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汉中市汉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汉中市汉台区人力资源市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负责全区创业园区的指导管理;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负责小额贷款担保工作;负责汉台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管理全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风景路劳动保障大厦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丹 | |
开办资金 | 29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86万元 | 1.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四项:法定代表人由殷勇变更为李丹;开办资金由211万元变更为295.8万元;单位名称由汉中市汉台区劳动就业服务局(汉台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变更为汉中市汉台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汉中市汉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汉中市汉台区人力资源市场);同时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健全市场促就业平台体系:发挥零工市场就业“蓄水池”作用,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同时,主动开展重点企业缺工情况摸排,为企业提供招工引才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建立区级零工市场2个;认真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摸排走访辖区内300余家企业,缺工企业50家,缺工岗位300余个,通过微信公众号、LED电子屏发布用工信息,落实就业专员联系服务措施,提供企业用工服务保障。2、搭建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大力推广“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用活用好“秦云就业”小程序、“汉台创业就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就业服务平台,灵活举办线下招聘活动,建好求职者信息库和企业招工库,不断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搭建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在“汉台创业就业”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常态化发布企业招聘信息44期272条信息,累计粉丝量2782人,提供岗位9000余个,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53场次,169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7857个,初步达成用工意向5337人次。3、构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体系: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落实高校毕业生“1131”精准服务、免费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提升就业能力,不断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13498个。开展高校毕业生“1131”精准帮扶2713次,实现高校毕业生在汉台就业1654人。征集就业见习岗位792个,落实就业见习221人,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3411份;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7631人,实现脱贫人口就业19505人;对零就业家庭建立“一户一档”,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认定5批次4087人为就业困难人员,并及时纳入就业援助管理体系;对“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14613名失业人员进行全面梳理,为13815名登记失业人员进行了电话跟踪服务,及时落实了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就业扶持相关政策。4、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功能:强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鼓励支持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园区)建设,不断拓展创业服务载体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孵化基地(返乡园区)17个,今年为运营主体发放创业孵化项目补助15家212万元,孵化创业实体1000余户,吸纳就业4000余人;建成乡村创业综合体4个;新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共聘任专家团成员31人;举办“汉台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2个赛道20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24人62万元。转变工作思路,积极调研创业培训需求,调整培训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多途径增加学员粘性提升培训效果。今年举办创业培训班4期12个班次,培训31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9人,农村转移就业人员31人,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188人,退役军人1人)。5、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就业拓岗工程:发挥社区工厂、帮扶基地吸纳就业作用,常态化组织招聘活动,发挥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和零工市场作用,就近就地开展招聘活动,打响打亮“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服务品牌。截至目前,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3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67万余份,提供就业创业和培训政策咨询1.2万人次;新建区级劳务品牌3个;全区6家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60人就业,9家就业帮扶基地吸纳脱贫劳动力122人就业;审核发放2022年度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3批5731人258.27万元、审核发放2023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批5857人268.15万元;审核发放2022年度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求职补贴3批4838人241.9万元、审核发放2023年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求职补贴2批2401人120.05万元;审核2022年度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3081人995.28万元(其中区内2061人、区外1020人),现已发放2批2775人851.4万元;审核发放脱贫劳动力创业培训交通和生活补贴59人2.9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3年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01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1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56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112.52%、153.24%、118.37%;新建创业贷款信用村3个,为183户创业实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21.8万元,完成年度任务246.91%,扶持带动就业3395人;新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乡村创业综合体1个;开展创业培训4期12个班312人,占年度任务15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631人,完成年度任务100.30%;完成大学生在汉台就业1654人,已参加见习221人,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38%、110.5%。2、我中心先后被市劳动就业服务局授予“2022年度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示范单位”,被市人才交流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市吸纳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被区人社局授予“2022年度优质服务窗口”。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4050”人员和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再就业难度大。随着再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和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将不断增加,这部分人因年龄偏大,技能缺乏,难以实现再就业。改进措施: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充分结合企业的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重点对缺工现象严重的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按照市、区工作要求,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支持现有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健康发展,壮大升级。结合实际,在国家政策框架及我区权限内最大程度为企业纾困解难,增强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吸纳更多脱贫劳动力和重点监测对象就业务工能力。2、组织规划全年线上线下招聘会。结合缺工企业信息库分类筛选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精确推送就业信息,坚持做好线下常态化招聘活动,利用“秦云就业”、联合“汉中英才网”等线上平台,提供“不断线,不打烊”就业招聘服务。3、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持续对登记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做好动态跟踪服务,宣传贯彻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引导人才来汉入企就业,结合信息推送、人岗适配、上岗服务,动员引导其到本地企业就业,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定期梳理维护“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内的失业登记人员状态,做好回访工作,对已就业、创业和达到退休年龄等情况的登记人员及时注销。4、全面提升创业服务效能。简化发放创业贷款流程,降低门槛,努力提供优质便捷的融资服务,推行创业担保贷款线上“一网通办”业务服务,提高经办质量;大力支持创业载体良性发展,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积极发挥创业指导专家团的作用,为辖区内创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创业指导服务;加大创业培训项目创新发展力度,紧跟创业服务和培训发展新理念,探索培训开发新思路,遵循市场需求,组织和开办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专项创业培训班。5、坚持守正创新,煅造过硬作风。以“主题教育”和“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内容方式,打造品牌特色,增强党建活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员党性实践锻炼,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担当精神,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清廉、勤政、担当、有为,为汉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