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扶风县>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扶风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扶风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9 07:23
单位名称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扶风县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管理。业务范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登记,失业职工审定及生活费的发放。再就业服务。失业下岗职工、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输出、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登记及管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和确认等相关工作。
住所 扶风县城新区北大街市民中心
法定代表人 王文博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扶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66万元 50.82万元
网上名称 扶风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年就业培训共计52期64班2406人,完成叉车特色专业培训共计8期9班313人,以上各类就业培训共计完成60期73班2719人,;完成SYB创业培训共计9期15班330人。(二)全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9万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4万人,劳务输出9.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5亿元;完成免费职业介绍人数4200人。(三)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77人,补贴金额共计42.1万元。落实脱贫人口省外转移就业交通补贴2015人,发放金额100.75万元。(四)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3笔,贷款金额1.24亿元,完成任务的167.7%;其中:个贷71笔,739万元;小微企业42笔,1.17亿元。直接扶持就业人数193人,带动就业人数997人。一次性创业补贴受理220人,发放110万元。(五)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1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75人,完成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74人;全县登记失业人员206人,失业率控制在2.03%以内,就业登记线上审核253人,失业人员线上申核980人,失业人员线上跟踪服务35人。(六)失业保险工作情况:失业保险全年参保6600人,基金征收29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386人次66.57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134人次14.66万元;代缴失业人员医保费4.45万元,线上审核申请技能提升补贴152人,成功发放45人9万元,为全县108户符合稳岗补贴条件的企业申请发放稳岗补贴110万元。(七)工伤保险方面:新参保单位103户9496人,项目新参保35项,项目新参保1448人,工伤基金收入共595.76万元,基金支出859.35万元(其中,定期待遇享受共计72人,发放待遇金额191.11万元;非定期待遇受共计248人,发放待遇金额668.24万元)。(八)《就业创业登记证》情况:为全县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137本,“一件事、一次办”信息系统办结56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多举并措拓展就业机会,保障用工促成民企双惠。一是开展“春风行动与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和直播带岗专项招聘活动。二是惠企政策进园区,助力企业稳步发展。走访调研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招工用工情况,确保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三是积极构建区域共享用工机制。为保障比亚迪重大项目的用工服务正常开展,我中心积极联络周边市区的兄弟区、县,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清单,积极拓展劳务协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股室信息宣传报道量少。二是正式编制人员不足,急需解决。(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在公文、信息写作方面的学习,提倡老带新、互帮互学。同时,落实信息宣传报送目标责任制,规定每人每季度信息宣传报送不少于2篇,弥补信息宣传报送的短板。二是目前我中心业务较多,人员不足,特别是正式编制人员不足的问题。按照工伤失业保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业务经办制度和流程还需随正式编制人员的增加,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企业待遇宣传,为求职者吃下“定心丸”。根据深入基层调研、电话回访、网络留言等统计反馈,我县就业工作应加强企业薪酬福利宣传,激发求职者对“家门口就业”的热情。二是整合资源,加强就业培训。以我中心为主体,联合人社局培训就业股、县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以上企业共同组成企业用工服务中心,负责宣传企业用工政策,组织企业之间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为企业提供订单式职工技能培训。三是深入企业,掌握用工需求。劳动就业中心贯彻落实局机关“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精神,定期深入企业,对接企业用工信息,宣传人社惠企政策,以实地走访、现场观摩、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精准摸排,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制定困难企业帮扶计划。四是对接高校,精准引进人才。积极创新校企对接路径,多渠道、多方式助力企业和毕业生精准对接,达成就业意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