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应急救援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平台和系统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综合服务;县应急委办公室、县安委办、等七大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 |
住所 | 米脂县西下巷2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晓会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米脂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5万元 | 6.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米脂县应急救援综合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应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承担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安排。根据中、省、市安全生产相关会议的安排部署,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并印发了《县级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全县安全大排查的工作方案》《全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3年米脂县“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细化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确保了部署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2、夯实安全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街镇认真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邀请专家集中培训了《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升了领导干部和安全监管人员责任意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印发了《米脂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全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的通知》《米脂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调整县安委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米脂县部分职能交叉和新型行业领域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夯实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有关组织、机构的职责,明确责任人履职边界,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3、加强隐患排查,确保整改到位。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19+1项安全大排查整治活动。及时印发《关于开展全县安全大排查的工作方案》,成立8个核查组和2个综合组,出动800余人次,按照“不漏一企、不漏一处、不漏一户”的原则,排查货(客)运企业40余家、重点工贸企业18家、危化企业14家、各类运营车辆210辆、自建房28279栋、道路1161公里、液化石油气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53家、排水管网68.4公里、散煤用户30482户、消防单位326家、责令“三停”单位1家。累计发现的1624处问题隐患,实行清单式管理、闭环式销号整改,目前已整改1623处,整改率为99.99%。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对我县重大隐患的整改情况建立调研台账,完成实地调研全覆盖。4、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扎实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先后通过“米脂应急”公众号发布安全信息400余条;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余份、覆盖群众5万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通过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向全县手机用户推送安全提示短信500余万条,进一步提升了全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为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承担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下拨冬春救助资金1202.61万元,救助受灾群众6万余人。采购178.598万元的救灾面粉13739袋,并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保障了全县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采购应急救灾及防汛物资100余万元,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积极创建减灾示范村。为2022年创建的4个市级减灾示范村高西沟、柳家洼、杨家沟、赵石畔配备了雨衣、雨鞋等11类2600余件防汛抢险物资;2023年杨家沟村创建为省级减灾示范村,桃镇村、陈岔村、高二沟村创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村,计划给省市级减灾示范村配备24万元防汛抢险物资。三、承担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组织各街镇、各部门深入全县地质灾害易发点隐患排查,建立了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和评估论证机制。四、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防汛抗旱未雨绸缪。2023年,全县累计降雨量418.8mm,平均降雨量46.5mm,全年汛情总体形势平稳。及时调整县防指组织机构,积极开展预案修编审批工作,指导各镇街、村组做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多次组织人员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对多处水毁和塌方道路隐患点进行实地查看,对全县6个行政村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组建常态化防汛应急抢险队伍300人,每天常备应急队伍150人,各镇街分别组建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每个村组建1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高质量承办了榆林市2023年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指导各镇街和相关部门开展防汛演练,全年组织防汛演练4次,参加人次1500人。汛期先后发布16期《预警信息》,下达了1次防指命令,按照“不死人一人”工作目标要求,对A类极高风险地质灾害点、高风险地质灾害点以及“四靠”地区人员,及时下达人员转移预警信息,共转移撤离557户1396人次。组织防汛抗旱业务培训1次,培训300余人,切实提高了全县各级各部门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五、承担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森林防火防患未然。县局认真履行县森防办职责,及时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清明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上报县人民政府发布森林防火命令,县森防指及时发布《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信息》。层层签订2023年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书,狠抓火源管控,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强化督导检查,森林防灭火工作高效开展。全年累计开展了30余次森林防火工作督导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均限期整改到位;组织播放森林火灾案例警示教育片3次,累计观看人数达150余人;发放森林防火倡议书、森林防火十不准等相关宣传资料达6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发放防火宣传矿泉水1800余瓶,确保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稳定向好。六、承担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消安委办以“提升效能”为目标通过多部门联合深入辖区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拉网式”专项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同时在全县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平安米脂-夏季火灾隐患清零行动”。针对医院火灾联合卫健局、消防救援大队对全县19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地毯式排查检查;五一假期期间联合县文旅局、消防救援大队深入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李自成行宫、姜氏庄园、高西沟生态治理示范点等5家单位开展重点排查;联合公安派出所、消防救援大队、社区抽查“九小场所”。结合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社会单位1131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18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055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61份,行政处罚22家,临时查封14家,责令“三停”4家,罚款3.55万元。发现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单位6家,提请政府挂牌督办2家,消安委挂牌4家;2、扎实开展消防宣传,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以消防宣传“五进”工作作为重要载体,发动宣传员、消防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力量,采取“检查+培训+宣传”工作模式,深入林区、热门景区、校园、宾馆饭店、沿街商铺等场所,开展“一对多”培训指导43次、消防法律法规宣讲26次,借助11.9东风,依托消防志愿者“红袖标”安全员及消防宣传大使等各类人群开展“进家庭”上门服务20余次,今年以来,前共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宣传活动20次,进门店25次、进学校6次、进企业40次、进家庭10次,组织播放各类案例警示教育片6次,累计观看人数达7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发送各时间节点防火提示短信60000条,张贴海报1200余张,悬挂横幅120余条,利用LED显示屏播放消防安全提示800余次。七、承担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全面完成了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自然灾害救助等预案的修编工作,为全面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防灾减灾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奠定了基础。2、全面加强了应急值守、防汛值班等工作,健全完善了急值守响应制度和重点时段备班制度等,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确保了突发灾害事件能够快传快报、快速稳妥处置。八、取得的主要效益今年中心职责明晰,分工明确,承担了七大指挥部的工作,在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完善应急救援平台,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积极配合完成各项防疫工作等。九、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中心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及人员构建不专业等问题工作计划主动性不强,缺乏整体工作思路。应急信息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不能很好的安排工作的进度,二是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可投入的力量有限。十、下一步工作计划下步工作中,分发挥县应急委员会、县安委会等七个县级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构建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完善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等工作机制,形成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继续加强无人机在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健全完善远程视频指挥调度模式,不断提升和优化应急处置综合效能。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在岗应急值守制度,加强信息报送,不断提升应急值班值守的规范化水平。加强资源整合,建立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协作配合、整合联动、统一调度等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应对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