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并常态化开展日常检查。三是对宗营镇六一二库周边企业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四是对区大气办交办的涉56家问题企业及市支队移送12家涉气问题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销号。五是配合省、市大气污染治理督导帮扶组完成汉台辖区工业企业帮扶检查工作及生态环境部异常高值区现场排查任务。六是开展节假日及冬防期涉气污染源现场巡查检查。七是梳理排查了辖区涉气企业减排清单。八是开展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二)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碧水”环境安全。一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农村乡镇污水处理以及重点涉水企业、行业开展了执法检查。二是全面扎实开展汉台入汉江(褒河)排口及沿线沟渠排查整治工作。三是印发了《汉台区汉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年底需要整治的7个排污口任务已全部完成。四是对石门水库饮用水源地、汉台区河东店镇黄花河水源地、汉台区武乡镇西沟水源地开展了专项隐患排查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三)扎实开展“净土”执法检查,巩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一是督促辖区内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自行监测方案制定报市局审查及土壤隐患排查,并编制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建立隐患排查台账。目前陕西秦峰液压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已编制并进行备案,已完成土壤及地下水监测。陕西秦峰液压有限责任公司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已编制备案,正在按时限要求完成土壤隐患问题整改。二是组织辖区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参加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三是持续做好有害垃圾监管工作。四是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四)加强危固废监管,着力提升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一是督促指导辖区危废经营单位、产生单位共154家填报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并完成审核及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工作。二是完成了省、市危固废规范化考核迎检工作,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迅速开展了专项督查,督促指导相关企业限期完成了整改。三是督促4家正常经营的危险处置单位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工作。四是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1起,立案处罚4起,查封扣押4起,移送公安3起,拘留1人。(五)开展核与辐射专项执法检查,保障放射环境安全。一是对《汉台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汉台分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向市局进行了报备。二是开展了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执法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环境安全隐患,督促汉中诚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枚闲置废弃放射源(Ⅳ类放射源)交由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进行安全收贮。三是对辐射环境管理系统中个别单位存在的缺失个人剂量不完整及培训考核不完整的问题,督促按时限要求进行整改落实,并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上传。(六)全面开展“利剑治污”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一是联合市公安局汉台分局、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汉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汉台区“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方案》。二是牵头筹备召开了区“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推进会”和“区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建立了联席工作机制,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三是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对辖区3家设置实验室的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和2家污染源在线设施运维单位开展全面检查。四是组织汉台区第三方在线运维服务机构业务骨干开展交叉检查。五是在对排污许可持证企业进行日常执法检查时,着重对其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企业环评质量、监测报告质量、监测计划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要求。(七)强化证后执法监管,健全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辖区内已申领排污许可证重点管理企业和简化管理企业,通过现场检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调阅《排污许可证》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全覆盖执法检查。(八)扎实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检查,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一是重点对2020年以来市、区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梳理核查,对梳理出的110个项目进行现场核查。二是配合市局委托的三方公司开展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效果评估工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抽查评估工作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质量审核工作,对反馈的问题一一进行督促整改,确保问题按期整改到位。(九)深入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开展了秦岭区域生态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二是对秦岭办工作督办单〔2023〕1号、反馈2023年第2期秦岭区域卫片汉台区图斑23_02_610702_005号及2023年秦岭区域卫片发现4个疑似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并报送调查处理情况及整改印证资料。三是联合6部门印发了《2023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十)排查环境风险隐患,确保辖区环境安全。一是对辖区重点污染源、涉重金属、水源地、危化品仓储、使用、生产企业、石油仓储企业及加油站等持续强化风险源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了汉台区环境风险清单及风险隐患排查台账。二是对108国道、316国道汉台辖区内危化品运输通道进行专项检查。三是对《汉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汉台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并印发,同时督促辖区62家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备案工作。四是分别联合市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联合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开展了联合防汛应急演练。截至目前,辖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生态破坏事件。(十一)增强服务意识,全面做好环境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规范生态环境执法、信访调查处理工作程序,有序推进环保投诉件办理。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信访问题详细分类登记,并明确具体的办理要求、时限和承办人,加强现场核查和跟踪督办,及时进行满意度回访和整改验收销号。(十二)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环境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制定印发了《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二是制定印发了《2023年汉台区生态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计划》通知,按照计划表中工作内容、方式和时间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三是会同分局法宣科不定期召开案卷自查评审活动。四是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对纳入正面清单34家企业实施动态管理。五是将已申领排污许可证重点和简化管理类企业全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进行监管。六是加大新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执行力度,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一是生态环境安全稳定。通过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危固废、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全面抓好以秦岭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打击。2023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947余人次,检查企业1042余家(次),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72起,实施立案处罚17起,处罚金额106.955万元,查封扣押4起,移送公安3起,拘留1人。三是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共受理信访件372件,同比下降19%,其中涉水9件,涉气45件,噪声306件,固废7件,其他污染5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以上,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汉台环境执法监管点多、面广、量大,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类型的特点,各类环境问题“防不可防”,执法人员常年处于“灭火式”被动状态,工作主动谋划出击、提前预判部署还不够精准到位。(2)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检查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及调查处理能力仍有差距,案件办理质量和移动执法数量还需进一步提高。(3)辖区涉危化品、危废企业较多,重点污染源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等环境安全隐患防范面广、难度大,受人员、能力、时间等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排查整治不全面,仍有个别死角等情况。(4)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冲击,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困难,加之随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和自由裁量权的出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越来越严,导致执法办案的难度越来越大。2、改进措施:以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新《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为抓手,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严肃查处各类突出环境违法问题,提高和增强执法效能,持续提升汉台生态环境监察整体战斗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努力提升全员创先争优积极性。2、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着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3、统筹开展各类生态环保专项执法工作,确保执法监管到位。4、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管,确保辖区生态环境安全。5、切实做好信访投诉处理工作,保障群众合理环境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环境问题,防范化解生态环保领域矛盾,避免发生环境纠纷和环境污染。6、大力宣传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正面舆论导向和群众广泛支持认可的良好社会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