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业务范围:防汛抗旱组织协调及管理;防汛抗旱资金管理。 | |
住所 | 扶风县城新区南一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曹启祥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扶风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1万元 | 4.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扶风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在应急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工作目标,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持续推进防汛抗旱能力和体系建设,全年有效应对洪涝灾情和各种次生衍生灾害,汛期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安全度过了雨情水情旱情等各种应急突发情况的考验。现就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防汛抗旱的根基更加牢固一是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专题研究部署防汛工作12次,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对防汛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县级领导开展防汛工作督导检查13次,县防指牵头抓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部门间协同机制更加顺畅,有力推进了防汛工作的开展。二是责任体系更加完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汛责任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包保责任制、部门岗位责任制。公布县镇村三级防汛抗旱责任人269人,明确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防汛抗旱包保责任和部门职责,进一步夯实了防汛抗旱责任。三是预案与演练机制更加健全。组织修订完善各级防汛应急预案119部、抗旱预案10部,分级分类开展防汛应急演练63场次。四是物资队伍保障实现全覆盖。争取上级及县级财政资金54.43万元采购编织袋、铅丝笼等防汛物资28类。目前县级库存物资约89.8万元,全县组建专业、非专业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12支3655人,基本实现防汛物资队伍保障全覆盖。五是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排查水旱灾害风险隐患59个,投入治理资金881万元,加固病险库坝3座,完善淤地坝公示制度2处,回填3座淤地坝雨水冲刷沟槽,清理水库、河道、排水渠垃圾杂草8处,治理地灾点1处、内涝点3处,修复水毁道路8处、危房重建1户,疏通城市排水管道1200余米,清掏雨水井600个,维修更换破损雨水井盖、篦子60余套。截止目前,完成隐患整治36个,6个隐患点治理工程正在实施中,17个地质灾害点因短期内无法实施治理工程已采取长期防范措施。六是干群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开展防汛抗旱减灾知识集中宣传、防汛抗旱减灾知识“五进”活动50多场次,发放各类防汛常识图册3000余册,举办各类防汛抗旱知识培训班25班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防汛抗旱风险意识。(二)水旱灾害应对更加高效1.暴雨洪涝灾害应对处置快速有效。一是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在岗值班制度,配强值班备勤工作力量,加强信息报送,扎实开展巡查,严密监测,发布传递预报预警信息620余条,强化会商研判,召开会商研判会18次,严格落实临灾叫应机制,提前转移群众156户255人。二是健全上下游、左右岸协调联动机制,协调指导18次水库泄水的安全防范工作,其中渭河流域16次,七星河流域1次,美阳河流域1次。三是及时响应,高效处置险情。7月27日晚,扶风出现强降雨,县防指根据暴雨预警信号和天气形势,先后启动县级Ⅳ级防汛应急响应和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县委书记坐镇指挥,县长、分管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督导城镇排涝和水库抢险工作。法门镇、城关街道办及县应急、消防、城市管理、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共出动330多人,启用排污设备、工程车辆10套,排除5处内涝险情和1座水库险情,未发生不安全事故。2.抗旱工作成效显著。去年12月中旬旱情初步露头后,县防指协调动员镇街、水利和农业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抗旱灌溉工作。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县防指及时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镇街、部门迅速行动,组织近5万人,开动机井1637眼、泵站85处,全面开展春灌工作,于2月初完成农田灌溉25万余亩,旱情得到及时缓解,未造成灾害损失。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县防汛办全体同志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按照县应急局和市防汛办统一安排,夯实工作责任,严守值班纪律,多措并举,确保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县汛期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人伤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主要问题:一是防汛抗旱基础设施薄弱、防洪工程标准低。二是新型防汛救援物资缺乏,紧急运输车辆、工程机械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高素质、专业性强的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力量不足。三是部分基层干部对防汛工作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思想依然存在,工作措施落实不细不到位。四是村级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推进缓慢,群众的个人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强。(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的宣传动员,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能力。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实施易涝点、中小河流、水库、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提高设防标准,从根本上消除防汛风险。三是进一步更新完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大采购新型防汛救援物资装备。四是加强领导,夯实防汛责任。。四、2024年工作计划。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推动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和体系建设,防汛抗旱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持续完善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统一指挥、部门协同、上下对应贯通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压实防汛抗旱全链条责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巡查、信息报送制度,强化“临灾”叫应机制,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科技化水平,加快推进镇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预案、物资、队伍等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二是加快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和防洪工程建设。三是加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四是全面提升防汛物资保障能力。五是强化防汛抗旱宣传教育培训。开展防汛抗旱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县镇村干部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能力和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技能。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宣传,积极开展防汛抗旱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全面普及洪涝干旱灾害防御知识,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