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负责全县蚕桑基地建设,桑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课题研究,蚕桑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开发。 | |
住所 | 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同心村菜籽坝组陈家沟 | |
法定代表人 | 万祎敏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8.93万元 | 14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实施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联镇包村,对县域内蚕桑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冬春季栽桑、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大蚕大棚省力化养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蚕桑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工作。举办蚕桑技术培训35期735人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5期50人,“一户一产业”培训26期333人,全年共开展培训66期1118人,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发表宣传信息32篇。2.抓栽桑建园及桑园管护工作。一是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办理桑苗采购手续,组织调运发放嫁接良桑苗288.38万株,全年栽桑8026亩,超额完成今年8000亩的栽桑任务,并实地踏勘对桑树成活率进行了抽验和技术指导。三是狠抓桑园管理,指导农户、经营主体开展桑树修剪定型、刷白中耕、除草施肥、扩盘及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针对今春森林虫害“尺蠖”的大面积爆发危害桑园,单位技术人员深入桑树重点危害镇村,开展桑园虫害虫口密度调查,指导使用物理、化学防治、害虫杀灭,进行夏伐管理、除草、施肥加快树势恢复,为夏秋蚕生产用叶提供保障。3.狠抓小蚕共育和大蚕省力化饲育技术推广,大力开发蚕桑副产品,力促蚕桑提质增效。一是指导小蚕共育,在徐家坪镇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和黑河镇岩房坝村指导小蚕共育810张,共育率达100%,二是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技术人员持续深入8个蚕桑基地开展养蚕大棚内指导大蚕地面育,活动蚕台自动升降、方格簇自动上蔟等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全年完成养蚕810张,产鲜茧32吨,蚕茧收入160余万元,推广纸板方格簇5万余片,塑料折簇15000余片,生产桑果酒50吨、桑叶茶5吨,蚕沙保健枕0.3万对,实现蚕桑综合产值2000余万元。4.着力打造8个重点蚕桑基地。完成了徐家坪镇、黑河镇、白雀寺镇、郭镇、乐素河镇、白水江镇、两河口镇、观音寺镇等8个重点蚕桑基地镇建设共有桑园15000亩,占全县桑园面积的80%。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引进推广家蚕“青松x皓月”、四川“锦绣x潇湘”3个新品种;推广小蚕集中共育、大棚省力化养蚕、方格簇上簇等技术;扩大新建栽桑规模。在全县17个镇(街)栽桑8026亩;打造8个蚕桑基地镇建设,建桑园15000亩;新培育蚕桑经营主体4个。建立蚕桑技术推广示范点3个(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蚕桑示范基地、黑河镇大黄院蚕桑示范园、黑河镇岩房坝蚕桑示范基地);加强蚕桑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养蚕大棚10个6550平方米,建立小蚕共育室2个520平方米;推进产业链开发,蚕茧烘干房、桑枝食用菌大棚、蚕沙保健枕生产加工车间、蚕桑文化研学体验区等,并启动了缫丝厂建设项目的前期选址、项目建议书编制。经济效益:全年完成养蚕810张,产鲜茧32吨,蚕茧收入160余万元,完成小蚕共育810张,共育率100%,推广纸板方格簇5万余片,塑料折簇15000余片,大小蚕网1.2万张,撒粉器50个;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共建成智能化加温补湿设备5套,热风循环烘茧设备2套,桑果酒和桑叶茶生产线2条。生产桑果酒50吨、桑叶茶5吨、蚕沙保健枕0.3万对,实现蚕桑综合产值2000万元,提升了联农带农能力。免费给养蚕户发放石灰60余吨、除草剂、蚕药、桑剪桑锯等物资5000余件,指导示范标准化绿色蚕桑生产技术,开展蚕桑产业多重功能试验示范,带动受益脱贫农户2000余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春季受杂食性害虫“尺蠖”的影响,部分蚕桑村桑园遭受了害虫危害,影响了春蚕的饲养,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二是部分村集体重蚕轻桑,重栽轻管现象严重,桑园管理差,无资金投入,导致杂草丛生,桑树长势差,产叶量低,影响了养蚕量和蚕桑经济效益;三是养蚕基础设施差,先进养蚕设备少,有的村集体实施的蚕桑项目只修了养蚕大棚没有养蚕设施,影响全县蚕桑产业的大发展。2、改进措施:一要强化桑园科学管理。抓低产桑园的改良和优质丰产示范桑园建设。二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强村大户。结构现状及全县蚕桑产业整体布局,重新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蚕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园效益,坚持粮桑间作套种,开展复合经营,充分调动蚕农参与蚕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蚕桑大户示范引导。通过加强桑树(园)管护,切实提升增产增效潜力。四要加快蚕桑项目建设,提升养蚕智能化水平,提高蚕桑效益、增加蚕农收入。四要要大力招商引资,加大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蚕蛹食品、蚕丝被、桑果酒、桑椹饮品、桑叶茶、蚕沙保健枕、桑枝食用菌、桑黄菌、桑枝切片等蚕桑副产品、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增加蚕桑附加值,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能。五要加大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含量。培养大批乡土科技骨干。六要加强新技术的实验示范、推广,大力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採茧等技术,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目标任务:2024年计划新建桑园1000亩,改造低产桑园2000亩,完成桑园科学管理3000亩,实现养蚕1000张,产茧40吨,蚕茧收入200万元。生产桑果酒50吨,桑叶茶10吨,蚕沙保健枕1000对,实现蚕桑综合产值2500万元。开展蚕桑技术培训30期600人次,推广智能化养蚕设备2套,自动化採茧设备8套。新培育蚕桑经营主体2个,培育蚕桑科技示范点3个。2、工作措施:县镇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蚕桑业发展信心,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宣传,积极引导蚕农理性对待茧丝市场波动,树立低谷时发展,高潮时见效的思想意识,积极防止挖桑毁桑行为;鼓励和扶持农民兴桑养蚕,强化桑园科学管理,巩固现有桑园基础,做好老劣、实生桑园及低产桑园的改良工作,抓好优质丰产示范桑园建设,对缺株、断垄的地块、病虫衰老桑树及时进行改良补植,确保现有桑园面积。加大蚕桑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蚕桑经济效益,再创蚕桑产业辉煌。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强村大户。一是引导各镇(办)应根据本地农业生产情况、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全县蚕桑产业整体布局,重新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地坎桑、四边桑、以及撂荒地、土地污染不能种粮食的地块栽桑建园,发展蚕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园效益,坚持粮桑间作套种,开展复合经营,充分调动蚕农参与蚕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蚕桑大户示范引导;通过加强桑树(园)管护,切实提升增产增效潜力。三是加快蚕桑项目建设,提升养蚕智能化水平,提高蚕桑效益、增加蚕农收入。四是要大力招商引资,加大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蚕蛹食品、蚕丝被、桑果酒、桑椹饮品、桑叶茶、蚕沙保健枕、桑枝食用菌、桑黄菌、桑枝切片等蚕桑副产品、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增加蚕桑附加值,提升蚕桑产业综合效能。4、加大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培养出一大批乡土科技骨干。二是加强蚕桑新技术的实验示范、推广,重点推广强桑1号、农桑14、育711等高产抗病新桑品种。在养蚕方面重点推广智能化养蚕设备和技术,大力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採茧等技术,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三是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搞好各项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指导工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含量,增加蚕农的蚕桑收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