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新闻宣传,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业务范围: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新闻和对外宣传;新媒体新技术引进使用、推广;县域内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和释疑解惑;负责来宁媒体的采访配合。(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西大街文昌路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雅娜 | |
开办资金 | 220.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0.06万元 | 220.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主题宣传亮点突出。中心结合重要时期宣传主题精心策划一批重点选题、重大主题、亮点工作,围绕“三个年”年和清廉宁强建设,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训主线,在宁强电视台、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清廉宁强》《干部作风集中整训进行时》《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国卫复审》《平安宁强》等专栏10余个,在宁强电视台、宁强发布开设了聚焦“三个年”奋进新征程专题访谈大力宣传全县各各镇街、各部门进一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加强正面引导,切实形成大抓作风的浓厚氛围。(二)对外宣传精彩纷呈。加强与高端媒体合作,配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深入我县采访报道,联合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共同推出【2023国庆特别报道】县域之美宁强篇,在《陕视汉中》、《宁强发布》平台同步播出,对外宣传推介宁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等,提升宁强知名度、美誉度。全年在上级新闻媒体刊发稿,466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4条,陕西广播电视台70篇(条),汉中电视台80篇(条),在《学习强国》刊发312篇(其中全国平台采用4条,省级平台采用60条,市级平台采用258条)。《宁强发布》在全市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持续向好,粉丝关注量增加,上半年在《汉中新闻联播》上稿位列全市第三,在《汉中视听》上稿位列全市第一,位居全市新闻宣传第一方阵。2件作品分别获汉中新闻奖广电电视类三等奖和网络类三等奖。(三)对内宣传鼓舞人心。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事业、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报道工作进展和成效亮点。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三大行动”在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国卫复审、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旅游文化活动等方面营造浓厚氛围;在重要节庆、重点时段积极策划通力合作开展相关宣传,通过全媒体平台对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羌风汉韵.茶香宁强”中国醉美茶文化旅游季活动、“五一”期间文旅活动、龙舟赛、中秋国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我县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在宁强电视台《宁强新闻》发稿1800条,《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2400余条信息,制作微视频490余条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播放,其中点击量5万以上作品13条、10万以上作品2条。(四)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主导权,发挥好职责,坚持正确导向贯穿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新闻采编各个环节绷紧“正确舆论导向”这根弦,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全面、准确、系统地宣传阐释中央、省市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严格执行电视节目、网络发布平台“三审三校”制,严把政治导向关,加强新媒体的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五)加强安全播出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播出各项措施,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信息方面日常监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定期开展播出设备检测检修,网络安全监管,加强人员值守,确保重要保障期间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安全播出。(六)加强对鹰嘴岩发射台、应急广播、防洪预警、户户通等业务的管理。加大对中省无线覆盖工程设备应急广播平台的定期维护,加强对中省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确保安全播出,同时根据全县工作重点及时录制公益广告、通告、通知等在应急广播中播出,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在上级新闻媒体刊发稿,466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4条,陕西广播电视台70篇(条),汉中电视台80篇(条),在《学习强国》刊发312篇(其中全国平台采用4条,省级平台采用60条,市级平台采用258条)。《宁强发布》在全市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持续向好,粉丝关注量增加,上半年在《汉中新闻联播》上稿位列全市第三,在《汉中视听》上稿位列全市第一,位居全市新闻宣传第一方阵。2件作品分别获汉中新闻奖广电电视类三等奖和网络类三等奖。在宁强电视台《宁强新闻》发稿1800条,《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2400余条信息,制作微视频490余条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播放,其中点击量5万以上作品13条、10万以上作品2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记者、新媒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县融媒体中心现有5名记者,其中3人为临聘人员,只能满足日常县上重大活动、民生、社会新闻的宣传报道,缺乏优质主题报道、专题报道人才,新媒体方面文字编辑极度缺乏,影响节目的创新性。2.宣传手段、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优秀的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专业技术人员引不进来,宣传策划总体水平不高。改进措施继续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学习方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新闻采编业务培训和邀请外界新闻媒体资深记者、编辑来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改进新闻报道方式,运用新技术,着力办好“爱宁强”APP和“宁强发布”公众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按照“严纪律、知敬畏、强作风”整训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作风效能和政风建设,努力打造“有责任、讲学习、重创新、勇担当、守纪律”的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队伍。二是办好宁强新闻、“宁强发布”微信公众、“宁强融媒”视频号、“爱宁强”App等平台栏目,坚持内容为王,做实新闻提质文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写一批有深度、接地气、影响大的新闻作品;着力在新闻发布快、报道形式活、覆盖范围广、传播影响大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切实提升宁强新闻、宁强发布内容质量,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加大广告、专题片的制作,精心策划制作一批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专题片,实现创收任务,经营发布好“宁强融媒”抖音账号,吸引粉丝,增加关注,加大微视频的制作包装,扩大视频号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