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医疗保障基金监测中心

旬邑县医疗保障基金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5:28
单位名称 旬邑县医疗保障基金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测管理,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承担县域医保基金使用监测、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稽核、检查、违规行为投诉和举报受理工作,监测指导县域内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和配送工作,承担县域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等工作。
住所 旬邑县医疗保障局四楼
法定代表人 王婷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县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医保信息化工作。医保信息化建设是医保管理经办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落实医保信息化管理工作。成立信息化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四项机制,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科、信息科、his系统工程师沟通交流,印发《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应用工作情况》的通报2期,通过联席沟通、周调度、月通报等工作方式,我县协议维护率100%,智能审核率在96%以上。特别是组织召开第四季度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以来,每周对接口改造和结算清单上传率低的后5名机构进行实地问询,现场督导。二是及时响应解决系统相关问题。加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微信工作群,主动收集汇总各定点医药机构反馈的系统问题,制作了〈医保信息化问题处置申请表〉,先后接待两定机构来访、来电咨询解释工作及相关技术问题累计60余件,办结率100%,为两定机构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做到了积极服务,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三是全力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工作。按照市局确定的“行政部门抓总、经办机构主抓落实、监测中心技术协同”的工作原则,我中心积极与市监测中心对接智能监管子系统事前提醒、事中预警、医保移动支付、处方流转等各类接口改造业务,收集整理接口数据规范、技术参数及管理要求并下发至各定点医疗机构。四是维护医保网络安全。积极做好全市医保网络安全接入排查与整改工作,对影响平台稳定运行的安全隐患全面摸排,梳理部门内部及两定机构网络接入情况,对各定点医药机构接入使用的IP地址、网络运营商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督促两定机构安装网络安全防护终端软件,实现全网接入终端电脑可控、可防的合规化管理。五是开展医保平台应用绩效考核工作。根据市局下达的2023年医保标准化工作绩效指标,结合我县医保标准化工作情况,监测中心与经办中心联合印发了《医保信息标准化工作绩效管理的补充通知》,及时明确了协议维护率、结算清单上传非标率、智能审核率的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分值,促进医保信息规范化管理。今年组织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落地应用专题会议2次,安排国家编码应用和非标数据治理整改工作,对上级反馈两定机构的耗材、药品等非标编码进行通报,并督促各定点医药机构按要求整改,确保上传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二)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一是贯彻落实2023年旬邑县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到基金监管宣传月活动,通过分发宣传资料、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动画等方式,真正让医保法规政策走进百姓身边,切实推进“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个人守信”的医保基金监管格局。二是开展基金安全宣传工作。我中心积极参与基金安全宣传工作,并借助“以老带新、以查代训”的方式,对信息化、门诊、住院等指标进行了考核,并进一步对两定机构进行了维护基金安全的再宣传。二、取得主要效益2023年,我中心以信息化建设和接口改造工作为总抓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协议维护率从0%提升至100%,二级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从71.22%提升至99.98%,一级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从0%最高提升至99.13%,使用独立HIS的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达到91%以上,非标数据控制在0.1‰内,智审率从80%提升至99%。二是接口改造方面:1家医院完成“三电子两支付”接口改造任务,3家医院完成智能监管子系统事前事中接口改造任务,1家药店完成智能监控子系统事前事中接口改造,1家医院已完成医保移动支付接口改造及电子处方流转接口改造任务。三、存在问题(一)医保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亟待提高。对基础信息查询、基金运行、智能监管等医保数据提取、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不能满足,基金监测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二)执法水平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因中心全体同志从外部门调入,欠缺医疗、信息管理、计算机、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应对两定机构违规使用或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时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四、整改措施(一)提高医保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加强对智能审核、智能监管、运行监测分析等监管模块操作,并熟练掌握准确的操作步骤。(二)强化执法水平。加强中心全体同志关于医疗、信息管理、计算机、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更好对两定机构违规使用或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做出强有力的判断。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继续按照市局确定的“行政部门抓总、经办机构主抓落实、监测中心技术协同”的工作原则,各司其职、互相衔接、合理有序的完成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一是协助医管股推进医保码全流程应用,确保参保群众医保码激活率达到90%以上,使用医保码结算占比达到5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县医院、精神病院等5家医疗机构医保移动支付上线应用,争取通过移动支付结算笔数占总笔数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加快县医院、精神病院等5家医疗机构尽快实现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争取县医院及连锁药店100%接入。四是加快落实县医院电子结算凭证建设接口改造和应用,确保县医院年底上线应用。五是加快智能监管事前事中系统对接应用,年底前100%上线。六是协助经办中心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分类与代码数据库数据准确性,确保两定机构更新维护到期协议率100%,贯标率100%,智审率96%以上。七是持续积极做好医保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服务工作。(二)促进医保基金监管能力提升。一是全体人员参加2024年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取得执法证,提升干部从业规范化水平。二是以查带训,边查边学,在医保基金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锤炼干部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三是继续努力协调申请省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力争在县域内各定点药店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药店医保刷卡经营销售药品的行为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管。(三)持续强化医保平台应用模块操作水平。一是重点使用好医保信息平台中的运行监测模块,全面加强数据多维度分析及应用。二是通过会议交流学、同事请教学等学习方式,提高系统操作应用能力,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