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老龄健康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落实优待政策;开展关爱活动;落实健康服务项目,承担医养结合;负责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发放;办理《敬老优待证》;(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汉源街道羌州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李洁 | |
开办资金 | 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高龄补贴精准发放。开通高龄补贴自助复审平台,全面完成全县31006名70周岁以上老人2023年度高龄补贴复审任务,复审率100%。2023年对全县33563名70周岁以上老人累计发放高龄补贴2577.515万元。走访慰问活动扎实开展。2023年春节、重阳节,由县级领导带队,对全县125名五老老人、百岁老人、失独老人、困难老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6.25万元,并送去了价值1万余元的米、面、油、奶、水果等慰问物品。各部门、各镇街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医养康养工作有序推进。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编制印发《宁强县生态康养产业链建设方案》、《宁强县生态康养产业招商工作方案》,积极与文旅、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接,立足宁强资源条件和生态康养产业基础,同时结合生态康养产业链招商方向,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12个,其中包含医养结合项目2个、生态康养项目9个,运动康养项目1个;投资0.8亿元的的汉江之源马家河民宿康养项目及投资0.38亿元,占地39亩的汉江之源滑雪场建设项目在汉中市第三届“医养在汉中”高峰论坛上已成功签约。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健康养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县6家养老机构均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实现医养结合有效衔接。10月28日,县康达医养中心与南通市北护理院成功签约,此次合作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的有益尝试。为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指导宁强县汉源街道羌州路社区成功创建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全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组织全县21家公立医疗机构到部分敬老院开展义诊1万余人次;组织老年社会团体到部分镇村、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10余次。(五)关工委工作稳步开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办公场所。积极完成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宁强县陈锦章故居被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馆被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六.一”儿童节前夕,县关工委联合团县委到毛坝河大竹坝、巴山镇关口坝等9所小学对243名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发放价值5000元的学习用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指导宁强县汉源街道羌州路社区成功创建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全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组织全县21家公立医疗机构到部分敬老院开展义诊1万余人次;组织老年社会团体到部分镇村、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10余次。(二)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多方协同,开展走访慰问。“2023年重阳节、春节期间,由县级主要领导带队对全县对全县125名五老老人、百岁老人、失独老人、困难老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6.25万元,并送去了价值1万余元的米、面、油、奶、水果等慰问物品。(三)切实将老年优待政策落到实处。全面完成全县31006名70周岁以上老人2023年度高龄补贴复审任务,复审率100%。2023年对全县33563名70周岁以上老人累计发放高龄补贴2577.515万元。三、存在得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个别老年人维权意识淡薄。在传统养老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下,个别老年人对儿女的不孝行为,经常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很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二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全县养老机构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仅康达医养中心1家。(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增强广大老年朋友的维权意识和全民敬老爱老意识。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青少年道德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孝亲敬老典型人物及家庭”评选活动,激发年轻人敬老爱老热情,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利用宁强生态资源和中医药资源优势,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养产业,推动中医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老年人宜居环境,打造“医养在汉中”宁强名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站位再提高,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好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组织、协调、督导相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二)监管在加强,持续全面落实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严格按照中省市政策标准,规范高龄补贴等资金的申报、审核程序,实行系统申报,动态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做到“零差错”。继续做好《敬老优待证》的办理与发放工作,落实好老人进景区免费、就医优先等老年优待政策。(三)统筹再有力,健全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继续把保障城乡特困老年人基本生活作为工作重点,提高保障水平,并在灾害救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中对老年人给予特殊关照,着力解决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充分利用宁强生态资源和中医药资源优势,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养产业,实行志愿者公益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推动中医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好型医院、医养结合明星企业的创建及老年病专科建设,建立医养结合示范点,不断提升老年人宜居环境,打造“医养在汉中”宁强名片。(四)措施再细化,努力推动老龄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更加有力的规划、土地、财政、人才等支持政策,支持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各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升从业人员规模和能力。持续开展好走访慰问、老年人维权、为老志愿服务、岗位敬老、老年人健康促进等活动,定期开展“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好儿女”“文明幸福家庭”“老有所为”评选,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进一步加强各级老龄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切实推动老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