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扶风县> 扶风县天度镇南阳初级中学

扶风县天度镇南阳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29 08:35
单位名称 扶风县天度镇南阳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扶风县天度镇南阳街道
法定代表人 刘建平
开办资金 4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5.51万元 401.62万元
网上名称 扶风县天度镇南阳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管理,健全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章办事,提高执行力。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修订、完善,使之更具有实效性;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领导能力,提高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通过校本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师德建设,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校风(二)着力落实了“双减”政策。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渠道宣传“双减”政策的内容及意义,争取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狠抓教学常规,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三)完善了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化。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度管理制度新,切实按照新课程标准计划教学,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活动及作息时间,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四)切实落实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主题教育为核心,以品格教育为抓手,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努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五)建立以德育为首的“三线”德育工作机制。即建立以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建立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六)全面重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不折不扣的坚持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切实做好了学校的各项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通过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专题教育讲座、班团队活动、座谈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反复纠正,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利用班队课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七)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风影响人。利用校园板报、路牌标识等宣传角落及开通广播站、撰写手抄报等途径,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各种活动,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突出立德树人宗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收获。同时,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坚持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赢得社会、家庭的好评。始终如一,强化毕业班学生的学科教学及思想教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师生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时常举办社会公益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整体年龄结构不均衡,年老教师过多,群体缺乏活力。2.教师的专业学科结构也不均衡。3.由于知识老化,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待于提高。(二)改进措施:1.争取青年教师调入我校。2.加强学习进修及日常教研,更新教学理念。3.利用一切时机,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强化德育工作,加强领导。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章立制,形成可有效评价的的考核制度。(二)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拓宽德育途径。建立以德育为首的“三线”德育工作机制。(三)狠抓教育教学精致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建良好的教风学风,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四)强化教研,以教研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五)坚持校园安全第一,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校先后获得县级职教招生先进单位、县级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女子组第二名、镇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多次组织团员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