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教育基础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眉县首善街道美阳街15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鹏斌 | |
开办资金 | 24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07.78万元 | 2772.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眉县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同向发力高考成绩攀新高2023年眉县中学高考成绩再创佳绩。600分以上5人,文化课一本上线412人,比率58.1%;文化课二本上线709人,比率100%。艺术类一本双过线12人;体育双过线4人。招飞3人,其中空军飞行员2人,民航飞行员1人。学校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医学院等12所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学校通过陕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示范学校(篮球)验收和陕西省数字校园评估市级复检,入选陕西省拟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名单。宝鸡市青运会篮球比赛中男子篮球队荣获第四名;在2023年宝鸡市中小学排球比赛中男子排球队获得第一名。在宝鸡市2023年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获男子团体第七名及优秀组织奖。学校合唱团在宝鸡市“第八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并作为宝鸡市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陕西省大中小学音乐会。在“WER2022WORLDCHAMPIONSHIP”2022赛季世界锦标赛中,学校学生赵勇康、郭思琪分获二等奖、三等奖。(二)立德树人启智润心促成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新德育+大思政”育人品牌。以“2+8”系列德育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心育和劳育相结合,立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开展爱国、感恩主题教育、“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道德大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基地研学、学生自主管理、模拟法庭、心理健康讲座、职业体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活动,推动德育精品示范工程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扎实开展思政课大练兵,6个学科18名教师参加了优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全体校务会成员参加了听课、评课。在思政课“大练兵”县级决赛中,张璐获得三等奖。学校被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授予“眉县首批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在眉县教研中发表6篇相关文章。(三)深耕课堂守正融新显特色以打造“四为好课堂”为核心,立足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发展,守正融新,扎实践行“四为、四化、四问”教学理念和“136”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常态化开展落实教学理念、“三新”课堂教学改革、错时教研活动,坚持常态化巡课、听课、研课、评课制度,优化课堂提效能,实干笃行促发展;与西安高新一中共建“云校”课堂,实现名校优质资源共享;开展“136”教学模式示范课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展评活动,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提升。今年以来,先后有13名教师在宝鸡市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承担课堂教学示范,在县级“天梯工程”课堂教学大赛中,关婷、李婧等12名教师获得奖项。在县教体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和作业设计大赛中17名教师获奖。(四)锤炼提升教师培养有成效始终坚持以“四有”教师队伍培养为引领,以省、市、县、校“金字塔式”的骨干体系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带头作用,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培训、“青蓝工程”结对、开展“达标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公开课系列活动、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沙龙,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眉县名师”评选、成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提升,为提高铸魂育人实效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今年以来,教科研课题省级结题1个,市级结题3个,县级结题13个。李广莉在省级“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王文娟、寇迎丽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孙阿宁荣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张高辉、李婷等十名教师被评为眉县“教育质量先进个人”。学校被授予眉县首批教师发展示范校。(五)聚焦素养课程体系添活力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新高考和课堂改革,以学科为中心,依托三个课堂,构建“五育联动”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建设。深耕第一课堂,丰富拓展以校本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的第二课堂,不断开发张载祠、李达故居、扶眉烈士纪念馆、眉县劳动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作为第三课堂。做到音美教育有时间、劳动实践有空间、艺体活动有展示、选修课程有成果,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六)家校携手同心共育聚合力学校、家长之间的双向奔赴才是教育最美的模样。以教育教学开放周为契机,站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宏观视角,全年召开家委会2次,举办家长课程线上线下全员培训8期,分年级分层面组织召开13次家长会,家长进教室、进课堂达到500。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助力困难学生实现梦想,学校共有566名学生享受2023年秋季普通高中国家级资助,共发放资助金534500元。(七)未雨绸缪安全防范不松懈全面夯实师德师风,强化“一岗双责”和全员责任,高度关注敏感时期、特殊节点、重点群体,积极做好引导化解工作,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德育课、年级晨会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疫情防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拥挤踩踏等安全专题培训;坚持安全大视导制度,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师风、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卫生防疫等内部检查,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周排查,对校舍、餐厅、商店、宿舍、消防设施、电力设施、体育设施、饮用水等方面进行隐患研判和整改。全年实现了师生安全“零事故”。(八)提升内涵育人环境再升级学校立足于师生发展需求,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环境,助推学校发展行稳致远。对教师办公楼、学生公寓、停车场、浴室进行了改造提升,更新了办公楼内文化建设,所有教室护眼灯,对三楼球馆、学校操场进行维修,保证学生的运动场地安全;教学楼内配备净水器设备,保证师生的饮水安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以打造智慧校园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安装建成省级标准化信息技术考试机考教室2个,常态化录播教室1个。持续推动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赛课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名师数量不足、不强,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名师工作室创新不够。与学校创建西部名校的目标而言,名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2、学生公寓建造较早,教室、教师住宿条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寓的设施及显得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四、2024年工作计划我们将继续落实“育一片林 成万种材”的办学理念,聚焦教学理念和德育理念实践创新,推动学校“提质增效,创优升级”新发展,努力开创我校教育事业新气象。(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狠抓高考质量。以“四为”为策略,以新高考为导向,吃透新高考的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务实的措施,确保我校高考质量提升(二)是围绕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校本课程研发水平,推进特色课程、精品课程、经典课程建设。(三)强化校本研修,建设卓越师资队伍。营造优良的教师成长环境,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建立汇聚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教师发展规划,形成特征鲜明、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体系。(四)精细化管理更加多样和务实。学校全面树立“精准、细致”的管理理念,做到目标、问题、策略、结果“精准”,方法、过程、态度、考核“细致”,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五)信息化应用要再上台阶。以打造智慧校园为目标,学校丰富教学资源库,建设资源智能评价体系,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六)健全治理机制,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积极探索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优化治理结构,推进处室改革,优化科学管理,依托智慧校园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数据库,让管理指向评价,让评价促进管理。(七)巩固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成果,积极申创国家级文明校园。学校对照省级文明校园标准,细化目标任务,创新方式,补齐补足短板,以学生日常规范管理和文明行提升为抓手,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将持续努力,让“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学校文化体系特色更鲜明,支撑体系更丰富。按照“以欣赏的眼光观察人,以公正的制度规范人,以优美的环境服务人”的管理方略,在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后勤服务管理方面再优化,努力做到使全体教职工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愿意干事,能干成事,让我校成为在市域乃至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