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杜松天然林管护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主要开展杜松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木管护工作;开展杜松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杜松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杜松及其他保护树种繁育工作;开展苗木良种引种、驯化、培育与推广工作。 | |
住所 | 府谷县庙沟门镇阳塔 | |
法定代表人 | 李团晓 | |
开办资金 | 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5.37万元 | 386.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杜松天然林管护站.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站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以学习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聚焦林长职责,突出抓好林木林地管护、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保护区野生濒危植物资源调查、优质苗木培育、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及选育繁育、常规育苗等工作。现将2023年的工作汇报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以党建促业务。1、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完善学习机制。为了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梦思想教育,我站年初制定了《2023年学习计划>>,今年以来开展干部集体学习69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6次,进行专题研讨2次,组织交流发言10人次,党员干部撰写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110余篇,闭卷测试38人次,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潮。2、建立组织机构,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杜松站在职在岗43人,在职在岗党员11名。2023年3月10日,府谷县杜松天然林管护站党支部成立。支部成立后,狠抓基础工作,细化措施落实,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党支部制定了开展党组织组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实施方案,灵活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活动。3、丰富活动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积极组织开展了党建活动,坚持抓党建和抓育苗培育业务深度融合。强化管护力度、设立新民分站。新民分站管辖范围含新民、三道沟、老高川、田家寨四个乡镇,管护面积广、林区分布呈碎片化,管理难度大,且距离庙沟门远。为了更好的管理新民周边林区,我站于2023年5月中旬在原新民杜松站进行了分站的揭牌仪式,新民分站的设立除节省了管护人员的路途时间,同时能够及时的收集到来自群众的反馈,为林区的管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林长责任制为抓手,加强保护区管护。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夯实林长责任。我站已实现保护区林长全覆盖,确保每个林区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全站共设林长6人,站总林长1人,副林长2人,林区林长3人,专管员13人,护林员12人。为了更好的管理,制定了护林员管理办法、考核奖惩等事项,有效促进工作提升。截至目前,召开了总林长会议4次,站林长巡林20次,提交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单24份;提交林区排查表86份;护林员出巡率100%,巡护达标率98.6%,上报事件数2起,处理2起,事件处理率100%。开展杜松站防灭火小组森林防灭火器械培训与演练1次,杜松站护林员防灭火培训与演练1次。开展护林员业务培训1次,阅读考核5次(2个月考核1次),并为12个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2、搞好防火宣传与排查工作,建立防火安全网。一是全面安排部署。从2023年春季春耕开始,按照各个时间节点,我站林长要求各辖区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切实履行森林防灭火职责。按照“以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森林防灭火职责,在重点防火期间及节日期间,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做到人员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强化宣传教育。2023年春、秋季防火期间,我单位走进林区有针对性的发放防火宣传册6000份;悬挂防火宣传条幅54条;野生动物保护条幅12块;张贴政府及县长“森林防火令”300余份;排查非法占用林地148人次;排查林地林木塌陷56人次;排查防溺水水源场所23人次;开展防火专项情况统计32次,填写防火专项情况统计表32份;林区常规巡查66次,填写巡查报表192份;总出动668人次,总出动车辆216次,总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000份,针对林区内防火隐患点对点拨打电话2000余次,发送点对点短信2000余次。3、开展林区禁毒专项行动。为严密筑牢禁毒防线,2023年入春以来,我站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广泛发动干部职工、护林员及林区周边村委,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和禁毒踏查工作。4、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排查工作。今年春季雨水相对充裕一些,为了防止林区发生病虫害,五月初,我单位下乡人员结合护林员对于重点林区进行了仔细勘察,未发现疫情。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培育优质苗木。2023年实验基地出圃各类苗木花卉15万多株。定植各类规格油松苗木共计31万余株,定植“府谷杜松”约6万株;嫁接各类经济林苗木约10万株。建立乡土经济林采穗示范园6亩,栽植各类花果树苗木800余株,预计将于2024年挂果。严格监理工作,确保绿化效果。2023年按照县林业局下达的监理任务,我站负责的哈镇庙沟门封育造林绿化工程N1标、庙沟门造林绿化工程N11标、庙沟门沙梁村庄绿化工程、大石公路改造工程四个标段的施工监理、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配合林业局下达的自然资源局在大昌汗、老高川实施的府谷县综治项目后续的应急排险工作;配合森林和草原防治中心完成府谷县2023年度草种基地及人工施草验收工作。特色亮点工作情况。继续开展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在去年该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站从3月初开始分别在3月下旬,3月中旬,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开展了七次为期47天的调查活动,以收集观察早春植物的照片及标本为主,同时为去年的早春工作进行查漏补缺。截止2023年10月初,已新收集到植物标本近60号,800余份,采集优质照片10500余张。目前《府谷常见植物》初稿已经完成,前言、序等正在修改阶段,待和出版社完成合同签订即可印刷出版。2、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树苗活动。今年清明前夕,我站联合林业局继续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明节送树苗”活动。为了方便市民领取,我站分别在杜松站实验基地及县城新区设立了两个发放点,本次活动共计4天,两个发放点共计服务市民5479人,共计发放经济林树苗49195株,两松一柏9031株,合计58226株。3、加快推动优良乡土树种的造林绿化步伐。从2020年9月份起,到2021年10月27日通过审定,“府谷杜松”经过四年的培育于今年春季在苗圃实验基地进行定植,定制株数近6万株,为推动优良的乡土树种进入造林绿化工程奠定基础。4、划分试验田,交流好技术。面对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不强,专业技术薄弱,本着强专业素养,提作风能力,我站组织全体职工参与育苗实验活动,每位职工分配一定面积实验田,让育苗经验丰富的同志指导年轻同志参与各种苗木的育苗试验。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工作动力不足。单位职工半数以上都是工人身份,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原始学历都是在高中及以下,所以工作能力、动力不足。(二)保护区管理中存在政策重叠和不明确现象,在管理过程中带来难度。一是由于矢量图新数据于2020年已上报,至今上级林业部门没有批发,而自然资源部门已启用新数据,这在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部门之间扯皮,形成管理难度;二是煤矿采空塌陷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在管理过程中很难形成震慑力。(三)苗圃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政策支持。杜松天然林管护站是由原来苗圃和杜松站合并而成,根据三定方案,原苗圃的所有职能全部保留,这就存在生产经营,可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就与生产经营形成矛盾,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四)育苗技术相对落后,利用高科技育苗技术应用较少。一直以来,我们的苗圃地育苗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育苗方法上,在高科技现代育苗技术应用上几乎为零,使得我们的苗木成本较高,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力。三、2024年的工作打算(一)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二)积极主动,加强部门之间联络,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三)联合松宏湾林场,对我县周边国有苗圃地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考察学习,结合自身情况,编制《府谷县国有苗圃地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争取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为以后的苗圃的生产经营寻求政策依据。(四)持续加强职工业务能力培训,特别在育苗新技术方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多学习外面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使得育苗技术上一新台阶。(五)持续加强“府谷杜松”优良品种的人工繁育力度,扩大育苗面积,提高育苗质量;同时,持续加强府谷县乡土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采穗圃建设力度,集齐集全我县及周边县区乡土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力争在三年内建成我县乃至全市“府谷杜松”良种培育基地和乡土经济林采穗基地。(六)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部门所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