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子洲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5:56
单位名称 子洲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为全县村级组织机构运转提供经费保障,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指导乡镇财政所建设;组织实施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和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工作。
住所 子洲县财政局大楼
法定代表人 李飞
开办资金 10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92万元 83.67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开展情况(一)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子洲县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文件要求,我单位按照县财政局安排,于4月份接手此项工作任务,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专人负责,紧抓落实。1、项目基本情况淮宁湾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大桥及道路建设地点为淮宁湾镇前淮宁湾村,项目投资1425.46万元,建设内容为道路硬化全长0.701公里,宽7米,新建大桥一座,长111米,宽10米,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宽1.5米,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园区规划用地88.22亩,平整后有效用地79.07亩;园区西侧边界河提挡墙护坡长122米及园区配套排水设施。2、项目进展情况为了此项目早实施、早见效,我单位把项目真正抓在手上,现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环境影响备案表、项目选址、土地预审、可研报告批复、社会维稳评估、洪评报告、初步设计批复、招投标实施方案批复等手续,每项手续办理都以最快速度协调跟进,全力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3年11月16日完成项目公开招标,因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影响,预计2024年8月份竣工。(二)进一步提升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坚持农民普遍受益为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聚焦农村公益事业短板弱项,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项目,以普惠保基础、特惠保重点,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共收到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432万元,涉及项目131个,其中红色美丽乡村建设1000万元2个,每个500万元(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150万元1个,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1个,厕所革命187万元(县农业局具体负责实施),市级下达项目资金300万元13个,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745万元113个。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项目管理,强化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强绩效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跟踪问效,无效问责,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受益一方。制定出台了《子洲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子财发〔2023〕435号)、《子洲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子财发〔2023〕436号)和《子洲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管护制度的通知》(子财发〔2023〕437号)文件,为强化档案资料管理,统一印制了一套规范、便捷、高效的管理项目资料。(三)深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遵循补贴政策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原则,依托省财政厅“一卡通”兑付系统,将凡是财政预算安排,直接支付给城乡居民个人的、以现金形式发放的所有生产类、生活类、保障类、补偿类资金,实行“部门分工负责、资金专户管理、财政集中支付、银行统一发放”管理模式,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的目标。目前已录入惠民惠农补贴项目68项,发放补贴资金3.66亿元,兑付进度92.90%,确保党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四)进一步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抓基础、补短板、强优势、重监管”和创建“五型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明确职能定位,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优化干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从机构、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推进,逐步规范管人、理财、办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序运行。今年招录财政所人员8人,任命所长2名,现有公务员28名,其他工作人员40名,争取市级资金225万元,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为打通财政资金监管、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保障。(五)扎实做好单位包村帮扶和干部包户帮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单位包村帮扶和干部包户帮扶工作,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聚焦帮扶村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帮助帮扶村解决水、电、路、讯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户施策,真帮真扶,志智双扶,注重激发贫困户自身内生动力,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消费扶贫(线上消费2800元,线下消费5906万元),切实做到为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和质量。二、取得效益2023年,我单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涉及16个乡镇,113个行政村和认真落实党的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兑付项目68项,受益人数达30万人次,通过说书、媒体宣传和发放宣传品的方式,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使人民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一)思想政治方面。部分干部政治规矩不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偏差,降低了标准要求,消磨了进取精神。(二)干事创业方面。部分干部不能主动积极创新性开展工作,内生动力不足,遇事担当作为不够,纪律作风不严。(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量少、覆盖面小。(四)乡镇(街道)财政所有待提高改进。四、整改措施(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二)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以工作制度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努力打造一支干事创业、作风正派、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三)本着普惠保基本,特惠保重点的思路,力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扎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四)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县乡协同,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真正把我县乡镇(街道)财政所建设成为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财政所。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指导,在县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全县经济中心、服务发展大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深化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切实为全县“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一)2024年计划下达普惠制项目100个,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争取特惠制项目10个资金200万元。要强化预算管理,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要加强绩效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跟踪问效,无效问责,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受益一方;要规范档案管理,实行档案电子档,便于查询、查看便捷。(二)凡是财政预算安排,直接支付给城乡居民个人的、以现金形式发放的所有生产类、生活类、保障类、补偿类资金,实行“部门分工负责、资金专户管理、财政集中支付、银行统一发放”管理模式,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的目标。(三)进一步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明确职能定位,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优化干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从机构、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推进,逐步规范管人、理财、办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序运行。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为打通财政资金监管、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保障。(四)持续做好单位包村帮扶和干部包户帮扶工作,聚焦帮扶村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因户施策,真帮真扶,志智双扶,注重激发贫困户自身内生动力,落实扶持政策,切实帮助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和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