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劳动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依法开展劳动监察,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业务范围: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受理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 |
住所 | 礼泉县规划九路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二楼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二强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礼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6万元 | 7.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礼泉县劳动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各项工作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县大队积极开展劳动监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书面审查、案件专查等各项执法活动,宣传了劳动法律法规,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问题整改,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积极开展违法线索核处。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平台接收欠薪线索576件,其中,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296件,12345便民服务热线186件,窗口投诉87件,其他网上线索7件。共协调支付农民工工资165.43万元,涉及劳动者138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全面督促在建工程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通过预警平台实现了农民工工资网上监控,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全县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负面舆情、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农民工群体保持总体稳定。二、主要做法(一)夯实政治业务学习提素质。始终把政治和业务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全体监察员反复学习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并通过案件的分析和评议,准确把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每位监察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精通本职业务,为顺利开展监察工作、切实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促和谐。一是开门宣传。夯实劳动监察窗口投诉举报工作,确定专人负责接访工作日,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接访活动,在接访活动中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部门联系沟通,针对接访、交办的信访件和网络信访舆情,迅速与信访人取得联系并进行有效对接,及时主动向信访人回应,合理化解和思想情绪疏导并重,做好相关政策解释和情况说明工作,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是上门宣传。先后深入陕西省环保产业园和县工业园开展了宣传座谈会。现场宣传了劳动关系、劳动维权等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等惠企政策,现场与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座谈,解答企业有关劳动用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工伤与失业保险、特殊工时、最低工资标准、休息休假、劳动仲裁、养老保险等方面问题。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面对面交谈,了解企业工资发放、劳动保护等情况,指导企业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活动中,共发放《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农民工劳动保障手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宣传手册320余本,发放养老保险、劳动争议仲裁等宣传彩页各200余份。三是进项目宣传。深入建设项目宣传,结合建设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日常巡查工作,重点宣传落实《陕西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陕西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实施办法》,确保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四是案件回访宣传。及时组织人员对今年以来通过欠薪平台反映的问题进行自我排查和回访,对前期已经受理、调处的信访隐患矛盾纠纷,通过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和电话沟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回访,针对矛盾纠纷调处方式、纠纷当事人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回访,掌握当事人思想动态,进一步宣传政策法规,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巩固化解成果和调解实效。五是下乡宣传。组织开展送政策法规下乡活动,深入务工人员较多的镇、社区,在赶集日、庙会等群众集会活动时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宣传彩页等政策宣传资料,将政策和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把宣传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延伸宣传触角,推动宣传成效在基层落实落细。(三)全面开展执法活动促维权。一是积极推进日常巡查。对工业企业、房建企业和建设施工企业进行了日常巡查,深入了解各用人单位的遵守劳动法情况,并通过和用工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劳动者座谈、调查询问等方式,认真讲解关于国家当前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方面法律法规,对有可能造就劳务纠纷的事态时时敲响警钟,及时责令纠正,有效抵制了各类违反劳动法规的事件发生。二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对辖区内2余家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是10余家各用人单位进行抽查,未发现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审查信息义务、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哄抬或操纵人力资源市场价格、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非法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等违法行为。三是扎实有效开展书面审查和等级评价工作。按照《陕西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等规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2022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经过书面审查,结合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案件专查等情况,通过陕西劳动保障智慧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359户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保障守法等级评价,其中评出A级用人单位7户、占评价企业1.9%,B级用人单位352户、占评价企业98.1%。四是认真做好案件查处工作。积极落实劳动监察执法“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责任制”,多渠道受理欠薪线索案件,做到有诉必接、接诉必处、处诉必果。截至11月底,全县欠薪线索办结率为99.7%,位居全市第2位,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多措并举夯实机制促治欠。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督办交办等方式,积极发挥了综合协调作用。通过印发通知件,及时传达有关工作精神、制度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先后印发转发了欠薪隐患排查、根治欠薪夏季攻坚行动、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考核备考、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问题整改等各类文件24份,及时组织各成员单位落实工作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县6家商业银行召开专题会议,重点对省治欠办印发的有关农民工工资专户和保证金制度的文件进行了集中学习,特别是对有关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管理。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组织对各在建建设项目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通过进企业、进项目、查资料、问职工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情况,对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进行约谈,督促快速整改,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三是及时督办欠薪案件。共向6个部门和镇办交办督办案件8件,督促及时化解了部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三、下一步工作谋划(一)进一步加强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狠抓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队伍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打造一支依法办案、虚心学习,不计得失,廉洁奉公,和谐交心、富有创新精神且有生机和活力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二)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三)扎实开展日常和专项执法监察。充分发挥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平台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平台的作用,继续以规范劳动务市场秩序为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务工人员及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监察工作,引导用人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法律意识。指导企业与职工依法完善劳动用工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更,履行解除、终止等行为。(四)进一步夯实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名册,督促企业及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同时抓好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工作体系建设,为企业及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提供便捷服务。通过劳动用工备案,全面掌握各类企业用工情况,准确掌握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和用工人数,以及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实现对企业劳动用工情况的动态管理。(五)全力抓好根治欠薪工作。进一步完善根治欠薪工作长效机制,把农民工维权工作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到监管部门时时讲,施工企业天天抓。进一步发挥执法协作治欠作用。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院的工作衔接机制,有效推动人社领域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现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