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检查、督促和先进经验宣传推广;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大任务。 | |
住所 | 子洲县县委大楼西侧2楼224室 | |
法定代表人 | 赵发礼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子洲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3万元 | 4.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抓基础、建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任务,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完善、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体系。出台《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考核管理办法》《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动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二是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范围,新增加4个“暖心小点点”文明实践点及“县党史教育中心”等文明实践基地。(二)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新申创2023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文明单位4个、文明校园2个、文明乡镇1个、文明村11个。二是新申创2023年度县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村2个,文明社区2个,文明企业2个,文明家庭6户。召开《全县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创建暨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结对共建安排部署会》。三是全面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安排部署创文工作;出台《子洲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县级领导和部门分片区包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成立两个专门督导组,开展创文专项督导2轮,全县上下齐抓创文的氛围日渐浓厚。(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开展“五提倡五反对”移风易俗工作。召开移风易俗联席会议,部署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二是通过对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实地调研乡风文明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子洲乡风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助推文明城市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及“市级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认定苗家坪镇梁渠村和马蹄沟镇吉利坪村为“市级文明示范村”。(四)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一是聚焦五大重点工作内容,累计开展50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两万余人。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系列活动,县级领导深入包联乡镇实践所,乡镇党委书记下沉村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及县委史志办骨干组成“子洲红”文明实践宣讲团进实践所站常态开展宣讲。举办“最美家庭”评选、“康硬人家”表彰等200余场培育主流价值观活动。开展讲习俗、转九曲、捏面花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组建“文艺小骑兵”和“舞动子洲”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送说书、送文艺、送文化到农村。开展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系列活动,组建“说事堂”“说理处”“法律坐诊”等志愿服务队开展长效服务。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积极孵化培育“二十大知识我来答”“好人讲好故事”“习语学习打卡地”“夕阳红宣讲团”“李子洲事迹宣讲团”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持续组织开展对已培育的“亲情暖心桥”“子洲红”。(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2023年,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组织志愿者开展6次“红领巾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组织全县中小学生收看了“开学第一课”、道德模范进校园线上公益讲座及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及向国旗敬礼等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了常态化督查指导工作。四是深入开展护苗工作,开展专项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六)着力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组织我县入选第十届“榆林好人”的8名好人和20名历届好人参加市委文明办举办的颁奖典礼。二是组织各类文明单位、村镇、学校开展道德讲堂以及通过宣讲报告、专题报道、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传展示活动。三是广泛组织动员各行政村开展村级“道德模范”“五家十星”“康硬三川口”“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全年各行政村累计开展评选表彰活动200余场次。四是抓住“公民道德宣传日”“我们的节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六进”等方式广泛开展道德宣传。并动员文明单位、村镇,群众身边宣讲员,陕北说书、文艺等各类志愿者队伍,协同聚力,协作推动,着力为乡村振兴铸魂提神。(七)着力抓好社会文明实践工作。一是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及“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利用“子洲融媒”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积极宣传推介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典型,生动讲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品牌故事,扩大典型宣传的影响力。(八)着力抓好“诚信榆林”建设工作。一是健全机制。制定并印发《子洲县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子洲县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二是深入开展诚信建设相关活动。召开两期信用修复培训会,引导和协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各类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县级放心消费单位”创建评选活动,共创建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1家。子洲法院定期发布“驼城春雨”“上郡锐士”“塞上雷霆”等专项执行动十余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我中心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精神,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立德铸魂、凝聚人心。全年累计开展50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两万余人。推荐上报1个省级文明实践示范所、5个文明实践示范站、1条文明实践品牌线路、20个文明实践站点、10个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94个文明实践骨干等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1个省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市级文明实践示范中心、2个文明实践示范所、33个文明实践示范站、5个文明实践示范基地、5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125511”典型;4个市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4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1个最美志愿者等榆林市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推荐申报“习语学习打卡点”文明实践项目参与榆林市2023年首届优秀全民阅读评选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学习交流活动匮乏。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进程中,与其他兄弟县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横向交流机制。工作模式与人力资源配置欠佳。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目前承载着多重工作任务,现仅有4人,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有时对工作细节考虑不足。四、整改措施深化培训研讨与经验借鉴。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举办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同时定期安排外出考察学习,吸收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灵活创新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前精细规划与预案设定。在着手每项具体工作之前,强化战略预判和工作计划的精细化设计,确保每个项目都有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纳入紧急应对预案,以期在各种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调整并有效保障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平稳运行与高质量完成。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培育向上向善力量。(一)继续推进“子洲红”“第一书记理论宣讲团”、“李子洲事迹宣讲团”等宣传宣讲品牌项目。(二)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好包抓督导机制和结对帮扶共建制度,探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示范站建设。(三)巩固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广泛开展文明创建。重点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开展2024年度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发文明创建工作活力。(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认真组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厚德子洲”建设。(五)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和“市级文明示范村”建设,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开创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六)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道德礼仪、传统文化为重点,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家风家教家训”征文比赛等活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七)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推动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全县重点工作。(八)抓好社会文明实践工作。持续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文明行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推进社会文明风尚行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考评优秀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