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6: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全区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导开展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全区文明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新民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政府大楼东6楼
法定代表人 常耘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横山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任务,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持续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奋力谱写横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凝筑群众干部根基。印发《关于实施文明实践“五个一”宣传宣讲工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以党员干部、“五老人员”、“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为主体的“文明实践宣讲团”,进驻各级文明实践阵地,聚村头、上地头、坐田头,带着乡音讲理论,赴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开展开展常态化宣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示范宣讲等基层宣讲活动100余场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群众、扎根基层、入脑入心。(二)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使命任务,全面完成1个示范中心、23个实践所(6个示范所)、254个实践站(50个示范站)、200余个实践点和7个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中心+所+站+点+基地”五级上下有效联动、精准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一是印发《2023年度榆林市横山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安排意见》和《榆林市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中心年度活动计划并按月更新月度计划,指导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制定年/月度活动计划,各所(站)以“讲、评、帮、乐、行”为主要形式,每月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8次(理论宣讲不少于2次)。二是推出“党的二十大宣讲”“文化文艺走基层”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扶持了“情暖夕阳红·幸福永留存”、“老王说事”、“和事佬”、“点亮微心愿”等项目,推荐“走进山沟沟”美育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榆林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优秀奖,引导群众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期间,发布《学习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横山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倡议书》,组织召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服务总队授旗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号召全区广大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围绕“3·5”学雷锋日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为我区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卫生环保、应急救援、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10支志愿者服务队逐一授旗,积极倡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农户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举办“全民阅读相约五一”暨“让雷锋精神闪耀新时代”短视频征集活动,突出展现我区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专业社会实践中展现的吃苦耐劳精神、协助老师或同学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等,切实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高考期间,发布《凝聚志愿力量,文明护航高考》倡议书,开展“金丝带”爱心送考、爱心护考、爱心静考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广大志愿者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助力学子圆梦;(三)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厚植群众道德沃土。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作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家风;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全国爱眼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献血日”“122交通安全宣传日”“宪法宣传日”等重大节日时间节点,组织全区各相关单位开展相关活动40余场次,为我区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为期四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清爽榆林多彩横山”群众文化艺术节,用多元化的展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文明的社会氛围,彰显群众文化的自信风采;积极选树“身边好人”,面向全区范围组织开展“震远集团2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第三届“横山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收到13类共计158名份事迹材料,经两轮初选审核评选出79名各类优秀者后,开启微信点赞环节,点赞历时8天,访问量达2794989人次,总共收获点赞721317票,最终采取线上点赞和线下专家评审投票的方式,确定最终名单“横山好人”50名,“横山好人”提名29人,计划12月下旬举办“好人表彰”典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四)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文明之风蔚然成行。围绕我区巩衔工作,印发《榆林市横山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省委文明办提出的“一所一站”(建设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一创一评”(创建文明村镇、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一街一榜”(乡风文明一条街、道德楷模榜)“一队一场”(农村志愿服务队、文化活动广场)“一规一堂”(村规民约、道德讲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为基础,广泛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区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镇占比分别超70%和60%;指导各镇、村结合辖区实际,召开新民风建设表彰大会,对各辖区内“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诚信村民等农村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累计评选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道德模范22人,最美村官、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横山好人”122名(提名奖89名),乡贤、家风家教示范户等“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户54户;深入基层一线督促全区214个行政村全部修订、上墙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领乡村振兴。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一是在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举办“文明实践点亮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各级各部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以本次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志愿服务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扶持了“情暖夕阳红·幸福永留存”、“老王说事”、“和事佬”、“点亮微心愿”等项目,引导群众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家风,为我区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目前在问题。我们虽然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数量不多、内容不新、活动不丰富。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虽均已挂牌,制度上墙,但依托“五大平台”开展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存在农民群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社会问题。四、整改措施。一是健全运行机制,持续完善优化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和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做到亲自抓组织,带头做参与。二是提升文明实践实效,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软硬件建设,拓展文明实践线上阵地,不断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完善志愿服务嘉奖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着力提高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满意程度。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创新案例,广泛征集、深入挖掘全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遴选推广文明实践工作案例,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建设,让文明实践水平有提升、覆盖更广泛、群众来点赞。五、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1.文明培育。一是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党的声音进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理响横山”“百姓名嘴”等宣讲力量,开展各类文明宣传宣讲活动。二是以“一心三融合”(一心:群众“暖心事”。三融合:阵地融合、服务融合、资源融合)为抓手,精心构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文明实践。一是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功能,完善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和三级书记任务清单,形成闭环机制,推广“农民群众爱阅读”读书打卡、爱心积分超市、红黑榜等经验做法。二是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报账”制度。三是科学规划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关爱“一老一小”服务项目,持续开展老年人“情暖夕阳红·幸福永留存”项目的,新开发扶持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一个。3.文明创建。一是做好文明城市创建,配合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化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二是做好文明单位创建,鼓励引导各区级部门参与创建,在省市级文明单位与各村、社区结对共建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区级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各类共建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对文明单位的创建指导,加大检查力度。三是做好文明社区创建,推荐表彰一批区级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栋,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群众向心力与凝聚力。四是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开展“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宣传活动,推进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学生课外活动阵地,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引导文明校园创建由外延式创建向内涵式创建转变,宣传展示各级文明校园良好风貌和经验做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