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年度城建项目申报,建设方案审查,落实建设项目资金,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协调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关系,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汉源镇河滨路城建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刘长宏 | |
开办资金 | 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万元 | 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2020年3月2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张树庆变更为郑波,2021年11月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郑波变更为刘长宏。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聚焦项目带动作用,打好城镇破题攻坚战。实施“4111+N”项目76个(65个新开工项目,11个续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3.61亿元,项目均已完成年度建设投资任务,完成投资13.74亿元,占比100.96%。完成老旧小区30个,涉及居民1320户;实施弱电下地项目7个,完成线管铺设36.95千米(单管长度);实施排水防涝与雨污分流项目4个,新建管网4.64千米,新建河堤7.25千米;实施绿化建设项目6个,新增口袋公园6处,新增绿地面积3190平方米。实施重点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22个,项目均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实施人行道改造项目7个,背街小巷改造1个、打通断头路项目2个,改造人行道3.7公里,改造河堤栏杆3.38公里,完成道路无障碍设施、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绿化及亮化改造,群众出行条件、道路环境显著改善,目前我县建成区道路面积合计130.4万平方米,建成区路网密度12.5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长度105.02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8.52平方米,基本满足县城出行需求。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1个,完成投资12.37亿元,占年度任务100.08%。完成河滨路、建设路、市场路等7条人行道改造,完成南站环境整治、南北大街绿化提升等绿化工程;完成南门转盘、西门踏步台、北门口绿化带亮化工程,打造啤酒一条街、“羌风汉韵·梦回宁强”印象羌城水上夜游等亮化精品工程。年度30个老旧小区全部完成。大安、代家坝、禅家岩镇、铁锁关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广坪、阳平关污水处理站建成试运营。观玉珑庭、羌南晨曦、华林羌南新城等5个房地产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监督指导,全年完成市级文明工地6个,线上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54份,数字化图审率达95%(市局年度任务80%),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各项规定,新建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达89.2%(年度任务目标60%),新型节能材料推广率达100%。新开工基本级绿色建筑项目15个,占新建建筑比例100%(年度任务目标60%);新建装配式建筑3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26.3%(年度任务目标26%)。基本完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普查工作,摸清了设施种类、构成、规模等基本情况,同步消除设施安全隐患。积极打造县城羌文化特色街区,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年度实施县城建设项目48个,年度计划投资14.81亿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完工项目25个,占比52.08%,完成投资15.75亿元,占比106.28%。完成东西大街、大东街、公安巷、市场路、上关街、河滨路等道路改造;完成南站环境整治、南北大街绿化提升等绿化工程;完成南门转盘、西门踏步台、北门口绿化带亮化工程,打造啤酒一条街、“羌风汉韵·梦回宁强”印象羌城水上夜游等亮化精品工程,县城特色风貌进一步加强。(二)聚焦年度考核指标,冲刺实绩确保实效。本年度固定资产任务8.8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74亿元,占比53.86%。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市住建局下达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12.42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任务13.64亿元,占比133.98%,预计增速18.61%。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同比(2022年度2.59亿元)增长77.22%。(三)项目申报抢抓政策机遇包装城市建设项目,审报国家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6个,被国家重大项目库锁定2个,总投资1.57亿元;编报中央预算内储备项目3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9700万元,其中: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发行专项债2700万元;宁强县生活垃圾热解气化项目专项债券资金7000万元,发行一般债卷2400万元。完成中省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申报,获得中省市政策支持项目:老旧小区改造资金145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整合资金900.9万元。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单位抓实项目建设与管理,抓强项目办工作力度,抓牢项目办管理,抓好作风建设,全力促进全县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稳步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中心城区“4111”三年行动,城区道路更加畅通、市政服务更为便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稳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发展。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项目改善了县城居住环境,完善生活基础设施,增强了居民幸福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探索新的项目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缺乏动力;二是工作机制亮点和特色不多;三是受政策影响,部分建设项目前期审核、报批、招投标手续繁琐且用时较长,影响部分项目推进速度,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时间长、跨度大;四是项目建设与管理服务标准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同志们的理论水平,加强精细化管理力度,;二是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全体的业务知识学习和讨论,为工作创新当下基础;三是在抓进度上狠下功夫,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品质”的思想理念,按照“未开工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结合项目建设时间节点,明确项目具体开竣工时间、责任单位、联系领导等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化目标,倒排工期,强化措施,明确进度,确保项目如期推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住建系统服务重点工程建设的职能作用,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尽量早计划,完成项目的立项,早开工,全力做好项目扫尾衔接工作。2、扎实落实责任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继续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项目跟踪服务制、股室(单位)具体负责工作制,继续实行时间倒排、责任倒逼和定期督查机制,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解决新困难和新问题。3、抓好各项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目标,对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各下属单位负责人进行责任落实。落实专人认真填报考核表册,及时报送平时考核所需的资料4、加大项目资金争跑力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重点从薄弱环节入手,专款专用,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常态化工作。5、稳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建设完善市政、环保、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县城污水垃圾、绿化亮化、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包装,按中省市文件要求积极申报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