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

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8:24
单位名称 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举措。负责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日常管理;负责镇便民服务中心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及监督;为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提供服务。为建设工程交易双方提供场所、信息服务,为市境内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介服务。
住所 陕西省旬阳市滨河东路333号
法定代表人 陈迪勇
开办资金 86.0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71万元 86.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核准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持续优化便民举措,服务再出实招。一是政务服务暖心办。在服务大厅为群企提供“免费复印、免费刻章、免费邮寄”服务。旬阳市车驾管窗口始终以便民、便利、便捷为着力点,积极拓宽和细化服务项目,引进“警医通自助体检机”,为群企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民政窗口为满足广大市民“520”结婚登记需求和美好心愿,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开展“见‘证’幸福为爱护航”主题活动。二是政务服务监督办。在政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今年来累计解决群众办不成事11件。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三是政务服务预约延时错时办。制定《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预约延时服务工作方案》,整理预约延时服务清单462项,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企提供预约延时服务100余次。四是政务服务“上门办”。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还推动“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省内跨市通办”“一事通办”“容缺办”“秒批秒办”“自助机办”等便民服务措施提质升级。(二)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考核任务。1.“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优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优服务”活动,定期邀请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主要领导分别从“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角度沉浸式体验政务服务事项“申请、受理、审查、办结、出件”流程,深入查找办事难点、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2.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全进”。成立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事项进驻工作事宜,逐部门、逐事项核对、研究各领域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的对策和方案,采取事项划转、部门进驻、委托受理(委托政务大厅设置综合窗口办理)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进全进、应进必进。截至目前,共梳理旬阳市政务服务事项1555项,除场地限制或涉及国家秘密的440项不适宜进驻,剩余1115项已全部划转、进驻政务大厅办理。3.推动县域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向园区延伸,并逐步实现全覆盖。制定并印发旬阳市推进政务服务进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推动政务服务向园区延伸,并逐步实现全覆盖。制定并印发《旬阳市推进政务服务进高新区工作方案》(旬审服发﹝2023﹞9号),并挂牌设立旬阳市高新区政务服务工作站,梳理编制最新“旬阳市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高新园区清单”25项。截至目前,已有10项常办事项进驻高新园区,共办理事项15件,接待群企30余人次。4.大力推行“项目管家”帮代办服务。在本年度市域重点项目建设库中筛选出30家企业,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团队”目标,建成“项目管家”团队,由我局9名业务骨干与30家企业签订《“项目管家”帮办代办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解答、业务帮办代办、审批协调督办、难点问题化解、惠企政策咨询等服务。同步,定期开展走访,围绕项目所需服务事项清单,了解企业建设阶段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跟踪进度,建立项目台账,以“管家式”服务收费项目落地投产保驾护航,筑政企沟通交流的“连心桥”。截至目前,除尚未落地建设的6个项目外,其余24家企业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审批手续,大部分企业已投入生产运营。5.推动镇便民中心扩权赋能。以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率先完成在白柳、赵湾两个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扩权赋能改革试点建设,编制《旬阳市下沉镇办理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组织试点镇工作人员跟班学习,签订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委托协议,指导试点镇做好下沉8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承接,并按照实际情况将48项下沉村级代办、帮办,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落实日常检查、随机抽查、领导巡查制度,督促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六个不准”,并严格按照《旬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绩效月度考核赋分表》中工作纪律一栏进行加减分。抽查采取当日抽查当日通报的方式,激励干部的作风和窗口形象显著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二是以干部作风提升年为活动抓手,加大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三是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对办理事项的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督查检查,塑造一流的政务服务形象,打造“旬阳升级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9011件,向32个部门推送行政许可事项信息12072件,组织召开评审会139次,组织联合现场踏勘623次;政务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151582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139097件;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4面,收到12345表扬工单18个;招投标管理中心完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66个(不含标段),其中:不见面开标项目37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个,交易金额约12.55亿元;职能工作全面发力,信息宣传亮点纷呈。先后在中省市各级媒体发稿66篇,其中国家级网站7篇;省级网站12篇;安康市级网站14篇;旬阳新闻专题报道2篇。其中《安康旬阳市做优“旬速办”品牌提升营商环境“政能量”》在中国发展网刊登;《党建引领强作风“旬速办”服务暖民心》在中国网刊发;《以“企业视角”创优政务服务》《陕西旬阳市:聚人气、促发展,让太极城亮起来》在陕西日报刊发;《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旬速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舒心事》《“旬速办”-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名片》等稿件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事项沉下去,服务跟上来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的旬阳探索》在安康日报专版刊发。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改革创新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措施不够新颖,特色亮点不够突出,经验总结和推广和其他县区有差距。2.政务服务能力尚需提升。目前我市政务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还要加强。3.作风建设还需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为聘用人员,在窗口服务中,仍不同程度存在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冷漠、遵规守纪不严、担当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整改措施:1.在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与发达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学习交流。2.多方筹措,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争取,完善政务服务配套设施。3.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日常检查、随机抽查、领导巡查制度,督促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六个不准”,并严格按照《旬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绩效月度考核赋分表》中工作纪律一栏进行考核打分。要求各窗口负责人及个人履行好职责,约束好言行,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大厅管理。以主题教育为引领,以群团活动为抓手,以各类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加强制度约束,形成风清气正、争创一流的工作导向和环境,促使干部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质,打造“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一流政务服务团队。强化舆论宣传,持续提升“旬速办”政务服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将政务服务进园区工作做深做实。将持续以企业问题为导向,梳理高频办事清单,建立长效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入驻、经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企业营造优良服务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不断优化提升“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优服务”活动。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窗口服务,不断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新举措,持续加大“小切口”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审批时效和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力打造“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让群众在大厅窗口办事更舒心暖心。(四)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规范化和人性化结合,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关怀机制,及时了解窗口工作人员在思想、工作、生活、家庭、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日常性、经常化关心关爱工作予以疏导、解决、反馈,全面了解掌握窗口工作人员思想、工作动态,使干部对单位形成归属感。从而将“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促使干部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擦亮做优“旬速办”政务服务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