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宁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业务范围:宣传贯彻中、省、市县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发展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县供销合作社发展规划,指导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合作经济的健康成长。 | |
住所 | 宁强县汉源办事处民主路7-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森 | |
开办资金 | 14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5.2万元 | 14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6月20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杜本彦变更为王森。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购销,促流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攀升。全年实际完成商品购进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销售总额10.48亿元、同比增长25.6%,完成农产品购进8.27亿元、同比增长41.9%;化肥供应完成1.25万吨;完成土地托管总面积10700亩,其中配方施肥服务面积9200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8500亩、农机作业服务面积6700亩、智慧农业生产服务面积3500亩;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00万元,占年任务3840万元的101%。(二)抓展销,塑品牌,农特产品品牌效应凸显。先后8次组织汉江之源、新宁酒厂、羌博实业、千山茶叶等20余家“农”字号企业,组团赴汉中、西安、江苏南通、四川成都、山东等地参加各类农特产品展销会、茶博会、丝博会、农高会等展销推介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同时,积极与省供销集团、中信集团、驻陕部队军营和周边兄弟县区对接,主动推介宁强名优农特产品和大宗食材,先后与西安3家大型超市达成合作供货协议,宁强麻辣鸡、天麻酒、腊肉、茶叶等一批农特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三)抓项目,强基础,供销事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年共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一个,即“宁强县农产品流通展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截止2023年底,县级层面展示展销流通服务中心已于10月初对外营业;大安、阳平关、代家坝、胡家坝、巴山等5个镇级综合服务社(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年底前3个已投运、另外2个预计1月中旬即可投运;总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的宁强县供销综合服务中心(宁强县农资集采集配中心)预计元月下旬即可建成投运。(四)抓改革,聚合力,供销产业活力持续增长。坚持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经验做法,组建成立了“宁强县供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县供销社全资控股国有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健全,已开办农产品展销流通服务门店1个(南站)、已实现营业额7万余元,公司第二个门店(农资集采集配中心,位于芜州南路)预计元月中旬即可投运,大安、阳平关等5个镇级综合服务社即将在元月中旬陆续投运。(五)抓班子,带队伍,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大力开展“强素质提能力”专项行动。进一步明确干部岗位职责,重新修订印发了《宁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工作规范》。领导班子带头驻村包抓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全体干部包联农户责任到人、工作到村。持续做好干部培养储备工作,大力发扬“传帮带”作用,新老同志结对互学,股室工作顺利实现交接。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储备工作,2023年新招录公务员2名、选调公务员1名,单位人员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续延伸供销网络,全面加强保供保销网络体系建设,全年完成新建基层社2个,即:大安镇供销综合服务社、阳平关镇供销综合服务社;新发展镇村两级综合为农服务中心(网点)16个;新发展经营网点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投资63万元,先后与胡家坝、代家坝、巴山3家经营单位达成参股合作协议,主动参与经营管理活动,扩大经营活动范围,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组织汉江之源、陕西绿梦、新宁酒厂等企业与省供销集团对接,推介农特产品123个,与省供销集团下属3家西安大型超市达成上架销售合作协议;11月中旬通过供销系统向军营部队推介宁强农副产品、大宗食材20个单品;11月下旬,向西乡县推介宁强农特产品26个单品。与此同时,本单位工会慰问累计采购消费帮扶农特产品总价值1.87万元;本单位新组建成立的“宁强县供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下属门店,已成为县委、县政府批准授权的农特产品和农资保供保销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实施供销社综合改革,为供销企业减负降压、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推动了供销工作向纵深发展。县供销社的现状与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人少事多。目前的人员力量很难满足一个30多万人口的山区县供销工作需要这种现状与市内其他兄弟县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二是供销企业改制以后,供销系统职能明显弱化,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供销工作。2、改进措施:一是协调组织(编制)、人事部门为供销系统调剂适当人员,以进一步补充新鲜血液,完善股室功能,确保满足新形势下宁强供销工作需要。二是政策不明。供销企业改制以后,供销系统职能明显弱化,当前服务“三农”、巩固衔接、振兴乡村都对新形势下的供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议县上能够将农村环境整治、再生资源回收、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相关职能进一步明确或划转,对于生命线物资、民生保供物资能够授予供销机构专营专供特权,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对基层供销事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优化网络。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服务,竭诚为加盟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网点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指导,确保经营业绩攀升。对今年新建的16个综合为农服务网点、农产品展销流通服务中心、镇级综合为农服务社以及新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强化业务指导,适时举办专场培训,跟踪了解经营情况,确保新发展经营单位全部正常经营。(二)建强基层组织。进一步摸清18个镇办民情地情,积极申报争取基层供销社建设项目,加大与各镇街和上级供销部门对接沟通力度,力争2024年能够启动建设一批规范达标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三)坚持项目引领。积极谋划争跑项目,已申报争取2024年农业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160万元,其中高标准果药套种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120万元、艾草生态种植及初加工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地块已基本落实到位,种苗正在采购,待项目资金下达后即可开工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农特产品商贸综合体建设2个项目已上报市社项目库,苏陕协作互供互销合作项目已初步达成意向,有望在明年落地实施。(四)全力推进改革。紧密结合政策导向和县情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实际,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强与兄弟县区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在强基层、保供销、兴“三农”以及推进供销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思路举措,拓展经营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供销合作与乡村振兴的高效衔接工作,奋力推动新形势下宁强供销合作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