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强县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通过广播电视为成人提供中专学历教育服务。业务范围:农业技术学科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农民技术教育,短期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城羌州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守勇 | |
开办资金 | 29.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1万元 | 2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做好县培育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参与起草培育工作运行机制文件《宁强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承担县培育办日常工作。将高级职业农民王永定做为全国农广校体系杰出学员推荐上报。选派高素质农民汤伟参加全市说课比赛并获得优秀奖。推荐高素质农民汤伟为“农民科学家”。将首批高级职业农民鲁海的典型事迹推荐为省级高级职业农民典型案例,并且在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网站宣传报道。推荐李佼等4人为2023年度汉中市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刘艺为汉中市优秀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推荐陈兴春等11人认定为汉中市第七批中级职业农民。推荐吴永亮等9人认定为陕西省第八批高级职业农民。培育认定2023年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62人。为“头雁项目”7人做好教学跟踪服务,上报了结业资料;上报2023年度“头雁项目”培训对象8人。安排1人参加了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5人参加了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推荐3名高素质农民到梁家河参加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2023年乡村发展(融合)培训班学习。推荐1名高素质农民到湖南东门村参加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2023年乡村治理(效能)培训班学习。总结提炼了宁强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四个一”培育模式。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工作调研并上报了《宁强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需求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上报了全县高素质农民“组组有”分布统计表。上报了宁强县高素质农民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情况统计表。推荐上报了两所县级农民田间学校为市级农民田间学校。推荐高素质农民李惠敏参加了全市农产品直播技能大赛并荣获优秀奖。2、全面完成了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开展了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摸底、课程设置、乡土教材编印、农民田间学校调研、外聘师资等工作。结合我县主导产业、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村组高素质农民覆盖情况,招收2023年种养加能手(中药材专业)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153人,超额完成了市农业农村局下达的150人任务。截止2023年11月中旬,理论授课80学时,实践操作120课时,进行了结业考试和发放结业证书,全面完成了150名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的教育培训任务。二是从县农技中心、中药材中心、县农广校、县中药材学会等单位遴选19名专业技术员对2023年153名新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进行“一对多”的帮扶指导。三是根据《宁强县初级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组织考核组从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和职业道德等五个方面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量化打分,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153人进行公示,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县农业农村局发放了初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认定率100%。建立了专门的电子和纸质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3、开展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跟踪回访。对2023年及以前年度职业农民学员进行了跟踪回访,了解就业、创业现状及需求。(二)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工作。1、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标准,上报了玉皇观千亩休闲观光茶园、青木川古镇、宁强羌族文化博览园、汉江源景区、宁强县三产融合示范园等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春、夏、秋、冬四季线路)。2、完成全国一村一品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宁强县高寨子街道办肖家坝村)信息填报工作。上报了本县重要节点休闲农业情况调度工作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青木川镇青木川村2023年全年基本情况统计表。3、推荐认定高寨子街道办肖家坝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完成“全国乡村产业监测与管理系统”填报工作及年度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报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做好了县培育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全面完成了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了高素质农民跟踪回访。2、在帮扶村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纠正了管护技术上的误区,解答了种植户遇到的技术、销售难题,花桃产量和品质当年提升,受到种植户的好评。并保质保量完成定点帮扶工作,无负面通报。3、从县农技中心、中药材中心、县农广校、县中药材学会等单位遴选19名专业技术员对2023年153名新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进行“一对多”的帮扶指导。4、推荐全国美丽乡村。5、及时宣传工作亮点。在宁强农业微信公众号、宁强科普微信公众号、宁强县政府网站、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网站等宣传报道14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专职办学人员少、专业面窄、知识老化。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不到位。二是办学经费短缺、办学设施陈旧。三是教学方式以集中面授为主,教学效果不佳。四是对高素质农民和休闲农业的政策扶持基本没有,影响后续工作开展。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专职办学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与市县农技推广单位、专业院校、农业企业、农业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弥补农广校教学人员不足,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后续跟踪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学设施。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的设施。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变集中面授为到田间、林下、设施大棚、车间实践教学为主,加大电脑、手机应用等乐于接受的网络教学的比重。加强对外参观交流、农业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四是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接,从细小的环节如农业保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准入等入手,出台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政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结合我县中药材主导产业、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村组高素质农民覆盖情况,培育、认定高素质农民150人。2、做好产业帮扶工作。培育认定种养、加工、销售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60人。做好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对象8人的跟踪服务;推荐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对象。3、加强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指导工作。以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两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示范点,走出去、引进来,发现典型、发现亮点,在全县有条件的地方推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