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府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5:34
单位名称 府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免疫规划流通环节管理及预防接种相关工作;病媒生物监测;预防性健康检查;地方病防控。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区富康路
法定代表人 孙文飞
开办资金 427.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0.04万元 802.13万元
网上名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业人数  9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省、市疾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健康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二十大会精神,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注重防治,稳步推进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全县累计报告传染病1086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我县传染病防控整体上保持平稳态势。十种重点传染病发病数:肺结核94例;乙肝59例;HIV8例;布病40例;梅毒57例;手足口病20例;流行性腮腺炎6例;麻疹、狂犬病、出血热本期无发病。免疫规划疫苗累计接种免疫规划疫苗41839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43346针次,冷链共运转18次,疫苗接种实施情况良好。碘缺监测儿童、孕妇尿碘中位数均在正常范围,对全县13个乡镇的90个病区村村进行水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氟含量均正常范围。发现布病现患40例,全部给予规范管理。鼠疫监测捕获24只鼠,检验结果均阴性。(二)规范服务,有序落实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177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累计建档5178例。严重精神障碍累计建档患者人数为1187例,检出率为3.93‰;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监测按照规范顺利进行。共完成过敏性鼻炎调查问卷1678份,采集过敏性鼻炎患者静脉血143份,采集没有过敏性疾病的调查对象70份。(三)强化监测,落实饮用水、职业病等预警任务。农村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病媒微生物监测全面实施,食源性疾病共报告342例,无死亡病例。上报并审核职业健康检查25568人,完成率100%。对30家采矿业,30家非煤矿企业委托第三方监测技术机构进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均按照省卫健委的安排全面完成。(四)加强宣传,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截止目前,我中心通过各种宣传日,在辖区范围内和各乡镇开展集中宣传、进学校、进监狱、进乡村、进行健康讲座、面对面宣传、视频宣传、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物品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632余份,《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读本》1000册,向群众发放宣传册1500余份,艾滋病预防知识折页200张,宣传画海报1550张,抽纸3400包,毛巾800个,湿巾纸800个、手提袋600个,一次性纸杯4000个,物资9400份,免费义诊320余人次。并未群众提供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第52个世界环境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外,府谷中学发放《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手册》1000册、结核病宣传手提袋200个、海报两张、抽纸100包、《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2本。同时向全民普及中医药养生文化,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国民体质,预防传染病。(五)强化督导考核,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职工业务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业务知识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约120人次,切实加强了中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我中心对全县4家县级医院和23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会,培训人员共计1120余人。四是强化督导考核,以卫健局牵头,针对辖区内2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4次全面的督导检查,针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2023年4月11日-4月15日对城镇的幼儿园、小学的入托入学接种查验工作进行了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反馈至教育局,便于日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主要效益一是投资20余万元对中心办公区域、党员阵地进行改造,整个大楼安装了监控设备、控烟敏感器、网络全覆盖,并添置了运动器材等办公娱乐设施;投资10余万元强化了防火、防盗等安全生产实施。二是投资530多万元的理化实验室投入使用,今年枯水期和丰水期108份水质检测任务全部完成;三是积极参加了全市举办的流行病大竞赛,我县获得全市团体竞赛第一名,个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人的好成绩。三、存在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疾控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人才短缺,编制不合理:按照《陕西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编制总额≧85%,现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0%;公卫专业人员要求≧30%,现我中心公卫专业人员仅占8%;检验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应≧23%,现仅占3%。目前,现有人才队伍不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求。急需专业人员20名,其中检验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8名。二是多部门联动还是非常滞后。传染病“联防联控”,慢性病“医防结合”,都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防控以及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是我们多部门联动非常滞后的体现。下一步工作打算推进疾病联防联控科学运行。大力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主动承担工作职能,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会同各疾病防控领导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农业园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促进疾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规范、高效运转。(二)引进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了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我中心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开展。(三)扎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其他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网络监测,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二是利用其他宣传日积极宣传;三是开展老年人、学生等高危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四)切实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慢性病患者管理,加大筛查力度,完成任务数,有效提高规范管理率,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及宣传;二是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政策实施。协调相关单位,推动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动员社会力量、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管理;三是完善死因登记上报、补录工作,督促基层、医院完成肿瘤平台补录信息的录入。(五)规范疫苗管理接种能力。一是大力推广自动化查验,夯实疫苗接种服务基础,完善系统及网络部署,实行电子建档,电子签章,对于服务人口较多的乡镇打造数字化门诊;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倡疫苗联合接种,着重打造妈妈班课堂,精细化重点服务对象,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免疫接种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