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指导与辅导培训,参与举办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 |
住所 | 勉县三国尊城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弦 | |
开办资金 | 2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文化和旅游局(勉县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5.99万元 | 695.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公共文化云数字建设工作开展了2023年数字化建设项目,与制作方华邦星锐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接完成了2023年陕西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提质增效项目》的项目设计,通过了各级资料审核,完成了既定程序,目前已全面完成该项工作。(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1、利用馆内公众号开展线上活动76期,服务群众约12750人次,其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民艺术普43期,浏览人数5360余人次;“三国古韵贺新年”视频展播8期,浏览人数1530余人次;书画网络展7期,浏览人数3130余人次;非遗保护线上展览、展播视频8期,浏览人数1400余人次。文化阵地分享10期,浏览人数1480余人次。2、开展群众文化线下活动共计62场,服务群众约8.3万人次,其中文艺演出26场,书画展览11场,讲座4场。开展“特殊群体”文化活动,包含走进武警中队、消防大队,针对青少年、特殊学校儿童、留守儿童开展的参观、演出、培训等活动。开展了“文化暖心·义写春联”送福活动、欢送新兵文艺演出活动、走进武警中队开展文化交流座谈活动、“包连心粽·话鱼水情”——勉县文化馆进军营端午节文化联谊活动、暑期青少年公益培训、相约实践之旅·探秘指间非遗——汉台区星海艺术学校师生参观我馆非遗展厅、勉县庆“六一”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走进勉县定军山中心小学“庆六一”活动、元墩镇水碓村留守儿童到我馆开展非遗研学活动等。(三)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堂文艺辅导开展情况1、2023年,勉县文化馆开展线下“群艺课堂”公益培训16个项目34期课程680课时。课程内容包括国画、科幻绘画、油画、素描、书法、声乐、葫芦丝、中国舞、爵士舞、民族舞、健身操、朗诵、趣味口才、形体模特、旗袍、彩妆16个项目34个班级,惠及人群达17000余人次,更加有效的提升了县域全民艺术普及。2、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公益培训——全民艺术普及24期,其中走进勉阳中学朗诵培训10期,走进马营社区演讲培训5期,非遗进校园培训6期(翠园幼儿园、小孔明幼儿园、前景幼儿园、沔阳楼萌娃学非遗、星海艺校、水碓留守儿童泥塑培训);走进老年大学广场舞教学活动1期;庆祝第113个“三八”妇女节剪纸培训1期;“大地欢歌”勉阳街道基层广场舞培训1期。(四)其他文化活动2023年,我馆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筹备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如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云顶茶乡·漆彩山村”茶文化旅游节活动、“书画展清廉·书香扬正气”清廉学校建设书画作品展活动、2023三国主题旅游大会暨诸葛亮文化论坛启动仪式、沔阳楼开放暨三国历史文化研学实践启动仪式、文化馆宣传周活动、参与春季、秋季勉县欢送新兵入伍慰问演出活动,配合教体系统开展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提升活动,邀请各类学校走进文化馆增进文教合作,开展各类青少年文化活动,配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各类拥军活动,同时在各大节庆期间组织开展及辅导各单位开展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五)非遗保护工作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和名录体系建设等工作。现有5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县级项目41项。为切实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增进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唤醒自觉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发展,勉县文化馆与勉县非遗保护中心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非遗项目的展示与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持续推进传统技艺走进校园、走进景区,全年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达50余次,累计上传新闻稿件50余篇。其中先后走进勉县翠园路幼儿园、前景幼儿园、勉县特殊学校、勉县三中等8所学校,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余次;利用我县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景区,走进诸葛古镇、武侯墓景区、南郑陈村开展展示展销活动10余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非遗资讯共享、宣传活动累计20余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文书上报工作约6篇,不断加强我县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配合县政协开展省级非遗传承人调研2次,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和非遗资源普查、调研9次;利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非遗文化浸童心”项目参加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擂台赛”获优秀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我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被授予“军民共建示范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各类文化艺术比赛活动中取得佳绩,组织馆内业务干部拍摄“走进文化馆”视频短片获汉中市“走进文化馆”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组织馆内业务干部参加汉中市首届音乐舞蹈大赛获优秀组织奖,组织舞蹈团队参加汉中市“永远跟党走·舞动新征程”汉中歌曲广场舞大赛获三等奖。我馆副馆长、业务干部张娜娜获“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全省群文系统主题国画摄影作品展二等奖,获汉中市“永远跟党走·舞动新征程”汉中歌曲广场舞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奖,获汉中市“走进文化馆”短视频大赛优秀奖。业务干部邓韬方获第五届丝路朗诵大赛全国优秀指导老师奖同时获汉中市朗诵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和勉县朗诵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公益培训班辅导学员获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人、省赛一等奖2人,市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优秀奖4人,县赛5人获奖。参加第五届丝路朗诵大赛获陕西省成人组二等奖、汉中市成人组一等奖、勉县成人组一等奖,参加汉中市首届音乐舞蹈大赛获音乐类三等奖。业务干部赵笛彤获陕南民歌“十大歌手”荣誉称号,获汉中市首届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业务干部王小兵获“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全省群文系统主题国画摄影作品展优秀奖;业务干部杨海亮获汉中市首届音乐舞蹈大赛最佳台风奖;业务干部贾红佳获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擂台赛”优秀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保障资金运转困难,馆业务干部既要轮流在门口值班充当门卫,又要按时完成公益辅导课堂的授课任务,工作强度增大,零散化,不利于教学辅导等业务整体推进。二是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与目前文化馆配备的硬件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在受建筑面积及空间分割的影响,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各教室面积不够,间数不够,各种培训只能错时使用,影响效果。群众文艺辅导资料或馆办刊物,受限于经费的缺乏,无法全面推进。三是我馆数字化建设仍然受限,网络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录音室缺乏专业人才。2、改进措施一是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全县聘用各类优秀艺术人才来馆授课,提升公益培训质量。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汇报情况,尽快解决文化馆的硬件配备需要和各类群众文艺辅导资料经费。借助公共文化共享平台发布我们的文化服务项目,提供群众文艺辅导资料。三是落实专人负责自建互联网开展文化公共服务,加强数字平台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创办文化馆自己的网络平台,发布我馆文化辅导信息和活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在职人员受培时间,积极鼓励在职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接受更多服务培训,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在各自岗位多创成绩;鼓励从业人员晋级晋职,调整和充实文化辅导队伍结构比例。为业务人员创造创作条件,对在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向宣传部申报我县文化类奖补。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业务技能比赛和展出展演,为获优异成绩的干部职工建档纳入评优考核。积极为我县非遗传承队伍、音、舞、美、书等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便利条件参加全省、全国或外省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技能赛事,将取得的好成绩或好的创新做法,向全国全省文化共享平台进行交流和播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