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研究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政策措施,编制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检查考核各镇和县直部门工作任务实施进度及效果等工作。 | |
住所 | 勉县定军山北路与绿缘路交叉口西100米 | |
法定代表人 | 史国栋 | |
开办资金 | 5.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3.93万元 | 422.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违法违规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避险安居搬迁工作基本情况。年初,市上下达我县2023年避险安居搬迁任务700户,其中地灾洪灾搬迁300户(目前,已调整为地灾搬迁任务65户、洪灾搬迁不再纳入考核任务),所有安置房要求是年底达到入住条件(包括九龙新城避险安居搬迁安置点)。制定了《2023年避险安居搬迁年度工作方案》,将年度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镇办,在黄龙新村、团结新村等11个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700户,其中地灾搬迁65户。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搬迁任务。与汉中地建集团合作以代建模式实施“勉县九龙新城避险安居搬迁项目”,计划建设安置房66套。为加快项目进度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对(陕西地建汉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约谈、提醒。二是继续实行项目周调度,每周一召开协调会,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三是与代建方、施工方进行协商,在项目施工可行的情况下,每天加班2—3个小时,加快工期进度。截止目前,安置房主体建设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内外粉刷,预计年底达到入住条件。(二)灾后重建项目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短板弱项和8.21洪水受灾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并经县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会议同意,在张家河镇二沟安置点、茶店镇分水铺安置点、渭溪沟安置点等9个安置点实施便民桥、河堤修复、护坡挡墙等移民搬迁配套项目。目前,9个安置点实施项目已全部完成初验,进入审计收尾阶段。(三)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处置黄龙新村和团结新村移民搬迁空置房实施方案的通知》(勉政办发〔2022〕23号),落实了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的整改工作责任,要求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各负其责做好黄龙新村、团结新村空置房处置工作,为有效解决黄龙新村、团结新村安置点遗留问题提供保障。对于黄龙新村、团结新村1065套闲置房、3.4万平方米闲置商铺,目前已制定了处置实施方案,并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稳步推进项目收尾。积极对接市县审计和发改部门,落实专人跟进,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整改,加快推进项目收尾各项工作。目前全县“十三五”7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审计、财务审计(待市审计局审定)、资产移交已全面完成,项目综合验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乡村振兴示范作用逐步显现。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率先在居住、服务、管理、党建、文化、产业、就业、环境等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将安置点与国土空间布局、乡村布局调整相衔接。涌现出一批具有乡村振兴示范作用的安置点,形成了以新铺镇集镇、青羊驿、新街子镇立集、同沟寺集镇、阜川镇福川新村、元墩镇集镇、茶店镇集镇安置点为代表的一大批美丽乡村新样板。二是避险安居搬迁持续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避险安居搬迁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整体推动,分步实施,进一步坚定我县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加快汉中副中心城市建设增添新动力、做出新贡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因市县移民搬迁项目审计移交等原因,导致审计结论出具慢,影响项目综合验收。二是部分镇街“十三五”项目存在资金缺口,为“十三五”项目收尾带来一定难度。(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审计局对接,并要求审计公司增派人员,落实专人跟进,分析研判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快推进,抓紧推进项目综合验收及资产移交,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项目综合验收;二是按照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有关精神和县政府处置方案,加沟通衔接力度,盘活闲置的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统筹谋划,全力做好避险安居搬迁工作。一是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按照《勉县避险安居搬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要求,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工作落实。二是加快对象确定力度。指导镇街做好地灾搬迁对象确定工作,建立2024年避险安居到点、到户、到人花名册。三是加大协调对接力度。时时跟踪,督促镇村加强工作力量,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避险安居搬迁进度。(二)主动作为,加快盘活闲置资产。按照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和《黄龙新村团结新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存量闲置资产处置方案》,继续加大与省厅沟通衔接力度,做好土地性质的调整,对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出资接盘,做好房屋的销售分配等工作,盘活闲置的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三)全面清盘,扎实推进项目收尾。对安置项目结(决)算审计和项目竣工综合验收进行回头看,确保安置项目结(决)算审计和项目竣工综合验收高质量完成。按照“不漏一点、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镇、驻村、逐点、逐户清查核实”的要求,对2011年以来的所有移民搬迁对象进行全面清盘,对所有的安置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整理,对工作亮点、典型案例等成效进行宣传,形成完善的档案资料。(四)全面摸排,处理好三房结合信访矛盾。2013年、2014年,经县政府会议研究同意,将27个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小区与移民搬迁进行“三房”结合,购房户享受移民搬迁补助。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把控不严,未严格按照省市“三房”结合政策要求,对“三房”结合安置小区进行房屋回购,采取开发商直接出售房屋的形式;未能及时掌握全县符合要求的“三房”结合购房对象数量,未提前取消“三房”结合政策,造成“三房”结合户超任务量,建房资金兑付无法保证。下一步将积极作为,认真摸排、审定搬迁对象、核实购房年度,对符合移民搬迁政策的,提出解决方案,提交县政府相关会议研究;对不符合移民搬迁政策的,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化解信访矛盾。(五)资金清算,交出明白帐。全面对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避灾生态资金逐镇、逐项目、逐户进行清算,对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对象分类管理,资金做到三条线分类记账,杜绝重复享受政策和资金交叉使用,做好资金效益评价分析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