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水路交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水路交通畅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宣传、贯彻国家和我省有关水路交通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行业政策;承担航道、港口及通航设施的建设、养护、管理;承担全市水上交通救援、船舶污染水域应急处置技术服务工作。 | |
住所 | 旬阳市城关镇江南社区旬阳港 | |
法定代表人 | 李莉 | |
开办资金 | 29.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5万元 | 27.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于2023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风险隐患,加强行业监管。我中心对市域内船舶实行干部分片包抓,责任到人,各负其责,落实落细各项监督监管措施,常检查、长监管,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确保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细化到人,落到实处。一是扎实做好水路运输年度核查船舶检验工作,全年共检船舶95余艘(客渡船18艘、货船77艘),配合做好对水运企业年度核查,辖区内三家水运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已全部核查通过,完成率100%。二是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全市的船舶业主及水运企业,发送汛期安全停泊技术规范告知书、汛期安全责任书、承诺书20份,发送汛期预警信息23条。三是同水利部门建立事前监管联合机制,对所有参与营运的采砂船舶进行合法性审查,凡不符合管理规范要求的船舶一律不得参与公产公营。四是强化水路交通源头管理,联合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脱检脱管船舶专项整治,对市级反馈脱检三个月以上的船舶办理注销、变更登记手续,建立台账,逐船销号。五是加强应急预警机制建设,完善水上应急预案,建立水上应急管理工作群,强化应急信息共享,对市域9处重点渡口和码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水上险情事故及时有效处置。与旬阳、蜀河电站建立联动预警机制。(二)抓早抓小,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对全市所有的港、渡口码头安全设施进行排查。全市24处港渡口,经排查停运港渡口10处,废弃3处,正常营运11处。对废弃、停运需撤销的港渡口,中心已函告各涉水乡镇,建议撤销并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及时对停运、废弃的港渡口进行封闭并设置警示标志,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我中心对11处正常营运的港渡口,规范了渡口标识标牌、警示标志,为运营船舶配齐所有救生、消防设备,技术人员现场示范操作技能,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监督监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开展脱检船舶、废弃船舶专项整治,共排查脱检船舶56艘,其中拆除上岸和卖出船舶共20艘,废弃船舶4艘(水利部门监管的渔船),无人看管、监管船舶13艘,下达安全隐患告知书30份,并移交执法大队依法处置。四是加快推进渡口提升改造,提高渡口安全性能。2023年渡口提升改造4处,配套标识标牌、警示标语、便民专座,按照“四好”渡口标准,改造一处,规范一处,便于老百姓出行安全。五是规范旬河水上游船、张坪漂流项目。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告知、督办、整改,确保规范、安全运营。(三)严防污染,切实做好水路环境保护。一是强化码头、船舶防污染宣传,按照所联片区包联船只进行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彩页,并按要求对全市客渡船全部按规定配备吸油毡、垃圾桶、污油回收桶等设施并要求船舶业主规范使用。二是积极宣传引导老旧船舶技术改进或报废更新,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船舶,推广标准化船型,鼓励船舶业主使用节能、环保,新型动力、运力船舶,确保水源地不受污染。三是为落实水路环境保护,对水运企业及客渡船经营人组织开展了专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让各水运企业及各船员重视船舶防污染工作,落实水路环境保护从每船每人做起。四是严防油污应收未收,我中心在全市建立了三个船舶危废回收储存间,并同专业危废处理公司签订处理协议,集中回收、转运、处置,生活垃圾就近镇属处理。五是结合企业年审工作把防污染的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作为重点审核内容,让水路环境保护成为自觉行动。六是联合环保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与辖区水运企业和船舶经营人逐一签订《船舶污染防治承诺书》,夯实属地管理、经营人主体责任,对未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的船舶一律停运,整改达标后方可正常营运。(四)强化宣传,提升水路交通服务水平。一是借科技下乡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六进”活动,发放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读本5000余本,让广大群众掌握水上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水上安全防范意识。二是组织冬泳协会有救生资质的人员进校园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关爱儿童青少年水上安全知识专题宣讲活动,增长学生水上安全知识,掌握防溺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三是规范渡口守则,设置标识标牌、警示标识,增强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在船舶航行密集水域开展“防油污、防碰撞、保安全”倡导环保、文明航行主题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度,全市水上交通运输行业平稳、安全、有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全年水上交通运输完成客运量6.19万人、客运周转量18.57万人公里、货运量63万吨、货运周转量252万吨公里。二是全年提升改造码头4处,市域内所有码头渡口配套设置了标识标牌、警示标志、便民专座。三是通过扩充水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水上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经与游泳协会商议确定组建民间救援组织,把具有救生资质的人员纳入应急救援辅助力量,由救援中心统一调度,同时负责水上交通进校园、关爱少年儿童防溺水宣传、演练活动,进一步充实了救援力量。四是应急预案进一步得到完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明显提高。2023年7月份组织开展旬阳市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五是在救援设备不足,装备落后的条件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应急救援任务。全年水上应急救援累计25次,聘请湖北专业重潜人员打捞坠江车辆1次,协助航标设置、汛期打捞流失航标、复位3次,配合水上监管检查、执法检查10次,人员遇险救援、打捞11次,有效完成全年水上应急救援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机构改革后,我中心不再承担执法职责,水路交通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2.辖区内汉江干流营运船舶十分分散,油污集中收集和安全监管成本较大,无水上防污染专项经费,油污回收、转运、处理得不到有效保障。3.水上救援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水上应急救援设备不足、搜救配备落后,救援力量薄弱、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设备。4.无桥梁防碰撞设施维护、航标养护专项资金,移交我中心的两座桥梁碰撞设施,16座航标的维护、养护无法正常保障。(二)整改措施:1.与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建立联动检查、涉案移交等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全覆盖、隐患整治跟踪落实到位。2.积极向生态环境、水利部门和主管局汇报沟通,争取专项资金,确保水上防污染工作落到实处。3.积极向应急管理部门和主管局汇报沟通,争取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水上救援体系,提高专业化救援水平。4,积极向主管局和上级行业部门汇报,争取专项养护资金,确保水上交通设施正常养护。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强化水路交通宣传。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六进”活动,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和知晓度,定期对水运企业、驾长、船员进行培训,规范技能操作,进而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二)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水上应急救援预案,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水路交通安全、平稳、有序。提升水上应急救援能力。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加强水上应急救援设施设备配备,全面扩充水上救援力量,强化水上日常应急演练和搜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水上应急救援能力水平,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落到实处。(三)积极向上争取水运项目,加大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安康湖旬阳枢纽工程(焦家沟客运码头、油污接送专用码头)建设,达成安康湖区域通航,打造集客货运一体的汉江航运网络,推动沿江两岸特色产业及安康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对上衔接蜀河客运码头的投资立项,实现蜀河至丹江口全面通航,充分发挥航运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加快推动2座电站通航设施建设。抢抓复航机遇,持续做好协建工作。持续积极做好汉江航运复航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汉江复航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建议引入“铁水联运”项目,提升通航设施等级,将蜀河、旬阳电站通航设施改造为500吨级船闸(预留1000吨),以满足“铁水联运”项目单向1500万吨年货物运输需求和三级航道发展规划。(四)强化企业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对水运企业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相关惠企政策,通过简化水运企业审批流程、适量进行政策性资金补助等,加快老旧船舶更新,引进新能源船舶进入水运市场。(五)加强港行基础设施维护、养护力度。加快推进渡口提升改造工程,积极争取改造一处规范一处,切实提高渡口安全性能,确保渡运人便利、安全。极对上衔接争取维护、养护资金,确保现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联合水利部门开展航道清理、疏浚、治理工作,确保通航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