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礼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9 08:42
单位名称 礼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地情网提供地情咨询服务业务范围:开展地情研究、收集、挖掘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及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实施《礼泉县志》编纂、整理校点旧志等
住所 礼泉县政府大院
法定代表人 张转莹
开办资金 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礼泉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万元 6.1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礼泉县方志办紧紧围绕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秉承“记录礼泉发展,讲述礼泉故事,弘扬礼泉文化,凝聚礼泉力量,彰显礼泉精神”的思路目标,高质量推动礼泉志鉴事业发展。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是《礼泉年鉴》2023卷编纂出版2023年1月4日以县委办、政府办名义下发了《<礼泉年鉴>(2023卷)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7月中旬完成了初稿编纂,提交西安出版社审校。10月中旬西安出版社审校定稿。11月22日,年鉴印刷出版。《礼泉年鉴(2023卷)》全书分为综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镇街、人物荣誉附录八大篇,采用分类编辑法,主体内容分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进行记述。全书共约50万字,共设27个类目,145个分目,876个条目。另有卷首专题图片77张,随文图片73张,表格8个。为了更凸显礼泉特色,提升年鉴质量,年鉴编纂改革创新,首次采用大篇目结构;卷首彩页加入“年度要闻”;加入随文图片等等。年鉴出版发行走在全市前列。二是旧志整理工作2023年,我办启动明嘉靖《醴泉县志》稽注工作。明嘉靖《醴泉县志》为礼泉县第一部县志,由明嘉靖醴泉县儒学训导夹璋编辑,于嘉靖十四年(1535)编纂完成。现原版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次整理依据寻访到的明嘉靖十四年《醴泉县志》影印资料进行整理,内容主要包括校注版和影印版。前半部分是校注版,对旧志进行校点、注释、勘误等;后半部分是影印版,方便前后对照,阅读研究。原志为纲目体,直排本。本次校点,改为横排,对原书卷、目次序及记述顺序未做变动,但根据横排方式及内容需要,对原书版式做了必要调整,并根据内容层次加以分段。原书所用繁体字改为规范简化字。目前初稿已送礼泉多位文史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力争年底定稿。三是《礼泉简史》编纂启动2023年,我办开始启动《礼泉简史》编纂工作,目前,篇目大纲已制定,正在积极组织人员搜集资料。四是《咸阳年鉴》2023卷礼泉部分资料报送工作2023年,我办在征集《礼泉年鉴》资料的同时,认真收集、提炼《咸阳年鉴》2023卷礼泉部分的入编资料。于6月底按要求完成承编内容,共计5万字。同时上报礼泉特色工作资料,报送了七个特色条目,分别为:礼泉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礼泉甘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礼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在家乡礼泉召开;央视《农家院里过大年——走进陕西袁家村》;礼泉县“‘礼’遇科技·‘泉’新发展献礼二十大建功新时代”项目路演活动举办;礼泉县袁家村乡村振兴模式成功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报送图片资料20余张,涉及礼泉科技、电商、特色农业等领域,多角度宣传礼泉。五是指导村镇志编修工作2023年,动员指导1个乡镇、5个村启动村镇志编修工作。分别为:烟霞镇、袁家村、王尚村、刀陈村、崖底高村。其中《刀陈村志》《王尚村志》初稿已经编纂完成,正在组织人员进行复审。六是地情信息报送工作2023年,我办高度重视地情信息挖掘工作。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办共上报省市地情信息、志鉴编研文章等信息31篇,其中《陕西地方志》专刊采用1篇,首次实现省级方志信息刊登。二、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一是完成《礼泉年鉴》2024卷的编纂出版工作。抓早动快,力争于2024年7月底完成年鉴资料编辑,10月底完成年鉴出版发行工作。二是完成明嘉靖《醴泉县志》旧志整理工作。力争2024年5月底印刷成书。三是完成《咸阳年鉴》2024卷礼泉部分的编写任务。力争2024年4月初完成资料编辑上报工作。四是《礼泉简史》编纂工作。加快进度,力争2024年4月初完成资料收集,年底完成初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