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武乡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保持森林物种多样性、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和生态产品等职能。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明光村 | |
法定代表人 | 田利军 | |
开办资金 | 1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2.3万元 | 300.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武乡林场.公益 | 从业人数 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组织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建设: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汉资发〔2023〕13号),武乡林场成功入选,下达任务10000亩(含年初下达5000亩森林抚育任务)。1、全力完成2023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任务。2023年3月上级下达5000亩森林抚育计划(其中有武乡、褒河林场建设任务各2500亩),任务下达后两国有林场委托专业设计院,经过外业踏勘和内业设计编制了作业设计,经市林业局审批后,按照采购招标有关程序确定施工单位,积极组织实施。项目外业施工于2023年11月15日完工,并由区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2、高质量按期完成森林质量提升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任务。2023年7月3日,省林业局陕林财发〔2023〕84号文件下达2023年度中央财政森林质量提升补助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资金计划5000亩,项目补助资金计划256万元。一是按照时间节点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2023年森林经营作业设计文本,经省局组织专家现地审查,于9月8日省林业局下达作业设计批复文件(陕林生字〔2023〕401号),确定作业设计的经营措施为:间伐抚育和综合抚育两种方式。二是拟定2023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经区林业局批准后,划分三个标段,按程序进行公开招标。三是积极组织施工单位进场作业,于2023年10月15日开工,采取局领导挂帅督办,场分管领导分标段负责,现场代表和监理跟班管理措施,克服了阴雨、地理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将于2023年11月25日全部完成5000亩作业设计和招标项目约定的施工内容,届时经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做好迎接国家、省市全面检查的各项准备。(二)完成2023年秋季补植补造:根据区林业局2023年4月关于《汉中市武乡林场2023年国有林修复资金使用方案的批复》,委托设计单位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23年秋季人工补植造林作业设计。计划在我场石堰寺东沟石场、灵官垭病虫害处置区、林海山庄林间空地区域进行人工补植补造。(三)完成2023年秋季森林抚育作业任务:根据《汉中市林业局关于汉中市武乡林场2023年秋季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设计的批复》(汉林函〔2023〕150号),2023年武乡林场秋季森林抚育项目1000亩,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其中森林抚育作业费用17.3万元。作业区位于武乡林场3、11、21、32林班,共区划7个小班,采用综合抚育的方式,采伐对象为病害木、枯立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边施工边检查,严格执行作业公示、采伐木挂号、青山检尺等制度,严禁出现无证采伐、超限额采伐等,确保项目实施质量。项目外业施工将于2023年12月20全部完成,随后将报请区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四)抓实抓细森林防火工作,防范火灾风险:一年来,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第一重点工作来抓,顺利实现第35个无重大森林火灾年目标。一是健全完善组织机构。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片、资源股包站、护林员管辖区的三级责任制,做到了责任实、任务清、后勤保障充分。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立足于“早”突出于“实”,把握于“防”,采取播放《森林防火条例》,散发“七不准,八不烧”宣传单等,大力营造森林防火声势。三是强化预防措施,狠抓火源管理。严格入山登记和巡山查林,严防火源入山进林,重点防范旅游景区人员集聚区,坟头、庙宇高火险地段。落实“扫码入山”,努力做到不漏一村一户,不漏一车一人。加强防火机具能力实操,由区林业局统一组织,联合开展了无人机巡护和灭火弹试射演练,提升了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能力,为“打早、打小、打了”奠定了基础。(五)依法依规,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紧盯护林守林主责主业,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国有林区秩序稳定。一是持续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在重点林区设立警示牌、资源管护标语和宣传牌,确保宣传工作到点到面,不留死角,全年无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发生。二是抓好管护责任落实。与各管护站和护林员签订了管护责任书,把全场7.5万亩森林管护分山头地块落实到责任人。三是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深入推进林(山)长制,落实责任和巡查检查机制。落实每季度图斑调查,全年开展森林督查及林草综合监测三期图斑调查核实共20个图斑任务,数据完整准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1、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条件。2、为人们提供旅游休憩、娱乐疗养的场所。3、为生物提供繁衍生存条件,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了水土泥沙流失。4、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对降低城市空气中粉尘,减轻噪音污染有明显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区站维修改造项目虽然基本完成,但建设资金仍有缺口。同时通往区站的部分水电路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影响着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开展,项目争取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2、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武乡林场与村组集体林相互交错,辖区有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进山路口较多,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徒步登山等活动频繁,资源管护点多面广,火险等级较高,防控任务艰巨。旅游环线及哑姑山寺沟道路的建成,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森林防火及资源智能监控设施及森林防火装备还不到位,影响了林区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正常运转。3、林分单一,增加了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隐患。辖区林木以人工纯针叶林为主,且大多为近熟林,森林病虫害易发,病虫害发生区域集中在林海山庄和青泥河区域,病虫害为松褐天牛和华山松大小蠹柱杆性病虫害。虽然经过防治,但治标不治本。应从改善林分结构为基础,逐渐将纯针叶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抗火性、抗病性。同时继续加强预防和监测,有效降低虫害扩大发生。(二)整改措施:1、需上级协调解决:我场调查采集森林病虫害标本已送区秦保中心(区森防站)进行鉴定检验。由于本次森林病虫害受害木较多,虫害传播速度快,形势紧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为尽快对发生的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现建议:通过争取区政府财政专项资金、退化林修复项目,多渠道筹集防治资金。2、请求区秦保中心制定该区域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我场将依此为依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落实。3、需上级部门批准解决:上报有关部门通过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和安置退役军人等多渠道解决单位人员缺乏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切实抓好森林经营试点项目。在完成2023年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计划实施面积10000亩,其中森林抚育90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000亩。项目申报总投资514万元。对林场中幼龄林中的国家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进行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按照时间节点提前做好森林经营试点外业踏勘和内业编制工作,按照项目下达计划和审批的作业设计,积极组织实施,严把质量关,预计当年9月份开工,11月底全面完成。(二)继续加强森林病虫害普查和防治。一是认真做好辖区森林病虫害日常巡护和监测,持续开展防治工作。对新发现的林区病虫害利用春秋两季良好时机,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置。同时利用打孔注药、飞防项目、悬挂诱捕器等综合防治措施,持续开展防治工作,遏制华山松大小蠹、松褐天牛危害和蔓延。二是继续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青松抢救等项目争取力度,保证防治工作资金所需。(三)进一步强化措施,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维护林区安全秩序。一是继续加大宣传、检查力度。利用宣传栏、宣传车、横幅、标语、短信等载体,深入林区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加大语音提示装置安装,全面覆盖林区主要入山道口和重点区域,提高入山进林人员的防火自觉性和警惕性。二是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做好火源管控和入山登记,排查林缘边、公路旁的林下可燃物,加大寺庙、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检查防范,加强“防火码”的推广应用。三是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加大联防力度,充分利用“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App”开展林区巡护,落实林区管护责任。(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做好天保工程管理和项目实施。一是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积极开展林区巡查,坚决杜绝林区“五乱”现象发生。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林区良好秩序。多方筹措资金增设森林资源保护监控及林区智能化管理系统,满足新形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需要。二是继续做好封山育林、2023年森林抚育、补植补造后期管护任务和成效监测。(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立足林场实际,统筹谋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国有林场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