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文化馆(扶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业务范围: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组织与管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 |
住所 | 扶风县城文艺路 | |
法定代表人 | 淮晓刚 | |
开办资金 | 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扶风县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64万元 | 110.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扶风县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庆新春活动有声有色。1.积极筹备完成了线上文艺节目的录播。春节来临之际,县文化馆组织编排节目21个,其中分歌舞、秦腔、古筝等7个节目组,春节期间每日在文化馆公众平台播出,为群众带来欢乐。2.成功举办行政广场灯展活动并进行现场视频直播。灯展期间每晚观展人数超万人,广大群众线上线下反响强烈,视频点击量53.25万人次。为全县人民营造了欢乐、喜庆、文明、祥和的元宵佳节氛围。3.积极完成“奋进新征程,文化进万家”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为镇村、社区、单位等撰写春联2000余副。四是举办玉兔迎春锣鼓秧歌社火游演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二)群众文化活动多彩多姿。县文化馆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扶风县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第31届“科技之春”宣传月集中示范活动表演了文化节目;第十二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六届扶风槐花·蜂蜜节文艺演出活动。以重大节庆为依托,组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粽香情浓.温暖端午”文艺演出活动和“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助理扶风高质量发展”文艺晚会,8月份“大地欢歌”扶风县2023年“长安银行杯”第十届群众职工广场舞大赛和暑期纳凉晚会成功举办,线上线下观众超百万人次,留言百余条。(三)群众文化辅导多样化。以镇街文化站主阵地不定期对社区、文化站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不断提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层次。邀请宝鸡市艺术创作研究室编导朱亚飞前来讲授《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课程,20多人认真听讲和发言。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扶风变化”主题征文活动,征收38篇稿件,写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扶风的重大变化,歌颂了扶风人民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四)非遗传承如火如荼。在新店小学、百合社区等开展非遗活动6场次。6月9日晚上,我们举办了扶风县第十八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本次展演历时近3个小时,向群众展示了木偶戏,扶风曲子、扶风红拳等一系列精彩表演,与群众共享非遗成果。9月30日,国庆长假期间,我们在法门文化区举办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为游客展示扶风非遗文化。(五)文化作品自信自强。第四届妇女书画摄影展、卫双良五体书法作品巡回展”、庆五一书画名家邀请展和文化进企业书画送温情活动成功举办。迎国庆书画雅集活动、主题摄影作品线上展演。6月21日,我们在扶风县第二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把“丹青浓墨飘香.传承节俗文化”传进校园。10月13日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巡展—“老边墙”摄影展在县文化馆顺利开展。12月28日。我们开展了“优秀文化连民心,浓墨重彩迎新年”扶风县文化系统书画联谊笔会。(六)文化传播形式多样。1.利用文化馆一报一抖音一公众号,对外讲好扶风文化发展故事,并及时进行更新维护。2023年抖音、网站、公众号共发布内容1540余条,浏览量达到50多万,为县内文艺爱好者、书画名家、舞蹈歌手搭建自我展示舞台,调动从事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扶风文化》报刊目前已出版四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发放报纸2000份。3.举办秦腔自乐班和广场舞培训各8次,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培训2次,举办书法、摄影、写作等其他培训共10余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文化馆积极组织义写对联、锣鼓秧歌游演等品牌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群众职工的一致好评。我馆在2023年宝鸡市“万物有灵传承经典”非遗摄影作品展组稿工作中业绩突出,授予优秀组织奖。由文化馆参与创作演出的秦腔廉政历史剧目《铁胆御史》入选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参演剧目。9月19日晚在宝鸡大剧院进行演出,600多人参加了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功。县政府于2023年4月对非遗项目进行公布,扶风红拳、连环画、青铜器复仿制技艺、立粉描金社火脸谱绘制技艺、脊兽制作进入我们第二批非物质文化单目。文化馆2023年4月面向全社会开展“扶风县域旅游原创歌曲”有奖征集活动。共收到征集作品78首,入围作品14首,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8名。文化馆在“三秦四季秋色‘陕’烁,红色记忆·秋游宝鸡·红叶漫山揽云海”2023年凤县羌历新年民族舞蹈大赛中参演的舞蹈曲目《山笑水笑人欢笑》《老百姓的菜篮子》喜获大赛优秀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员不足,人员构成断层。文化作品、剪纸、摄影等工作滞后,没有起到带头作用。书法绘画、歌曲、舞蹈、秦腔等馆里没有专业人才。2.文化活动经费不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较大,文化投入的不足使得自办文化力量薄弱。如“扶风曲子”“碗碗腔”“周风鼓舞”由于支持资金不足,人员学习动力缺乏。3.非遗项目申报滞后。我们对非遗项目名录查找较少,共有35项。2023年县级非遗名录才申报到第二批,对现有的非遗项目宣传不够,传承不多。(二)改进措施:1.积极申报空缺职位。在每年事业单位招考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上报需要招录的人员信息。对于本单位存在的空缺职位,要及时整理相关信息,并准备好招聘所需的材料,包括招聘计划、招聘岗位说明等。在申报时,要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提高通过审核的概率。2.多申请、多争取。确保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申请资金,并联络、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在申请资金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同时,要了解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要求,确保申请材料的符合规定。在与相关部门的联络和协调中,要展现出对项目的热情和专业性,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机会。3.积极寻找非遗文化。不断加强非遗文化寻找,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发掘于保护中去,与非遗文化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多创造非遗文化的展示演出机会,增加非遗文化创收,让非遗可以坚持下去。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以扶风元素为素材,加强精品文艺创作力度,打造新的文艺精品。文化馆从自身做起,加强文学、摄影、剪纸团队建设,以馆内力量带动社会各团队,进一步增强文化竞争实力。(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能力提升为抓手,举办文化馆、站人员的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计划开展文学创作培训班、小品小戏创作培训班、非遗培训班、书画培训班、摄影培训班、广场舞培训班等。增强队伍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干部队伍能力,加强人才储备培养。(三)增强文化发展新动力。以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增强文化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挖掘并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将扶风民俗文化与文旅高度融合,争取与文化产业领域合作,通过县文旅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方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