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国土资源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宁强县国土资源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8 15:23
单位名称 宁强县国土资源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国有土地提供收购储备服务保障。业务范围:全县国土资源的收回、收购和置换;审查指导土地(出让、交易)价格;负责储备、宜储备土地项目规划、储备、包装、招商,财政拨付城市土地经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羌州北路
法定代表人 王博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宁强县国土资源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科学编制发布土地储备供应计划。根据年度省市县重点项目设置和用地需求情况,完成2023年度土地收储供应计划编制工作,计划储备地块75宗3533.0846亩。其中:上年度储备供应计划结转土地指标62宗2979.6146亩,2023年计划新增储备土地9宗134.29亩,2024年计划储备土地4宗419.18亩。(二)积极开展盘活存量用地工作。紧盯年度市级下达我县工作任务,深入摸排形成批而未供和闲置问题的具体原因,逐宗制定消化处置方案,推进消化处置工作。年度下达我县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130.68亩,完成征地拆迁15宗154.076亩,其中,已完成供地3宗19.476亩。年度下达我县闲置土地处置任务18.27亩,已完成消化处置30.45,占年度任务的166.67%。全面开展闲置低效和僵尸企业用地排查工作,排查上报因企业资金问题短期内无法开工建设的建设用地2宗91.87亩,并拟定了初步处置措施,待政府研究后实施处置。(三)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紧盯2023年度23个计划新增用地重点项目,采取提前介入、强化督促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强化要素保障。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24.606亩、天麻小镇52.54亩、汉江源景区陕南雪乡21亩、阳平关污水厂3.381亩、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项目12.98亩、城市公益性公墓74亩、羌绣文化产业园10.8亩、妇计中心迁建18.771亩、物流商贸综合体25亩、羌达物流仓储7.768亩、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40亩、七星池社区工厂3.73亩、嘉陵江引线大桥27.198亩、新华书店3.45亩已供应到位。天麻产业园二期29亩、余家坡片区综合开发180亩、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新增用地17.84亩已纳入成片开发方案,待批准后供地。广坪污水处理厂3亩正在收集完善组件资料,预计11月上旬报市级审批。阳平关供水工程1.5亩,待村庄规划审批后组件报批。同时,积极指导S317宁强县城过境段公路项目开展用地报批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未组件报批新增建设用地。(四)推进“标准地”改革试点。按照《宁强县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试点工作,2023年,园区范围未供应工业用地。完成了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中农联•宁强云仓农商冷链物流产业园计划使用园区内的4宗67.92亩工业用地,已委托汉中市规划院开展了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4项指标评估,并签订了考古勘探协议,预计2024年达到“标准地”供应要求并完成供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土地储备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严格按照宁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汉中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宁政办发〔2022〕4号)明确的集体土地征收的范围、程序和标准,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标准,指导实施征地拆迁,兼顾群众保障群众利益和发展需求。二是完成了宁强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更新,调整后的综合地价更加符合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为全县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奠定了基础。(二)重点建设项目征地工作保障有力。完成了14个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其中: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24.606亩、天麻小镇52.54亩、汉江源景区陕南雪乡21亩、阳平关污水厂3.381亩、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项目12.98亩、城市公益性公墓74亩、羌绣文化产业园10.8亩、妇计中心迁建18.771亩、物流商贸综合体25亩、羌达物流仓储7.768亩、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40亩、七星池社区工厂3.73亩、嘉陵江引线大桥27.198亩、新华书店3.45亩,有效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三)土地收储供应平台系统运转正常有序。全县2023年15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供应全部在自然资源部土地动态监测监管系统进行了发布,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同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数据更新120条次。(四)土地一、二级市场管理日趋规范。积极配合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推进“交地即交证”改革,完成土地二级市场交易12宗,其中村,出让10宗、收缴出让金132.208万元,抵押2宗、抵押金额800万元,土地市场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项目报地进展缓慢。受成片开发方案、生态红线、村庄规划等工作进展引线,部分项目尚未达到组件报批条件。同时,部分已批准地块因征地拆迁等遗留问题处置难度较大,尚无法按程序实施供地。二是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难度较大。一方面,全县目前有批而未供土地3000亩以上,批而未供土地基数大;另一方面,受经济和市场因素影响,项目招引落地难,全县土地市场持续低迷,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难度大。三是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对土地统征、收储、交易等方面工作涉及的相关政策规定、业务要求、办事流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亟待提升,一定程度影响了各项工作进展。(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水平。持续加强对收储交易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和业务流程规范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和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和业务实践水平。对标部省市相关规范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业务办事流程,切实提升业务办理水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全力提升收储交易工作效率。二是主动服务,提升要素保障能力。紧盯2023年度未保障到位的重点项目和2024年度全县重点项目计划,坚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一方面,加强同局系统内部各股(室)、单位的协同衔接和对上的沟通汇报,减少因政策规范执行不到位对服务对象造成额外负担等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同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指导做好组件报批业务指导,及时跟进用地报批进度,妥善处置重点突出问题,规范实施建设用地供应,提高用地保障效率。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巡查监管,及时督促用地单位,按照约定实施项目建设,提高利用效率,防止土地闲置。三是攻坚克难,解决关键突出问题。一方面,立足全县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重点抓好两年内能够落地实施项目的用地报批工作,对已批准的建设用地积极督促指导相关镇街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并及时供应到位。另一方面,紧盯存量建设用地消化处置,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或项目意向单位,优先做好存量建设用地利用项目的保障工作,同时,对存量用地范围内涉及征地拆迁等遗留问题,加强问题研判并及时提出措施建议,最大程度予以处置化解。四、下一步打算一是预留好建设项目用地空间,充分利用好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做好建设项目用地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确保建设项目落地。二是进一步加快建设项目用地征收,多方筹集资金,协调镇办加快进度,建设项目用地省政府一旦批复要集中精力,组织专班,全力以赴,力争年内全部完成征地工作。三是按程序做好建设项目用地收购储备工作,做好拟供应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期调查,严格核定土地出让价款,提出合法合规合理的国家建设用地出让底价建议,做好土地供应,提高供地率。四是做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基础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做到供地信息上传及时准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